小学微格习作教学指导策略的研究
2019-04-27林振潭
林振潭
根据儿童模仿性强和注重感性认知的心理特点,以及“少则得,多则惑”的教学原则,笔者把读写结合与序列化训练的作文教学理念进行有机整合,探索出了一种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小学习作教学模式——小学微格习作教学,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一些做法。
一、梳理写作技巧,制订训练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教材安排和学段特点,笔者系统地梳理了小学阶段的写作方法,并分年级制订了训练目标和计划。
三年级:围绕中心词或中心句写一段话;仿写对话、神态、动作的句子;有顺序地写一次活动;有顺序地写一处景物;用关联词写一段话。四年级:按一定顺序写出动景;用拟人的写法写动物的活动;围绕中心句介绍一种动物的特点;按一定方位介绍一处景物特点并展开联想;根据课文内容画思维导图。五年级: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种动物或事物;通过想象,补白处于某种心情下的人物动作、心理、神情;场面描写。六年级:观察一种动物,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感受;写触景生情的日记;围绕一个中心词(忐忑不安)写一个小片段;写老师诗一般(赞扬)的语言和看学生的眼神;仿写一段善待水资源的演讲稿;人物肖像描写;用4个“短镜头”连成一个“长镜头”,写一个感人的画面;运用虚实结合法,写听一段乐曲后的感受。
二、配套范文片段,师生同评共改
教师在讲解每个习作知识点时,最好配上相应的片段,這样的指导更直观,有利于学生写法迁移。这些片段可以从网络、优秀作文选集和课本搜集而来,也可以来自学生习作,而后者更接近学生的学情,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范文可以是精彩片段,通过赏析,起到引导和启发学生的作用;也可以是反映学生共性问题的“病文”,让全班学生一起发现问题,一起评改,这样讲评更有普遍性和针对性。病文和美文先后出示,结合起来使用,学生对写作方法的领悟会更加深刻全面。
三、建立习作题库,开发教学资源
习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小练笔时,如果教师能先给学生一个情景,让学生顺着这个情景续写,学生写起来就容易多了。而且写作的主题如果相对集中,教师讲评时就可以举一反三了。此外,写作技巧的习得不是仅靠一次训练就能达成的,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并巩固。因此,笔者在习作指导前精心备课,为每种写作方法设计几道情景式习作题库,每隔一段时间与其他题库穿插练习。同时,教研组的教师课后注意搜集、整理、优化习作题库,创建习作指导资源包并进行分门别类,便于检索和使用。这样,通过教研组的教师共同研讨和资源共享,既节省了教师备课时间,又提高了教师习作教学水平。
四、构建教学模式,训练有章可循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材安排,笔者构建了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序列,探索出一条“范例引路—方法梳理—片断练笔—师生评改”的作文教学新路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读写结合,方法启思,仿导结合,循序渐进,从段到篇,整体设计,从易到难,全程训练”的作文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如笔者在教学《开国大典》一课的场面描写时,将教学步骤分为四个环节。一是赏析。笔者先出示《开国大典》片段,让学生赏析评议,找出《开国大典》中场面描写生动的句子,全班一起议一议好在哪里。二是方法梳理。师生共同梳理《开国大典》场面描写的方法:文中运用正面描写,描写领袖出场的情景,也运用侧面描写,描写观众在领袖出现时的表现;既从点入手,抓住某个观众来写,又从面入手,写整个场面给人的感受。三是练笔。在学生直观感受场面描写的方法后,笔者布置学生运用正侧面描写结合、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次运动会的场面片段。四是讲评。写完后,笔者找出具有典型性的好、中、差习作各一篇,全班一起评议、评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劳动场面或联欢会场面描写为题,再次练笔,以达到检测和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
五、评价激发兴趣,评改内化方法
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积分制或星级制的评价方式来给学生的习作评分,不但能激发学生写作与修改习作的热情,而且还易于操作,有利于学生自评、互评。学生在自评与互评的过程当中,不但学会了批改习作的方法,也掌握了写作的方法。教师每次点评习作前,可以把批改习作的要求与评分规则告诉学生,让学生按要求给习作打分。这样既提高了教师评改习作的效率,又提高了学生评改习作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
如评改心理描写片段时,学生的习作如果基本符合题意就给基本分60分;如果学生能用上内心独白、梦境幻觉、环境衬托、神情显示心理活动等心理描写方法,就每处加5分;如果用好词好句或运用修辞手法让习作更生动,就每处加2分。积分不设上限。如果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顺,或标点符号不规范,出现一处扣2分。扣分不设下限。学生互评后,教师再给个总评。教师把评价标准与方法指导相统一,评价的内容就是方法指导的内容,评价标准明确,便于师生共评。通过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修改能力和鉴赏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六、微格有序训练,减负高效易行
“少则得,多则惑。”微格习作教学策略不贪多求全,不强求在一节课里把某种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讲得面面俱到,而是每次有针对性地只学习一种写作方法,把一个知识点学深、学透,把习作知识点梳理成一个系列。微格习作也不是完整篇幅的训练,而是通过片段赏析、片段练笔来达成教学目标。微格作文的训练由于内容精简,所以教师能当场指导,学生能当场训练,写后也能及时得到点评和反馈,不把作业留到课后,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微格作文教学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既提升了学生阅读赏析的能力,又使学生将阅读输入转化为写作输出变为可能。同时,微格作文采用微片段赏析、微片段练笔评价,写作方法指向性强,使得学生的学法有章可循,易学乐学。
总之,微格习作教学避免了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脱离具体的案例泛泛而谈,学生听后似懂非懂,下笔时依然我行我素,难以把教师的指导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感知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课堂教学实效,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翔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