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观察

2019-04-27卢梓涵

光明中医 2019年7期
关键词:口病有效率患儿

邓 欣 卢梓涵

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急性传染病,发病人群主要为3岁以下婴幼儿,该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行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手、足、臀部、口腔出现明显的斑丘疹、疱疹,正常情况下治疗1周便可痊愈[1]。该疾病主要是由于受到肠道病毒71型感染发病,该病毒具有嗜神经性,若患儿未及时得到有效的诊治,随着病情的迁延会导致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几率升高,导致患儿诱发脑炎、脑脊髓炎、无菌性脑膜炎等病变[2]。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给予抗感染等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但临床效果不是很理想,改善效果较差,有研究指出,联合中医疗法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从我院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中抽取部分患儿给予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临床效果研究分析,现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宁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接受治疗时间均为2017年9月—2018年7月,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儿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11~70个月,平均年龄为(34.26±2.51)个月;发病时间1~7 d,平均发病时间为(3.07±0.62) d。观察组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13~72个月,平均年龄为(34.84±2.71)个月;发病时间1~8 d,平均发病时间为(3.64±0.82)d。对比2组患儿的基本信息,发现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中关于手足口病诊断标准[4],且符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标准;2)患儿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项临床症状在48 h以内;3)治疗前,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属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循环功能出现明显障碍者;2)存在肿瘤、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合并性代谢性疾病者;3)处于昏迷、休克、脑疝等状况的患儿;4)出现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发绀等临床症状。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维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54)具体用法:将0.4 ml/kg的痰热清注射液加入150 ml的5%葡萄注射液中进行稀释,之后为患儿进行静脉滴注,要求滴注速度控制为55滴/min,持续治疗7 d;中药汤剂药方如下:生石膏20 g,紫石英、苍术、滑石各12 g,石菖蒲、威灵仙各10 g,黄芩、桂枝各5 g,酒大黄、生甘草各3 g。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早晚服用,每天1剂,连续服用7 d。根据患儿情况给予其中医按摩治疗,若患儿出现抽搐症状,可对其胃腧和脾腧进行按摩,每次按摩时间为10 min,早晚各1次;若患儿出现急性抽搐症状,应立即用手指掐住其人中,并在其口腔置入纱布或木条,待其停止抽搐后对其内关穴和大陵穴进行按摩,按摩时间为10 min。

1.4 疗效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治疗1周后对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具体如下:显效:若治疗后患儿高热现象明显消退,皮疹、惊跳等症状均已完全消失;有效:若患儿发热有所消退,皮疹基本消失,惊跳发作次数有所减少;无效:若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均未有任何好转甚至加重[5]。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2组患者临床指标,详细记录2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发热、皮疹、惊跳)以及住院时间,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并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RP和IL-6水平进行测定观察。

2 结果

2.1 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经过1周的治疗,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例,%)

2.2 2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对照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惊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2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 (例,

2.3 2组患儿治疗后CRP和IL-6水平比较治疗前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CRP和IL-6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3。

组别例数CRP(mg/L)IL-6(pg/m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215.01±3.484.21±0.51209.33±30.2464.01±28.31观察组4215.03±3.501.48±0.49210.11±29.8726.11±8.21 t值0.0110.260.052.64P值0.990.000.980.02

3 讨论

中医学将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归属于温病中,认为其主要因湿热邪毒侵体内才引起的湿热症状。而3岁以下的婴幼儿常因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脏腑功能较弱、气血虚等便很容易受到外界湿邪病毒的感染,病情迁延等情况;若是邪毒在患儿体内积聚过多,便极易影响神经系统,出现惊跳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若是湿热过度便会引发高热,若是湿热散至皮肤便会引起皮疹[6]。因此,仅靠西医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措施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的。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中医治疗,主要通过给予痰热清注射液、中药汤剂及中医按摩进行治疗。当患儿受到病毒感染发病时会激发其全身免疫炎症反应,其CRP和IL-6水平会升高。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治疗前2组患儿的CRP和IL-6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要是因为痰热清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该药物是一种中医处方药,主要由黄芩、山羊角、金银花、熊胆粉以及连翘组成,治疗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抑制患儿体内细菌、病毒的生长、复制以达到良好的抗感染效果,对其CRP和IL-6水平进行控制,从而快速改善患儿发热、咳嗽、口渴、舌红等病症[7]。抽搐是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常见临床症状之一,本次研究通过给予其中医按摩进行有效防治,通过对患儿的穴位进行刺激,使得其抽搐症状得到缓解,避免其出现急性抽搐导致其病情加重。

本文采用的中药汤剂主要由生石膏、紫石英、苍术、滑石、石菖蒲、威灵仙、黄芩、桂枝、炙大黄、生甘草构成,其中生石膏、滑石均可起到清热、通腑泻火、除烦止渴等作用;紫石英具有镇心安神、平肝息风的功效,对心悸、惊痫、怔忡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的效果,常用于湿困脾胃、痰饮、湿肿、脘腹胀痛、泄泻等病症的治疗;石菖蒲可在治疗中起到祛湿和胃、活血理气、开窍醒神等作用[8];威灵仙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而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桂枝可通阳、通利经脉,生甘草可清热、解毒以及调和诸药。以此发现,将上述药物共同使用可将药效增强,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如本文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效果改善更佳,可加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口病有效率患儿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