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消风散加味联合氟芬那酸丁酯及NB-UVB治疗玫瑰糠疹临床观察
2019-04-27孙凯亮贺朝霞
孙凯亮 贺朝霞 赵 晔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PR)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性炎症性、自限性皮肤病,皮损特点为玫瑰色的斑丘疹上有糠秕状白色鳞屑,发病初期常有“前驱斑”,多发生于躯干,后皮疹逐渐增多,严重时可延及四肢近端及颈部,此时皮损常为泛发性、对称性,且皮损的长轴与皮纹方向一致,并偶有自觉瘙痒。本病相当于中医的“风热疮”“血疳”。笔者2015年6月—2017年12月以名中医朱仁康先生的凉血消风散为主方治疗本病,同时外用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照射NB-UVB治疗,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93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符合玫瑰糠疹的诊断标准[1]。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治疗前均需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无日光及氟芬那酸丁酯和中药过敏史;2)无精神病史及癫痫病史,无严重系统性疾病如甲亢、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3)纳入患者年龄在18~60岁。排除标准:1)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皮肌炎、红斑狼疮、二期梅毒、卟啉病、着色性干皮病、种痘样水疱病患者;3)皮肤癌患者;4)1个月内曾系统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外用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沈阳抗生素厂,国药准字H20030188),本药外涂时需沿着毛发的方向,取药按照1食指尖(2 cm2)的药量,均匀涂于患处,轻揉约2 min,每日2次,连续外用15 d。NB-UVB采用Waldmann公司的产品,波长为311 nm,首次剂量为最小红斑量,以后每次照射剂量增加10%,但是照射后红斑明显,自觉灼热疼痛,影响睡眠,剂量则减少50%,若仍无缓解则停止照射治疗,并计为无效病例。NB-UVB为隔日治疗1次,15 d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凉血消风散,主要组成:生地黄15 g,当归 8 g,荆芥8 g,蝉蜕6 g,苦参6 g,白蒺藜8 g,知母10 g,生石膏10 g,紫草10 g,生甘草6 g。病程迁延不愈睡眠不佳者可加酸枣仁15 g、夜交藤30 g,女性月经来潮前症状加重者加入益母草20 g,如同时有便秘者加入生芒硝6 g、火麻仁12 g。所有药物需置清水中浸泡2 h后煎取200 ml,第2次煎取200 ml,2次混合后分早、晚温服,15 d为一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主要参照以下标准[2]:痊愈:皮损全部消退,或者留色素沉着,瘙痒消失;显效:皮损消退≥75%,瘙痒基本消失;好转:皮损消退≥30%,瘙痒减轻;无效:皮损消退<30%,瘙痒依旧。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患者因治疗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治疗不能耐受、未按规定用药、未按规定完成全部疗程或随意更换药物等情况导致脱落的病例,计为无效病例。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情况治疗组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71.4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70,P=0.004<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复发情况2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复发情况比较(确切概率法) (例,%)
2.3 不良反应治疗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口服中药后出现腹泻、恶心等不适,停止口服中药,所以计为无效病例;1例患者NB-UVB照射后局部出现轻度红斑,并有灼热感,调整剂量后症状消失,所以仍为有效病例。对照组中3例患者NB-UVB照射后局部亦出现红斑并灼热、疼痛,影响睡眠的症状,其中1例患者通过调整照射剂量后,症状消失计为有效病例;2例未见改善,所以计为无效病例。
3 讨论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 PR),是Gilbert于1860年首先报道并命名[3]。中医学早在清代·陈士铎《洞天奥旨》中就有:“风热疮,多生于四肢胸胁,初起如疙瘩,痒而难忍,爬之少快,多爬久搔,未有不成疮者,甚者鲜血淋漓,似疥非疥”,所以本病相当于中医的“风热疮”,而《医宗金鉴》则称为“血疳”,可能是由本病皮疹特点而命名。玫瑰糠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该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数学者认为与病原体感染有关,尤其是HHV-6和/或HHV-7两型病毒感染为甚[4,5]。本病的中医病为多为患者内有血热,外感风毒,内外合邪而致病[6],所以中医治疗以凉营清热、活血消风为主要治则。凉血消风散中的生地黄、当归、甘草、知母、生石膏清热凉血,荆芥、蝉衣、苦参、白蒺藜燥湿、疏风、止痒,紫草凉血化瘀消斑,所以能够对症治疗玫瑰糠疹,但是44例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组方是否需要调整,有待进一步研究。2组患者虽然复发率没有明显差异,有可能与停药后患者生活和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笔者认为2组的复发率无明确的比较意义。 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是一种不含激素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国内使用本品治疗湿疹的报道较多,其主要抗炎机制是阻断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等炎症介质,从而达到抗炎、止痒的作用,同时对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以及对急性炎症和迟发型变态反应也有抑制作用[7],而玫瑰糠疹的病理学特点主要是棘层轻度海绵水肿,浅层血管丛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浸润[8],也许玫瑰糠疹的病理特点决定了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能够起到确切的治疗作用。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单用NB-UVB或NB-UVB联合其它药物治疗玫瑰糠疹的报道,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9],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朗格汉斯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的活性,减轻表皮的炎症反应,同时可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清除皮损内异常免疫细胞,诱导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的凋亡,增加抗炎因子的分泌[10],所以对本病的疗效是确切的。
通过本试验的疗效观察,口服凉血消风散为主方的汤剂和外用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及NB-UVB治疗玫瑰糠疹临床上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并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起到标本兼顾、内外同治的作用,同时避免了外用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所以,口服凉血消风散、外用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及NB-UVB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