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9-04-27陈丽琴
陈丽琴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福建厦门361000)
急性心肌梗死为心内科常见病,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对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威胁较重。而临床护理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临床越来越重视护理干预的改进和完善,多种科学护理模式的应用,有效提升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循证护理便是其中一种[1]。本研究对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心肌梗死患者102例,均为本院收治患者,对象筛选时间为2015年7月~2018年7月,征求患者及其家属意见后,将患者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单号患者划入对照组,双号患者划入研究组。对照组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61~79岁,平均(70.32±1.79)岁,发病至接受救治时间2~8h,平均(4.95±0.31)h,梗死部位:高侧壁 12 例,下后壁17例,前壁间及广泛前壁22例;研究组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62~79岁,平均(70.41±1.77)岁,发病至接受救治时间 3~8h,平均(4.99±0.32)h,梗死部位:高侧壁11例,下后壁19例,前壁间及广泛前壁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梗死部位等方面,差异不大,可对比分析。所有患者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年龄在60岁及以上,发病至急救时间在8h以内,排除合并外伤患者,排除合并其他危重症患者。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有关证明文书公开签署。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生命体征监测:患者入院后,定时测定体温、脉搏、血压、心率等,给予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征兆,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2)健康教育: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除说明疾病病因、表现及危害等,还要着重说明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1周内需严格卧床,不可自行翻身,指导患者床位排便;视患者恢复情况,可于第2周左右于床位坐起并进行四肢活动,注意控制时间和幅度等,并逐渐下床在室内活动,直至恢复正常活动;(3)环境和卫生护理:确保病区及病房卫生整洁和环境安静,调节适宜的温湿度及光线条件,定时更换床单并嘱咐患者勤换衣物,帮助患者保持口腔卫生;(4)氧疗护理:每日吸氧时间在15h以上,控制氧流量在5~10L/min,吸氧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血气状况,并据此调节氧流量,避免出现缺氧或氧中毒情况。(5)饮食护理:初期给予流食,逐渐向半流食和普食过渡,指导患者少时多餐,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6)用药指导: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溶栓等药物的药效药性等,指导患者配合用药,指导并监督患者科学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纠正胸痛等。
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1)确立循证问题: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状况,结合患者身体检查结果、病历信息及既往病史和诊疗经验等,全面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确认护理相关难点和重点;(2)寻找循证支持: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网站,以“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并发症”等为关键词进行索引,搜索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筛选,整合相关循证问题的解决方案,经集体讨论制定针对性方案。(3)实施循证护理: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对应方案,制定护理流程表,严格按照流程表实施护理;(4)护理改进:定期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再次分析护理问题并对护理方案进行针对性调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发生率;统计住院时间并比较;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并比较护理满意度。
应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80分为一般满意,81-100分为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n(%)]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以压榨性胸痛等为主要症状表现,患者多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易导致心律失常,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对患者威胁很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为老年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溶栓等再灌注治疗等方式治疗,但患者年龄大,体质差,基础合并症多,因此,护理难度也更大,需强化护理[2]。
循证护理是科学护理干预模式的一种,在循证支持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护理问题,参考既往实践研究成果,讨论制定严密计划,护理措施更具针对性[3],护理效果也更为确切,在多科室和疾病患者中应用广泛,且效果理想。
本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循证护理,结合患者体检结果、病历信息等,分析护理问题,根据问题查找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对既往研究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归纳,从中选择优秀护理案例,借鉴相关经验,且能在集体讨论下,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护理方案的针对性更强,而在护理过程中,利用护理流程表,确保了护理措施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避免了护理措施的遗漏;在护理期间,能随时根据护理效果进行适当改进,护理方案逐渐完善,实现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减少了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对护理更为认可,护理满意度也随之提升。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循证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