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2019-04-27何蕊
何 蕊
(长沙中心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心律失常(Arrhythmias)是心血管疾病中心脏搏动的频率以及节律出现异常的一组疾病,由于起搏点异常激动,传导缓慢、出现阻滞或者异常通道传导所致,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兴奋性等方面的变化,如出现早搏、房颤等[1]。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发病率已达7%,可持续累及心脏导致脏器衰竭,严重者可致猝死,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2]。因此,目前防治心律失常已成为临床一线医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胺碘酮及稳心颗粒常用于老年心律失常的治疗,虽然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治疗已有文献报道,但仅为简单的临床观察,未对其作用机制及安全性进行系统性评估,因此本文开展相关研究目的是探索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情况,并探讨其对白介素细胞-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为以后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奠定理论依据,现将其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1.1 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将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心血管科病房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23±2.01)岁;心律失常类型:房性早搏10例,房颤的患者有5例,间歇性早搏12例,室性早搏8例;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的有20例,高中的有10例,初中及以下的有5例;观察组:平均年龄为(68.34±1.97)岁,文化程度:大学本科以上的有19例,高中的有12例,初中及以下的有4例,心律失常类型:房性早搏11例,房颤的有6例,间歇性早搏10例,室性早搏8例:两组患者在文化程度、心律失常类型等的基线上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中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1)年龄 65~75 岁;(2)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志愿参与研究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2)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3)多脏器功能严重异常者。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给予口服盐酸胺碘酮片(可达龙),由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每日600mg,连续应用7天,根据个体反应,在7-14天给予200mg每日,第二组及第三周给予100mg每日维持目前治疗。观察组在单纯口服胺碘酮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再口服稳心颗粒,由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每袋5g,一次5g,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连续口服4周。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即有效率;(2)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早上空腹的静脉血5ml,经过超高速离心进行血清分离,将其存放在零下20℃的地方进行保存备检,应用免疫吸附法测量IL-6浓度,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浓度。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4]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消失,动态心电图示室性心律失常下降≥9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较前得到好转,动态心电图示室性心律失常降低50%~89%;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无改变,动态心电图也无改变,甚至较前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运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的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的比较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用(%)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有效率为82%,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有效率为5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有效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1)。
2.2 两组患者IL-6、hs-CRP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L-6以及hs-CRP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IL-6、hs-CRP均较前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观察组的IL-6以及hs-CRP水平较对照组偏低(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如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在本研究治疗期间出现纳差、恶心呕吐、窦性心动过缓症状的患者明显少于单独应用胺碘酮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症状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3)。
表1 治疗组及对照组有效率的比较(%)
表2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IL-6、hs-CRP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主要以恢复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为主,其具体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药物疗法、导管消融以及电刺激等方法[5],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的广谱药物,适用于各种房性、室性的心律失常,均取得较好疗效。药理学研究显示:胺碘酮主要是通过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阻止钠离子内流,减慢心肌细胞的传导速度,影响窦房结的自律性,使之下降,从而恢复心肌细胞的正常电生理[5]。
相关临床研究证明稳心颗粒与I、III、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相一致,对多种离子通道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起到改善心律失常的作用[6]。稳心颗粒可以优化心肌代谢,营养心肌从而纠正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属中医的“心悸”、“怔忡”范畴,稳心颗粒属于一种中成药,它的主要成分包括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本方中党参主入脾、肺二经,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黄精具有补气养阴的作用,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效,琥珀主入心经,具有镇惊安神、活血散瘀之功,甘松可以理气止痛,诸药相合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中甘松中含有甘松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以阻止Na+、K+、Ca2+通道的通透性,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纠正心律失常[7]。此外,稳心颗粒可以拮抗胺碘酮的药源性负作用,同时可以提高胺碘酮的正性作用。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独应用胺碘酮组,且本研究结果还证明了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其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的患者明显少于单独应用胺碘酮组的患者。张瑾[8]等人在研究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中已经证明,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纯应用胺碘酮组,且安全性更高,这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本研究结果证实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能够有效降低IL-6、hs-CRP水平。国外的医学研究人员证实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后会刺激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的活性,促使其分泌大量的hs-CRP、IL-6等细胞因子[9]。Hs-CRP能够通过激活补体,同时诱导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的表达,促进细胞份分子的粘附作用,使细胞内皮NO合成酶降低,最终形成血栓,出现炎症反应;促炎因子IL-6可以加速hs-CRP的释放。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治疗观察周期较短,有待进一步探索其机制的研究。
综上所述,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以显著降低hs-CRP、IL-6水平,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并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