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2019-04-27王敬红
王敬红
(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产房,江苏 徐州 221700)
产后出血是造成孕妇死亡的关键因素[1],也是分娩阶段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当前对产后出血患者多以止血和补充血容量处理,抗感染和预防休克[2]。在当前医疗模式的不断变化中,三级预防模式已不能满足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医疗需求,综合护理模式能够针对出血因素进行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出血量,对妊娠结局改善[3]。文章为了进一步探讨产妇产时和产后出血护理中,综合干预的应用价值,评定临床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78例产妇,选入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2月。排除标准:①依从性较差产妇;②肝肾功能障碍;③精神病症;④凝血障碍。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分为护理组(n=3 9)和对照组(n=39)。护理组中,年龄区间23~36岁,中位年龄(27.8±3.81)岁,初产妇26例,经产妇13例。对照组中,年龄区间21~35岁,中位年龄(27.5±3.78)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14例。两组基本资料如年龄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进行孕期指导,分娩指导,用药操作以及出院护理。
护理组加行综合护理,具体方法为:①心理护理指导: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安排患者进入安静和干净的病房内,护理人员也要保持和患者的主动交流,了解产妇的性格特征,对自身心理状态进行调控,以热情和亲切的态度服务产妇。详细向患者讲述以往成功的案例,让产妇放心,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并讲述分娩流程和子宫收缩的要点,讲解负性情绪会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如果患者情绪十分紧张,则安慰产妇,分散产妇注意力,必要情况下疏导产妇情绪,用温和的语言宽慰患者。
②疼痛干预,对产后出现疼痛的产妇,则护理人员应分析产妇疼痛原因,并告知产妇,讲述疼痛和分娩关系,让产妇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以此提升自控能力,对产妇予以腹部按摩。
③行为指导:叮嘱产妇按时进行排尿,在120~180分钟予以排尿干预,对无法排尿的产妇,进行无菌操作导尿处理,降低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叮嘱产妇在进行生产中,不要过于激动,禁止喊叫,以此减少宫缩疼痛,预防难产后出血等情况。
④产后指导:在生产后120分钟内,测定产妇情况,每间隔20分钟,对宫底高度检查,予以子宫按摩,将宫腔内积血排出,而后对子宫收缩情况进行刺激,避免出血情况。产妇可以尽早接触婴儿,强化母婴沟通形式,让婴儿能够尽早吸吮,促进泌乳情况,降低产后出血量。
1.3 观察标准
记录两组产妇出血量,第三产程以及并发症情况。护理人员全程指导,将带有刻度的接血器皿在胎头娩出前放置在近阴处,对产后120分钟和1日出血量收集。
1.4 统计学分析
78例患者数据全部录入到SPSS 17.0软件中,两组出血量和第三产程对比用(±s)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采用率(%)形式表示,行x2检验,P<0.05判定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组和对照组出血量和第三产程情况分析
护理组产后120分钟出血量、产后1日出血量和第三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出血量和第三产程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出血量和第三产程情况对比(±s)
第三产程(min)对照组 39 203.35±40.45 263.20±47.05 8.57±5.20护理组 39 164.56±38.24 185.36±41.72 5.33±3.17 t组别 n 产后120分钟出血量(mL)产后1日出血量(mL)4.3518 7.7304 3.3224 P 0.0000 0.0000 0.0014
2.2 两组护理后临床满意度对比
护理组临床满意度89.74%,高于对照组71.19%,组间P<0.05。
2.3 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护理组产后并发症发生20.49%低于对照组43.57%,两组对比呈现为P<0.05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数据研究证实,产妇死亡的关键因素即为产后出血。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宫缩乏力,因产前出现紧张和恐惧情况时,生产时过度劳动和全身体力衰弱,或者难产等情况发生时君会造成,因此对宫缩力度提高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步骤。数据证实,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对出血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出血量,以此对妊娠结局进行改善。
综合以上结论,综合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