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不同给药时间对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9-04-27刘凌英巫伟生张必旗
李 斯 刘凌英 巫伟生 张必旗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中常见疾病[1-2]。因小儿呼吸道管腔狭窄、官腔黏膜柔嫩等,致使患儿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命[3-4]。目前,针对此类疾病治疗以药物为主,因其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较为敏感,因而常用此类药物治疗,其中阿奇霉素是常见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5-6]。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作用迅速,临床中已将其作为阿奇霉素治疗的最常用的给药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因滴注时间存在差异,药物发挥的疗效亦会存在较大不同。鉴于此,笔者对收治的肺炎患儿分别予以阿奇霉素在不同给药时间注射治疗,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纳入标准最终入组8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男30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6.68 ±1.40)岁,平均病程为(4.29±1.02)d;对照组男26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5.90±1.27)岁,平均病程为(3.97±1.04)d。两组患儿的配对因素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②经X线片检查确诊;③支原体肺炎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④无药物过敏史等。同时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精神障碍及家长不同意本研究调查的患儿。
二、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以对症治疗,包括充分休息、吸氧、排痰、退热等一系列肺炎的治疗等。观察组患儿予以阿奇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25 g)10 mg/(kg·d),静脉滴注时间为2 h/次,每天一次,6 d为一疗程;对照组与观察组所给药物、剂量及疗程相同,但静脉滴注为30 min/次。
三、判断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及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其中临床疗效参考《抗菌药物临床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分为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愈显率 = (痊愈+显效) /总例数×100%。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血清hs-CRP、 TNF-α、IL-8等水平,试剂盒购于武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四、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5.21±1.56)d,咳嗽消失时间为(5.25±1.67)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6.92±3.00)d;对照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6.69±2.44)d,咳嗽消失时间为(7.30±4.21)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8.90±5.00)d。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二、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中痊愈23例, 显效11例, 进步6例, 无效0例,愈显率为85.00%;对照组患儿中痊愈17例,显效12例, 进步10例, 无效1例, 愈显率为72.50%。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三、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儿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恶心1例, 头晕1例,不良反应率为5.00%;对照组患儿中恶心3例, 呕吐1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率为12.50%, 稍高于观察组,但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
四、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细胞因子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IL-8、TNF-α及hs-CRP浓度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其中观察组患儿的下降水平最为明显(P<0.05),见表1。
讨 论
肺炎支原体是导致儿童肺炎发生的常见病原体,在肺炎中的发病率约占30%。近年来,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支原体肺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日趋增长的趋势,它不仅可引发非典型肺炎,还可以累及多器官的病变,甚至严重者导致死亡[7-8]。同时,因为该类疾病的潜伏期较长,起病可急可缓,患儿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因而容易出现误诊,给患儿本身、家庭、社会均造成严重影响。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细胞因子比较
抗生素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肺炎支原体缺乏细菌壁,因而对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的药物无效,如青霉素。以往在临床中,红霉素作为支原体肺炎首选药物效果显著,但其又因副作用大,促使诸多患儿出现抗药性而局限了在治疗中的应用。阿奇霉素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大环内酯药物,在红霉素的结构上作了一定的修饰和改善,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已成为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9-10]。郭惠娟[11]等将氨溴索、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等常规治疗的患儿组与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阿奇霉素不仅临床疗效确切,且并没有因为药物的增加而导致临床不良反应提高,说明了阿奇霉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孔伟英[12]通过每天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静脉滴注进行一次10 mg/kg和0.5 g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显示10 mg/kg剂量阿奇霉素的药物有效性和实用性明显,因而其认为急性症状控制后,改用阿奇霉素片口服治疗支原体肺炎效果确切。此外,国外学者的报道也论证了阿奇霉素疗效明显[1-13]。然而,因阿奇霉素属于时间依赖型抗生素,不仅使用剂量对患儿的疗效会造成一定的差异,静脉滴注的时间长短亦会产生不同的药物效果,不合理的延长静脉滴注时间会增加机体疼痛,影响治疗依从性。笔者通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按照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时间不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以2 h为静脉滴注时间的患儿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等临床症状改善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静脉滴注2 h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将阿奇霉素时间延长2 h可以有助提高疗效,这也与时间依赖型抗生素的药理机制相一致。此外,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稍低于对照组,这亦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虽然药物的注射时间延长,但未造成不良反应。
临床中关于不同时期注射阿奇霉素的疗效差异亦有文献报告,但是关于注射时间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的影响尚无深入研究。其中,IL-8、TNF-α及hs-CRP被认为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当患儿病情发展严重时,其IL-8、TNF-α及hs-CRP水平会明显上升,反之则会下降或接近正常[14-15]。在本研究中,笔者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后的IL-8、TNF-α及hs-CRP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IL-8、TNF-α及hs-CRP下降水平幅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说明了阿奇霉素静脉滴注2 h较为显著的抑制了炎症因子的形成和释放。
综上,以2 h注射阿奇霉素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肺炎患儿的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