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境会意,审美陶情

2019-04-26胡学海

教育界·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

胡学海

【摘要】古诗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审美情操的重要路径。如何让孩子从小沐浴在经典诗文的浓郁芬芳中,陶冶情操,历练气质,本文从读诵吟咏、品词析句、开放发散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古诗教学;入境会意;审美陶情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祖国文苑中的一朵奇葩,更是培养学生本真、儒雅、阳光、刚毅人格的重要途径。如何让孩子从小沐浴在经典诗文的浓郁芬芳中,陶冶情操,历练气质,就成了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一、读诵吟咏,品悟诗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古诗教学必须指导学生读出这种音律美来。

1.抑扬顿挫读,品味韵律之美

宋代方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古诗对仗工整,富有韵律美,应采取大声朗读,或吟诵,或轻读,让学生在吟诵中体味,在轻读中感悟诗。如在指导朗读李白《望庐山瀑布》时,可先请学生观看录像,让学生形象感知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象,感受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接着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最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诵,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让孩子们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韵律。

2.咬文嚼字诵,感受文字之美

诗是跳动的语言,诗是语言的精华。短短的几个字,往往包含深刻的内涵。在古诗教学中通过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义深刻的字词,将诵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辅以其他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美,定能收到“窥一斑而见金豹”之效果。如教学古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流动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动态美。我在教学中紧扣“生”字,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推敲、理解、体会,学生自然就能从“生”字中品味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之美,进而领悟到“生”字的妙处,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在文字的滋养中净化、美化,从而变得更厚重,更丰富。

3.设身处地吟,领略意境之美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末。”只有充分地、反复地吟诵,以声带境,以形入境,才能领略诗文的意境之美。如骆宾王的《鹅》,教学中抓住 “浮”“拨”两个动词和 “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词语的意境之美,一边让学生读,一边想象诗中的意象和画面,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古诗的意境中,感受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的和谐之美。

二、品词析句,内化诗情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人心灵世界的五月天。古诗中往往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场景、一段心路历程,甚至一段人生,让人遐想,引人深思,因为古诗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感情。因此,古诗文的教学艺术,往往就体现在能否选择那些画龙点睛的文眼,品味诗人的情感,达到“着一字(句)而诗意全出”。

1.抓诗眼

诗眼,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是理解诗文的关键所在,更是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精髓。如教学《枫桥夜泊》时,只要抓住“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中“愁”一字让学生品味,即可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独居异乡的惆怅与孤独。又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一个“笑”字凸显了诗人久离家乡的感慨,让乡情、乡音、乡愁在笑中浸泪。可以说,酌一字而领精髓。

2.入诗境

要联系古诗描绘的意境、表达的情感等方面,推敲字词,赏析句子,感悟其情其意。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表现出作者对权贵的高度蔑视和决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和刚毅品质,增加了全文的思想含量,堪称全文的经典之句。因此,结合诗境,才能触摸到诗人的情感之河,感受诗人的种种美好情怀。

3.品字词

每一首诗,都是诗人匠心独具的表现,每一个字词都经过诗人的深思熟虑,都会融入作者真挚的情感中。历史上炼字美谈比比皆是,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用得极其精妙,倾注诗人大量的心血。因此,要抓住一些关键字词,把它们放到原句中去,反复研读,品味其丰富的意蕴,领会诗人的情感,达到品一词而悟真情的目的。

三、开放发散,培养诗趣

在如今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讲得口沫横飞,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被我们誉为民族文化瑰宝的古诗在学生的眼里竟那么索然无味。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成为诗情激发、诗意创造、诗趣横生的课堂呢?那就要把学生当主角,让他们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1.学做小诗人

孩子天生就是个小诗人,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骆宾王七岁作《咏鹅》诗,白居易五岁开始学诗,九岁就能识声谙韵,十五岁就写下脍炙人口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因而在古诗教学的课堂上,对于已具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中高级学生,应该让学生“学做小诗人”。既可以改变原诗中的几个字,也可以模仿着写,还可以补充原诗,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的乐趣,更使学生在诗歌创作中受到美的熏陶。

2.学做小画家

古诗历来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在古诗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试着用图画将抽象的语言文字用直观的色彩线条表现出来,使古诗的意境更加具体可感。这样不仅可以领悟诗人蕴含的情感,还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如教学杜甫《绝句》即将结束时,我问学生,这首诗写得美吗?接着,我说:“你能把它们画出来吗?”学生一听,个个兴趣盎然,纷纷拿出画笔。不久,一幅幅完美的图画呈现在我眼前:窗户外柳枝吐翠,柳条飘舞,两只黄鹂在柳枝间追逐嬉闹,唱着悦耳的歌;天空中,一行白鹭在自由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透过窗户,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样,学生在作画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提高了兴趣,还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

3.学做小演员

对于一些通俗易懂,且有童趣,又易于表演的古诗,教师不妨在学生读懂诗意之后,让学生演一演,这样既可以与作者心相印,意相通,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在教学《游园不值》这首古诗时,在学生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扮演叶绍翁,来体会诗中的意境。在让学生稍作准备后,就开始上台表演,大家争先恐后地,一个一个表演得活灵活现,得出“小扣”应是先轻再略重、先慢再快一点敲:笃、笃、笃、笃,笃笃笃笃!“怜”应是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眼睛盯着地面(怕踩坏了地上的“苍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形象的动作和语言表现出古诗文的意境,在表演中体会真切感人的情景和耐人寻味的哲理。

古诗是中华经典文化的瑰宝,教学中只有充分挖掘古诗的境、意、情、趣,引领学生去诵读、体验和感悟,让学生自觉地走进古诗,亲近古诗,在流淌着诗性美的教学中,达到语文课审美陶情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仁济.古诗赏析及教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58-69.

[2] 王钟陵.古诗词鉴赏[M] .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7:89-96.

[3] 王忠厚.古詩和古诗教学[M] . 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168-169.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立足原点 多向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