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2019-04-26张树林林伟健钟礼君

教育界·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独立学院实践能力

张树林 林伟健 钟礼君

【摘要】为适应社会对实践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文章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实践与创新平台搭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四个方面探索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对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独立学院;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提高广西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2013C205);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探索和實践——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模具专业为例”(2016JGA428);2016年度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教学重点推进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广西民办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7MB27)“‘互联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在线教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5年10月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自2014年成为广西区首批4所整体转型的试点高校之一,正积极探索创新型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的模式。机械专业集群作为学院重点专业集群之一,始终坚持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宗旨,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培养实践能力高、具有创新精神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一、明确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组织各专业教研室根据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标准,开展广泛的企业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调研及教学实践过程的反馈情况,修订了近几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机电融合的发展方向,培养机电复合型技术人才,梳理各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应用能力,根据能力设置对应的支撑课程,实践学时达到40%以上。同时,邀请来自企业及其他高校的校外专家对修订的培养方案进行评审,保证所修订的培养方案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搭建实践与创新平台,培养应用型人才

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离不开专业平台的建设,只有通过有机整合和增设一些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平台,为学生的培养提供支持和保障,才能更好地为专业建设服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机械工程系实践与创新平台主要有系实验实训中心、校属工业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如图1所示。

图1 实践与创新平台规划图

系实验实训中心划分为机械基础实验室、工程能力实训室、创新设计实验室、企业技术服务中心,承担学生基础实验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任务,各实验室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循序渐进地为学生的技术训练提供有力的支持。

校属工业中心主要为工科类学生提供金工实习场所和设备,提高学生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认知,主要建设金工实习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习中心、物理实验中心。

校外实践基地主要与校企合作企业联合培养学生,让学生直接到工作岗位上进行实习,由企业的工程师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真正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为后续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基础。

三、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校企合作育人

(一)学习“双元制”培养模式

在柳州市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引进德国“双元制”模式,在本科层次的工程教育中加入改造和应用,形成了机械系“职业专长,双元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特色。机械系“双元制”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柳州市“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组成部分,多次在柳州市职业教育交流平台上展示。“双元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极大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形象和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

(二)加强校企联合培养

2015年11月,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机械工程系校企合作理事会正式成立,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车桥车间等八家知名企业加盟。同时聘请了9位行业专家成立了机械系专业指导委员会。与鸿特利塑胶制品(东莞)有限公司、东莞天倬模具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一阳科技有限公司、柳州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柳州五菱宝马利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柳州嘉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柳州鑫深科技有限公司、柳州富英华工贸有限公司、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安排毕业班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深化校企合作内涵,试行“实习+就业”的一体化模式,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实习指导老师,提高学生企业现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四、多举措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成立了机械工程系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小组

成立了由骨干专任教师组成的学生科技活动指导小组,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科技项目研究,参加科技竞赛的形式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贯穿学生的毕业过程,在毕业设计环节带领学生到企业发掘课题,提炼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和教师科研课题。

(二)筹建创新设计实验室

先后建成机械专业集群创客实验室、机械工程系创新实验室、科技创新协会基地,实验设备价值近100万元,参与建设完成广西机器人众创空间,为机械系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较好的场地及基础设备支持。

(三)筹建科技创新协会

由机械工程系团委发起成立的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科技创新协会,为有意向参与创新活动大学生搭建一个创新平台,便于同学之间的创新交流,协会每年定期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同时组织会员积极参加各类创新类竞赛。

(四)精心举办和组织学科竞赛

紧跟课程及国家级、区级竞赛,举办校级竞赛,如紧跟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课程举办校级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竞赛,紧跟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举办机械工程系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紧跟機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及全国大学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举办机械工程系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了学生对创新活动的热情,近几年获得区级及以上奖励45项。

(五)以第二课堂学分为驱动,引导学生参与创新活动

在第二课堂建设中,制定完成机械工程系第二课学分管理办法。依照学院学生第二课堂建设指导意见,制定了《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机械工程系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通过明确第二课堂学分的认定细则,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链接,督促学生不间断进行专业创新能力培养,切实提高综合素质。

五、实施效果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学生的工程意识逐步养成。通过一系列的综合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综合素质较高。近几年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近几年的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1%以上,2015年为96.08%,2016年91.3%,2017年91%,2018年97.21%。自2013年以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挑战杯、广西区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中荣获区级以上奖励6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应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增多,迫使高校不得不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重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针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开展了一些相关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努力构建和完善创新实践体系,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石永军,刘峰,崔学政,等.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18-22.

[2]田卫军,李郁.独立学院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管理学家,2015,44(4):71-73.

[3]王幼民,唐玲凤.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J].铜仁学院学报,2017(6):103-105.

猜你喜欢

机械类专业独立学院实践能力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目标下的专升本课程体系构建之研究
浅谈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