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4-26王燕

教育界·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王燕

【摘要】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研究生党建工作更是研究生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研究生党建中出现的问题,高校应该予以重视,对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完善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时俱进,顺应新形势下的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党员;研究生党支部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培養人才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研究生水平的高低关系着科技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进步。研究生党员是研究生群体的先锋模范代表,因此,高校研究生党建就成为党建伟大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其成效关系到党的兴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近几年来,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数量增长,使得研究生党员数量也逐渐增长,这使得研究生党建工作压力变得越来越大,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党员如何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党支部如何高效地起到战斗堡垒作用成为现阶段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一)研究生群体特殊

1.研究生来源广泛。研究生的生源与本科生相比,更趋向于多样化形式的发展,有社会中的优秀工作者、待业青年、应届毕业生等,所有的学生来源不同,学习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养,有的是为了将来的留学深造,还有的是为了改变生活现状。总而言之,各大高校研究生的来源不同。

2.研究生党员人数多。通过在中国教育在线网站查询,得到以下数据: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较2017年的201万,增长18.4%。近年来,研究生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数量急剧增长;研究生党员中大多数党员都是本科时期入党,随着研究生录取的人数增加,党员的数量也呈相应比例地增加。

3.研究生党员思想多元化。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更深的交流,多元化的思想潮流对高校研究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地域性差异、本科培养方式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生的思想、价值观造成很大的冲击。

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研究生党员更是这个群体中更为进步和优秀的组成部分。研究生党员的数量日益增多,思想多元化,给研究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二)研究生培养方式特殊

1.学习形式特殊。研究生时期的学习,除了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是统一学习的,其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以课题或实验的方式进行,是小群体甚至是个别的学习。这种培养方式会造成研究生集体观念淡薄,自由散漫,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等消极状态。

2.研究生学习任务重。研究生阶段学习和科研任务繁重,精力有限,难免会忽略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理想信念模糊,入党动机出现偏差,部分研究生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忽视思想培养工作;加之其分属于不同的导师管理,组织涣散,导致研究生的党建工作难以开展。

3.研究生人际关系复杂化。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接触的群体关系更加繁杂,不仅有导师、同门、实验室的互动,还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项目申报,接触不同类别的群体等。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研究生经费的投入,奖助学金数目也较大,为得到一些利益,难免也会出现一些投机分子。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其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更为复杂,呈现出多样性和分散性的趋势。

二、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问题解析

(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明显

1.党员的政治信仰减弱。研究生党员中大多数党员都是本科时期入党,他们在本科时期定期向党组织进行汇报,接受党组织的考察和培养,认真参加党员培训班,积极接受党的先进理论知识熏陶。本科期间的他们,无论是学习还是社会实践,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秀。研究生期间,有一部分学生漠视政治理论学习,不再用党员的高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认为只要搞好科研就做好了研究生的本职工作。研究生期间的他们,缺乏奋斗目标,放松自我约束,丧失表率作用,进而慢慢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导致理论水平低下,综合能力不高,党建工作出现“前紧后松”的情况。

2.党员的先进性、积极性匮乏。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课业压力比较大,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疏于学习基本理论知识、时事政治等。个别党员的思想不再上进,甚至出现轻视的态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服务意识淡薄,不愿意履行党员应尽的义务,更有甚者违反校规校纪,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不良行为导致研究生党员在研究生群体中无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得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开展存在困难。

(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足

党支部是否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主要从党支部和党员两个方面作用的发挥情况来看。

1.党员的教育出现问题。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之研究生较为成熟的世界观,学习形式比较离散和就业形势急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生党员教育出现了组织管理不严格,组织归宿感不强等现象。这些现象导致研究生党支部缺乏活力,骨干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足。

2.党支部设置不合理。目前,大部分研究生党支部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党员人数多,支委会设置不符合规定,支部内党员分属不同导师联系不便等。支部设置不合理造成了支部的管理困难,影响了组织生活的质量,导致部分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困难,组织生活流于形式,缺乏深度。

3.组织制度不完善。党员的培养和发展程序复杂,考核严格,培养及考察时间长。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之间的联系较少,使得无法全面了解被培养人的真实情况,从而导致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盲区。组织制度的不完善,造成部分党员及支部重入党前考察培养,轻入党后管理教育的现象。研究生党支部的主要工作集中表现为党员发展和转正大会,而日常的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组织生活无法按时进行。

(三)党组织活动开展的情况不容乐观

党组织生活可以直接反映出党支部建设的工作状况。但是近几年来,研究生党组织活动开展得并不乐观,活动内容单一,没有创新性。学生党建工作中政治理论学习存在流于表面的状况:支部组织的活动多为简单的集中学习和撰写学习心得。首先,因为研究生学习培养的特殊性,导致党组织举办的学习时常会有缺席的情况;其次,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抄袭现象严重,很多党员撰写的学習心得缺少自己的真实心得体会,形式化问题变得突出;再次,党建实践活动方式单一,内容枯燥,活动无趣。例如组织观看历史影片,听专家报告,参观历史展馆以及简单的志愿活动,这些活动很少能够真正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情况,无法吸引全部党员加入到活动中。这样一来,不仅不能促进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团结意识自然也随之下降,而且也无法让研究生感受到党的关怀,感召力不足,活动自然就成了“走形式”,使得党组织活动不能达到最终目的。

三、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加强及改进

(一)加强研究生党员的党性教育

在研究生阶段,课业压力比较繁重,疏于学习基本理论知识、时事政治等,以至于党员的先进性、积极性匮乏。开展研究生党性教育是有效提高研究生党员思想先进性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党员党性教育是党组织对党员施加有目的、有控制、有组织的影响,使党员不断增强党性观念、转变思想行为的过程。

加强研究生党员的党性教育,需要我们根据每位研究生党员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一是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三者统一起来。只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研究生专业知识学习、创业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培养等全面发展。二是借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如微信、微博、校园网网络互动平台等,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传播最新的时事消息,以此来精准、及时地开展党员的党性教育工作,增强研究生党员思想教育的时效性。

(二)完善研究生党组织的制度建设

根据学院特色,结合学生规模、专业设置、导师分配情况,以方便管理及方便党支部内党员联系为目的,合理设置研究生党支部。根据学院以及党支部的需要,分别设立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明确各人分工,落实责任到人,同时学院应组织对每届支委会成员进行基本知识及责任的培训。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会有固定的导师进行教育指导,学院应加大力度健全导师育人的评价机制,加大对研究生导师参与党建工作的正面引导力度,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能力作为遴选和考核导师的重要指标,把研究生党建工作和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发挥专业优势,增强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支部的组织生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采用“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统一教育与分层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等方式来开展支部的专业主题系列活动,还可以采取支部共建,联合过组织生活或者开展联谊活动等形式,拓宽组织生活渠道。如开展红色“1+1”活动,研究生支部与教工支部或者本科生支部共建,不同专业研究生支部共建等,既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又丰富了支部的生活形式。

制定健全的党员建设奖惩制度。建立公平的奖惩制度,完整的考核体制对于研究生党建工作尤为重要。具体来说,研究生党员建设奖惩制度应该每学年都有一次系统的考核,不管是党支部内部的,还是党员之间的,或是自我评价等,都应该做到公私分明,评选优秀合格的研究生共产党员,将其录入研究生党建工作的考核系统之中。另外,每学年也要对党支部的评比工作进行具体落实,并且从党支部是否有创新,举办的活动是否落实,科研成果是否有突破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最终评比出优秀的研究生党支部。

(三)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目前,研究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以下方面来开展工作。一是完善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研究生学习具有专业性、自主性强的特点,因此,研究生党支部在开展党内教育和党外组织生活时要结合政治形势要求,增强活动的理论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对于新党员的考察、党员的再教育和培训等工作,要构建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如“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奖惩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来保证党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三是创建和谐科研型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以学术、科研作为根本动力,创建和谐协作的科研团队,并推动整个科研团队的全面提升,同时注重科研尖兵的培养和发展工作。另外,研究生党员也要以实际行动促进科研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在注重个人科研成果的同时,更要注重个人的学术道德和团队精神的培养。研究生党支部要在广大党员群体中营造争先创优、科研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和优良学术风气。

四、结语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研究生教育事业和国家社会的兴衰和荣辱,研究生党建工作是研究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与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息息相关。目前,研究生党建工作还存在很多的挑战,挑战与机遇并存,因此各大高校应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根据当今国家发展方向,不断对研究生党建工作进行创新,做到与时俱进,顺应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建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宋海琼,黄昕玉.从严治党视域中的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探析[J].世纪桥,2016(05):31-33.

[2]游灶群.从严治党下的高校研究生党建策略[J].学理论,2018(03):163-165.

[3]赵阳.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7(06):43-44.

[4]张洁,陈丽媛.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问题及创新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07):10-11.

[5]王鹏.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三大现实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01):63-65.

[6]谭泽春.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07):137-139.

[7]兰昆,高黎.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与实现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5):72-73.

[8]张爵宁.创新研究生党员党性教育研究[J].学术探索,2012(06):34-36.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