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维森知识论的价值研究

2019-04-26郭红梅

教育界·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理论价值内容分析

郭红梅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戴维森知识论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其价值。戴维森知识论以早期哲学理论为基础,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为了能够做好价值分析,文章以合理性分析为研究重点,对戴维森知识论的价值进行了挖掘,并且找出了合理性评价的相关标准,提高戴维森知识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戴维森知识论;理论价值;内容分析

在当前时代,戴维森是最为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对促进西方哲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其他哲学家相比,戴维森更注重相关理论的实用性研究,所以在其学术研究过程中,针对哲学领域的成就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并提取其中的重点,作为自己理论研究的基石。在这样的研究状态下,戴维森集众家之所长,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在其研究过程中,很多具有独创性的观点被提出,他的独创性主要在于不仅针对传统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而且在研究某一领域的过程中,会将这个领域放置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研究环境下,进行不断的剖析,深入挖掘这个观点的价值,将其彻底研究透彻。通过对戴维森哲学观点的分析发现,其研究内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哲学领域,而是跨越了很多的文化,将文化精髓融合在一起,极具研究价值。

一、基础理论价值

在当前关于哲学理论的研究方面,大多都是从纯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索,而且很多理论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学者对相关观点进行了优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戴维森理论与其不同,戴维森知识论自身就是建立在各种哲学文献的精华之上,所以当我们再去利用各种哲学观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时会发现,已经出现无法可用的尴尬情况。戴维森知识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从本质上分析,它更像是一种工具,去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开拓人们的思路。从中国国内哲学领域分析,虽然戴维森知识论产生于西方,但是由于研究价值很大,中国国内的很多学者也加入到了戴维森知识论的研究大军中。在戴维森知识论研究方面,国内以真值条件语义学、行动理论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本质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戴维森在研究难度方面很高,大多数研究工作仅仅是建立在翻译和研究这些理论基础上逐步展开的,在内容方面,这些研究都对戴维森哲学的推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意义理论方面的研究,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去理解戴维森知识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在研究戴维森知识论方面,也开始逐渐关注其应用性。比如对于事件本体论而言,通过深入的研究,可以帮助学者更为深入地了解戴维森行动理论的本体论基础;对于知识论而言,通过深入的研究,可以帮助学者把握好戴维森知识论中的客观概念等理论。由于戴维森知识论涉及的内容过于复杂,想要深入研究价值,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为此,本文降低研究难度,以合理性理论作为研究的主要方面,以加强对戴维森知识论价值的挖掘,提高对戴维森知识论的研究深度。

二、知识论研究内容

本文在研究戴维森知识论价值的过程中,以合理性理论为基础,对戴维森知识论的价值展开分析。戴维森知识论包括很多的内容,在对其研究过程中,我们不可能针对每一个方面都进行细致入微的了解和分析,不仅时间方面无法保障,在哲学研究能力方面也难以达到这个要求。为了能够实现戴维森知识论价值研究的目的,本文将以其中的合理性理论为研究对象,分析戴维森知识论的价值。因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合理性与否都难以判断,尤其是在出现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处理好相关的细节,不仅不会解决矛盾,甚至还会激化矛盾,不利于事件的处理。为此,加强合理性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更真的角度看待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塞尔在其研究中明确提出,从哲学角度分析,合理性只是一个非常初级的概念,由于过于初级,甚至我们都无法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描述方法去对合理性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概述。虽然不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义,但是不能够阻止哲学家对合理性理论的研究。很多学者对合理性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一般角度分析,合理性具有很强的束缚性,它需要人们在对某些事物进行分析的时候,必须要依据某种准则,这种准则必须要深入到人们的心灵之中,对人们的行为和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让人们的思想对合理性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定义。通过塞尔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得到,在合理性的理解方面,塞尔与戴维斯有一定的差异性。诺奇克在《合理性本性》中提出了自己针对合理性研究的观点,并且对合理性的定义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合理性必须要由充分的理由作基础,让人们认为这件事物为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哲学具有推导性特点,所以哲学家都喜欢对事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從不同的推理角度对某些事物进行分析,并且找出预期的研究目的。在推理活动中,我们必须要首先确定两点:第一是理由必须为真,这是一个最为基础性的条件,如果理由为假,那么推导的结果将不可能为真;第二是推导过程必须要真实可靠,如果在推导过程中出现错误,也同样不可能将正确的理论推导出来。因此,对于推理活动,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两点,才能够让推导变得合理,确保推导过程的合理性。

三、合理性概念的内容分析

戴维森在其哲学研究中,主要对其他哲学家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找出各个理论的精华所在,进而进行综合性的描述,突出事物的本质,将所有的观点都整合在一起,最终形成自己的哲学体系,这是戴维森知识论产生的一个基本过程。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得到,戴维森知识论是集众家之所长的一门理论,在众多理论的基础之上,对相关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改进,使其成为自己的理论,这些理论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从戴维森知识论的思想来源分析,这些理论主要来自古希腊的哲学家以及各种实践性很强的相关理论。在这些理论中,会涉及很多的哲学家,这些哲学家在课题研究的某一个方面都具有突出的表现,戴维森就是针对这种突出的表现,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这个角度分析,戴维森知识论的形成与哲学界的各位前人具有不可分割的作用,因为是前人的启发,才让戴维森知识论更为丰富。在针对各个哲学家的理论研究中,戴维森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对这些理论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进而找出这些理论的价值所在。在作用发挥方面,这些理论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效果,戴维森通过不断地协调,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大大提高了理论的实用价值。

从戴维森知识论的合理性内容分析,它主要是指人们在行使某项行为时所涉及的思想必须具有科学性。戴维森要求人们在处理合理性问题的时候,必须以命题态度作为基础,从这个角度分析,命题态度则是属于心灵哲学的范畴。为此,在对戴维森知识论的合理性概念的分析中,三个解释框架对于戴维森知识论极为关键,分别从规范性、主体性以及解释性三个角度对合理性进行了阐述。与此同时,戴维森从对象方面、主体方面以及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方面,分别对合理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对象方面分析,合理性必须要满足必要的准则,从而能够利用某些准则,对行为或者思想进行更深层次的解释。从主体方面分析,合理性的存在必须要满足某些必需的主体条件,才能够被认定为合理。从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方面分析,对于合理性的事物,在对其研究中,会受到合理性条件的限制,进而满足合理化的过程。

四、戴维森知识论的合理性价值分析

戴维森知识论之所以具有极大的影响,并不仅仅因为其设计的内容多,而是因为其各种观点都是建立在各种实践基础之上而实现的理论,所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是在解决很多问题方面,具有非常便捷的效果。

从传统意义的角度分析,语言虽然属于我们人体外在的一种东西,但是语言与思想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因此,研究语言与思想之间的关系,成为戴维森知识论研究的一种重点。那么语言和思想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戴维森认为,人们的语言必须要依附于思想,是思想表达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这个简单的概念,可以明确地得到,语言就是人们进行思想表达的重要手段。但是事实上,人际交往的工具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还有很多其他的交流方式将思想进行明确的表达。因为在自然界,有很多的动物都不能够讲话,但是彼此之间依然能够形成一个个社会,实现和平发展的经营目标。所以从上述理论分析可以得到,语言是依赖于思想存在的一种工具,而思想的高度远远高于语言,并不能够受到语言的干扰。

戴维森却对这个传统理论存在一定的质疑。因为不管是语言还是思想,都无法利用彼此去定义对方。在对相关理论概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都是在单方面假设基础上完成,没有进行实践考察,所以无法真正地确定合理性。戴维森认为,人们的思想可以作为命题态度,在命题盖度方面,必须要增加态度动词,以反映人们的真实心态。通过语言表达,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来自对方的善意或者恶意。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缺少其中的干扰因素,那么说话者的最终意思也不会被其他人所理解。在思想以及语言的表达方面,两者之间不能够脱离对方而独自存在,我们不能够判断是先有思想还是先有语言。在语言与思想都不能满足自足状态时,千万不可厚此薄彼,而是需要语言与行为同时出现,只有将情景对话进行一个较为详细的描述,我们才能够对彼此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智力。

戴维森知识论,将思想用于概括所有与心理态度相关的内容。在这种条件下,命题态度完全可以与思想进行交换。比如在赞美一个人非常漂亮的时候,他的理想信念就是“这个人很美”,而她的愿望就是希望人们去赞美她。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非常清晰地表达出信念与愿望之间的关系。在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要能够熟练地进行发音,而且需要正确地使用语言的真实意义,根据自己的意愿,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表达。语言想要获得一个较好的表达效果,思想的支持极为重要。戴维森知识论将思想和语言之间的关系通过整体论和信念概念两种方法对其进行了论证,为人们更好地使用语言、提高语言使用的合理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意见。通过论证,人们可以了解到,拥有语言并不一定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完美地表达出来,但是拥有语言却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满足合理性需求的一个基础。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价值问题极为关键,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进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是品德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哲学范围内,价值与事实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核心的论题,很多哲学家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价值的判断极为关键。戴维森的价值哲学备受关注,因为与其他哲学体系相比,其价值哲学更具有实用性。在戴维森知识论中,对于价值的研究并没有与其他哲学家一样对伦理、宗教等价值领域进行分析,而是将研究给予彻底解释的整体性哲学之上,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让人们去解决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一些尴尬问题。对于戴维森而言,想要让自己的这套理论形成较大的影响,必须要表现出自己的立场以及原则,并且采用合理的论证过程,得到别人的认可。

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标,戴维森主动去迎接各种挑战,在研究过程中,始终以解释理论、真之理论、行为决策作为自己研究的主要工具。与此同时,戴维森还充分利用了语言哲学以及行动理论中的价值观念,通过这样的研究,确保价值哲学的研究没有脱离整体哲学的范畴。在价值观的研究中,戴维森与杜威在价值哲学方面保持一致的態度,其价值哲学极具实用性,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价值问题与合理性之间的关系。在影响价值问题与合理性之间关系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分别是价值的判断是否能够保持合理性以及理性偏好与价值选择之间的联系。在研究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戴维森始终保持先进的研究思想,他希望能够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帮助人们克服行动目的论说明和理由说明方面存在的缺陷,进一步为行动和价值断言的合理性做出有效的说明。因为合理性是戴维森知识论的核心内容,通过研究戴维森知识论,可以让人们的思想更为开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价值意识,进而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提高自己对问题的合理性分析。

五、小结

合理性是戴维森知识论的核心内容,对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合理性不仅是戴维森知识论研究的重点,它还是西方哲学的关键点,属于哲学范畴内极为关键的一个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正因如此,合理性理论的研究被很多西方哲学家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并且随着研究者数量的不断增多,合理性研究形成了一套体系。在这套体系中,它主要围绕合理性以及与合理性相关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和讨论。戴维森知识论在研究这个问题方面,并没有仅仅局限于纯理论方面的研究,而是非常注重其实践性研究,正因如此,戴维森知识论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其他哲学家的纯理论分析,因为通过学习戴维森的知识论,人们可以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戴维森知识论中,合理性理论的论述非常完整,可以让人们更为深入地了解相关的内容,具有非常强的整体性。由于合理论与语言哲学、心灵哲学、行动哲学息息相关,共同组成了戴维森知识论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实用性方面,是任何哲学理论所没有达到的一个新高度,这也是戴维森知识论最具有价值的表现。

【参考文献】

[1]Donald Davidson, Decision-Making: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with P.Supp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1977,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dway Reprint Series, 1957.

[2]“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 in The Philosophy of Donald Davidson, Hahn, L.E.(ed.), Library of Living Philosophers XXVII, Chicago: Open Court, 1999.

[3]Philosophical Essays, Volume 3: Subjective, Intersubjective, Objectiv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001.

[4][美]唐納德·戴维森.对真理与解释的探究(第二版)[M].牟博,江怡,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Ernest Le Pore and Kirk Ludwig, Donald Davidson: Meaning, Truth, Language and Reali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005.

[6]Lewis Edwin Hahn(ed.), The Philosophy of Donald Davidson, Library of Living Philosophers XXVII, Chicago: Open Court, 1999.

[7]Mario De Caro (ed.), Interpretations and Causes: New Perspectives on Donald Davidson's Philosophy, Dordrecht; Boston: Kluwer Publishers, 1999.

[8]Stoecker, Ralf (ed.), Reflecting Davidson:Donald Davidson Responding to an International Forum of Philosophers, Berlin: W.de Gruyter, 1993.

[9]江怡.论实践推理中的非理性悖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6):80-83,107.

[10]Alfred R.Mêlée & Piers Rowling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Ration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猜你喜欢

理论价值内容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幼师学前心理学教材发展演变历程
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研究
论王阳明民族观的当代启示
施行“少教多学”,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