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化反思策略推进“反思型幼儿教师”成长

2019-04-26管金玲

教育界·中旬 2019年1期

管金玲

【摘要】幼儿教育的发展,促使幼儿教师转变角色。我园为教师构建交流平台,提供学习科研的方法,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教师学习反思技能,在“参与式”活动中反思,分层指导教师反思,让教师在实践中提升反思水平,促进教师反思能力和专业成长。多样化的反思策略帮助教师有效地自我反思,推进教师成长为“反思型幼儿教师”。

【关键词】反思型幼儿教师;反思策略;转变角色

一、幼儿园教师的现状

幼儿园教师日常的工作较为烦琐,很多教师工作热情度高,勤奋踏实,但存在“只要把一天的工作按部就班做好,不出意外情况就万事大吉”的思想。这种仪式的存在导致教师的成长速度慢,业务水平整体不高。基于“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园试图通过培养“反思型幼儿教师”,以此带动全园教师队伍的发展,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

二、“反思型幼儿教师”概念的界定

教师的反思,特指教师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和质疑,评价自己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建构。反思型幼儿教师是指教师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能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多角度地观察、分析、反省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三、培养“反思型幼儿教师”的途径和手段

首先,我们着力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消除对“反思型幼儿教师”认识上的偏差,通过业务学习等途经让每位教师明白反思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在听课、业务学习、写论文、做课题,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于日常教育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解决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其次,积极主动帮助教师构建交流平台,让教师有机会进行经常性的信息交流,在彼此的碰撞中得到启示,产生新的理念、新的思想火花,逐步成长为“反思型幼儿教师”。

再次,积极利用科研方法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形成,鼓励、提倡教师创造性地备课,收集、分析、积累教育教学案例,并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喜悦、困惑和问题记录下来,内容包括教学笔记效果分析、幼儿观察情况记录、区域活动反思、课题日记等等。

四、培养“反思型幼儿教师”的多样化策略

1.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教师的反思动机

(1)下放管理权力,分组分层研究

我们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将所有的教师进行分组分层管理,每个年级组由年级组长为带头人,统领年级组成员进行实践研究。如在语言教研活动中,每个年级组推选出一名教师作为活动实施者,其余教师共同对语言活动的设计进行研究,并针对活动开展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反复进行再设计,再反思。在这样的研讨氛围中,每位教师显得更为自主、积极、踊跃,在不断的实践、总结、反思中,教师的反思能力逐步形成。

(2)提供交流平台,专设“阅读时间”

我们鼓励每位教师订阅教育杂志,以及时了解教育的新动向、新理念,并在费用上给予一定的补助。同时,幼儿园订阅的杂志放在会议室或年级组,供全体教师自由取阅。这样,教师的阅读面就会更加的广泛与全面。在固定的“阅读时间”里,每次选出1~2名教师与大家分享自己读到的好文章或者有疑惑的问题,并进行讨论,以此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3)交流反思笔记,分享实践经验

我们会定期将教师的读书笔记、教育心得、课题日记进行交流与分享,让成功的经验能在全园推广,大大激发了教师反思行为的产生,促使教师更加积极地思考、探索、积累经验,提升反思能力。

2.帮助教师学习反思技能,提高反思效果

(1)日常教学活动的反思

A.备课时的反思。每个年级组每周组织本组所有教师一起讨论、制订下周的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就教学活动过程提出自己的想法,具体到每个环节的组织、教师的提问、孩子可能出现的状況等,在集体的智慧碰撞中,教师自然地提升反思实践的水平。

B.活动过程中的反思。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的表现及时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自觉反思的习惯。我们一个年级组有三个班级,在备课时三个班级的主课老师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说课,在这过程中,年级组的各位老师充当幼儿,将孩子们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展现,引领教师进行初步的反思;同时,在时间安排上,同年级组的三个班的活动轮流开展,第一个班级开展教学时,鼓励其他班级的老师进行随堂听课,记录该老师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再一起来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改进教学方法;在这样的一种“反思—实践—反思”中,激发教师主动反思,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C.活动后的总结反思。课后,老师要认真填写教学反思。反思要有一定的标准,要求教师从活动目标的达成度、活动中的语言表达能否吸引幼儿、教师的站位是否照顾到全体幼儿、教师的观察是否到位、教具的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具的摆放是否便于取放等方面积极进行反思,同时将自己的困惑与不足加以改进, 以便下次开展活动时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使反思成为推动教学水平提高的催化剂和动力。

(2)互动学习的反思

通过相互交流的形式进行集体反思。

A.开设领域教研小组,每周撰写一份该领域的教学详案,引领同组教师进行补充与反思,使其更适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本班幼儿的教学水平。

我们根据课程的领域分为语言、科学、艺术、社会、健康五大教研小组,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进入各领域小组,参与各小组的老师每周写出下一周自己教研小组的教学详案,同时参与该活动的老师就可以根据这份详案进行补充与反思,使之更适合本班幼儿的教学实际。教师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更能将同伴的闪光之处与自己的工作方法相结合,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特色。

B.开展 “多元化” 全园教研小组活动,在研讨、交流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在学期初,我们制订学期教研计划,确定本学期教研的主打方向,如針对科学领域开展一次全园科学教研活动。允许“一人一课”“同课异构”“一班同课”。

“一人一课”,即指每位老师分别准备一节自己的科学活动,活动实施后由实施活动的教师先自评,找出活动中的困惑与收获,其他老师对这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鼓励该教师换班进行再实践。

“同课异构”,即指年级组准备一节活动,鼓励每位教师创新出不同的实施途径,让活动过程更多样化,在活动实施后,大家一起来反思,总结出最佳的教学方案。

“一班同课”,即指同一班组的两位老师准备同一节活动,班组内进行研究,再推选出一名老师代表本班进行教学展示,更好地发挥班组的合作力和凝聚力。

在这样一种多元化的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在经历每一轮的实践、反思中,反思能力得到持续的提升。

(3)教育笔记的反思

我们选择精彩的或有典型性的教育反思笔记,与大家一起学习,并针对“教师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的?运用了什么反思方法?该反思案例对你有哪些启示”等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引导教师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3.组织教师进行“参与式”活动,引发教师的主动反思

在设计一些具体而有效的活动中,让教师在真实的情景下研究教育行为,如开展观摩活动,将具体的教育行为实例,作为集体反思和自我反思的素材,让每位教师参与到其中来,进行研讨、分析、反思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会了反思,反思的水平也日益得到提升。

4.分层指导教师反思,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

(1)针对水平差异,分层指导反思

A.新手型教师,是指工龄在5年以内的教师。这一水平的教师大都不清楚应该反思什么和怎样反思,因此重在为他们设立明确具体的反思目标,并根据她们反思的任务和水平,不断给予指导。

B.能手型教师,是指工龄在5~10年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较系统完善的自我观察、分析、评价的思路和标准,因此,重点指导她们进行活动前的反思。

C.骨干型教师,是指工龄在10~20年之间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已形成适合于自身个性的教学方式,因此,注重指导他们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内容及指导策略,形成“教学机智”。

(2)结合课题开展,提升反思能力

课题研究中,鼓励全体教师人人参与,个个有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注意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如使用摄像的形式记录活动过程,然后进行全程回放,从中分析成败得失,找出问题症结,讨论改进方案后再实践,再反思,再改进,在不断循环反复中,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

(3)组织群体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我们组织教师针对具体的教学活动,一起讨论教育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对照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以及效果,也可以帮助别人反思。不同教师的专业水平、知识经验各不相同,看待问题的角度、想法也各有差异,由此形成的各种观念、想法,大大开阔了教师个人的思路,使得教师能更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

总之,教师的自我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反思中不断地,有效地提高和成长,从而形成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因此,多样化的反思策略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从而成长为“反思型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庞丽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翟清.我园的民主开放式园本教研[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 (3) .

[3]苏贵民.帮助幼儿教师有效反思[J].学前教育,2005(1).

[4]谈亦文.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构想[J].幼儿教育,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