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让朗读教学精彩起来
2019-04-26赵燕华
赵燕华
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往往过于重视朗读的过程,忽视了对于学生的朗读评价。朗读评价主要以教师对学生朗读能力的看法为主,其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而教师能否通过点石成金的评价,让朗读教学精彩起来则要取决于教师是否重视朗读教学。
一、坚持评价原则
朗读评价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朗读时的表现,以内心的评价原则为基本,迅速做出对学生的评价。而教师的评价原则则要取决于学生的整体水平以及个人能力,因而评价的原则需要因人而异,并非固定。一般情况下,朗读教学的评价原则可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朗读的正确性。学生在朗读时往往会因外界因素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且心理压力会直接体现到朗读的效果当中。若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则会直接导致朗读出错,如少读、多读等。二是朗读的通顺性。从学生阅读文章的通顺与否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做出初步的预判,若学生所朗读的内容具有随机性时,则可以判断学生的应变能力及综合能力。三是朗读的深度性。学生在朗读时,不仅要读准、读对、读通顺,更要读出思想感情,读出对文章的感悟。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朗读语气以及面部表情判断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会在朗读教学当中出现偏离的现象。例如,在学生朗读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中的《沉香救母》时,个别教师会对学生的情感表达提出质疑,认为学生的朗读仅仅局限在字面之上,并未深入到文章深处,没有读出沉香在与母亲分离之后的悲伤之情与救母无果的无奈之情。从表面来看,教师的评价贴合学生的实际表现,但若从学生的年龄段来看,这样的评价显然不符合学生年龄的实际情况。由此可见,缺少对于朗读标准的正确认识依然成了一种现状,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一种体现。因此,在朗读教学时,教师必须坚持一定的评价原则,明确评价标准,不可过于肯定也不可过于否定,要尽量使用含有激励或鼓励色彩的评语,避免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
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在生活环境不同、学习态度不同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之下,学生的朗读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此外,学生在朗读时的切入点和对文章的感悟也会所有区别,因而导致在朗读时的表现存在偏差。教师要在朗读教学时学会尊重学习,体谅学生。
例如,某一学生在朗读《生命的壮歌》时,其他学生对朗读效果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坚持快语速的朗读,从而达到体现紧张感的目的;有的学生坚持慢语速的朗读,从而达到引人入胜、逐步深入文章的目的。由此可见,学生的差异性是不可忽视的,而客观角度的评价甚至会影响到朗读者自身对于文章的理解。在面对这一情况时,教师不可过于偏袒某一种言论,而是要给予朗读者一定的肯定,让其坚持自我对于文章的理解,并使用自己的风格进行朗读。
此外,在面对朗读水平存在差异的学生时,教师应当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不可一视同仁。例如,在轮流阅读《沙漠的绿洲》时,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清晰、富有感情地完成朗读任务;而朗读水平较低的学生则会出现朗读不通顺、多次朗读的现象,甚至同样的一段话需要连续多次重复朗读。教师不仅仅要从中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更要学会寻找学生的优点及闪光点。尽管低朗读水平的学生表现并不出色,但却依然坚持完成了既定的朗读任务,教师需要对该学生的精神面貌给予肯定,并委婉指出学生的缺点,鼓励其不断提高自己。
三、给予学生真心的评价
在教育活动当中,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其对于学生的评价会對学生的性格形成以及综合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做出评价时必须从内心出发,只有富有感情的评价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才能实现学生的满足。
四、减少随意性评价
在实际教学当中,很多教师会给予学生随意性的评价,此类评价具有高度的重复性,无法有效激起学生的共鸣。此外,随意性的评价较为笼统,无法体现教师对于朗读的标准,因而很难给其他学生树立标杆,进而降低朗读教学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当结合文章的内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评价,将学生的朗读效果与文章合二为一,不得为了评价而评价,且要避免评价过于客观性,要尽量从感性的角度做出评价。
五、结语
综合来看,朗读评价属于朗读教学的基础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及时指导,更能直接达到鼓励学生、提高学生自信心的目的。因此,教师合理运用评价,达到点石成金,提高朗读教学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毛海明. 点石成金,让朗读教学精彩起来[J]. 小学教学参考, 2018(10).
[2]钱金花. 点石成金让课堂“失误”绽放精彩[J]. 运动, 2013(16).
[3]易玲. 以读促写,点石成金——朗读教学,架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J]. 东方青年·教师,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