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监管对中药房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的影响
2019-04-26姜丽丽
姜丽丽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房开展中药调剂监管对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的影响。方法:本院中药房于2017年7月起开展中药调剂监管,监管前(2017年1月~2017年6月)开出处方806张,监管后(2018年1月~2018年6月)开出处方793张,统计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发生情况。结果:开展中药调剂监管后,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监管前(P<0.05)。改进后,中药房医师对外界监督措施、处方点评、中药质量、处方规范性、调剂质量自我感知质量评分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房开展中药调剂监管工作后,有助于提高中药调剂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发生率,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关键词】中药房;中药调剂监管;不良事件;差错事件
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面对患者的窗口之一即为中药房,其服务质量对医院形象及声誉有着直接的影响。我国有着悠久的中药应用历史,随着不断深入的开展中药应用研究,不断的涌现出新剂型、新品种,临床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药治療患者,但与此同时,逐渐的升高了药源性疾病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药剂在临床应用前,可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多种,如制备工艺、调剂等,尤其是调剂环节,影响更大,因此,应加强对中药调剂工作的监管,促进中药调剂质量提高,保证用药安全。本院中药房于2017年7月起开展中药调剂监管,开展后的效果良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中药房于2017年7月起开展中药调剂监管,监管前(2017年1月~2017年6月)开出处方806张,监管后(2018年1月~2018年6月)开出处方793张。经比较,监管前后处方涉及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开展中药调剂监管前,调剂管理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开展后,具体措施如下:
1.2.1建立中药调剂监管小组
监管小组组建时,要与中药房调剂科实际情况相符,以能有效的监督各个环节,将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解决。小组成员要包含调剂科所有工作人员,对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做出明确,便于监管工作的落实。
1.2.2加大处方审核力度
中药调剂的首要工作为处方审核,首先要审核处方的书写是否清楚、内容是否完整,再对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等方面的准确性做出审核,确保处方中使用的药物要符合临床诊断结果,药物重开、错别字等现象禁止出现。处方审核的关键环节为配伍审核,应确保各种配伍禁忌情况不存在,以保证配伍的合理性。对于特殊用药,要经过两道签字程序,一道为医生,一道为专用处方。
1.2.3强化沟通及交流
审核处方过程如发现存在问题,如配伍禁忌、用量不合理,要立即沟通临床医生,指出自己发现的问题,确保处方准确、合理,减少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另外,日常工作中,中药师也要多交流、沟通临床医师,相互分享工作经验、工作体会,使处方差错事件发生几率降低,同时,中药师也可与临床医师一起,集中分析、讨论既往的处方差错,共同制定预防措施。
1.2.4强调处方规范化管理
处方开具时,要严格执行中药处方使用规范标准;调配处方时,要一丝不苟,严格遵守规范标准,避免差错事件的发生。中药处方具有非常多的种类,调配过程中,生疏药物难免会遇到,为预防调配差错,中药划分时,可按照熟悉程度进行,以保证调配的准确性。处方调配期间还要对脚注处理高度注意,处方中不存在脚注处理,但临床要求特殊处理情况下,调配工作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
1.2.5规范中药称重管理
中药称重也是调配工作的中药环节,如称重不准确,会影响用药剂量的合理性,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甚至影响治疗效果,因而必须要严格的管理中药称重工作,严格控制误差值,保证处于5%以内,保证用药剂量合理。
1.2.6强化中药饮片质量监控
中药饮片具有较多的数量,成分复杂,炮制时有着不同的方法,如果未能妥善的进行生产、加工、贮藏等工作,极易造成中药饮片变质。监管中药饮片过程中,要非常重视检验及验收工作,对于药品采购渠道,谨慎选择,进库时质量关严格把握,禁止中药房内出现低质量药品。药品入库后,保存情况、限用日期等要定期检查,及时的清除不合格药品。
1.3观察指标
统计监管前后中药调剂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的发生情况。改进前后,由12名中药房工作质量进行点评,质量非常高10分、质量高8分、一般6分、差4分、非常差2分。评价外界监督措施、调剂工作环境、处方点评、中药质量、处方规范性、调剂质量自我感知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l8.0软件以及WPS表格进行统计学处理,工作质量评价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x±标准差s)表示,改进前后对比采用t检验,改进前后的中药调剂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的发生情况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开展中药调剂监管前,806张处方中,有31张发生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发生率3.9%,其中,不符查对制度9张,饮片质量问题7张,配伍禁忌7张,不良反应5张,未执行脚注2张,处方错误1张;开展后,793张处方中,有12张发生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发生率1.5%,其中,不符查对制度3张,饮片质量问题2张,配伍禁忌2张,不良反应2张,处方错误2张,未执行脚注1张。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改进后,中药房医师对外界监督措施、处方点评、中药质量、处方规范性、调剂质量自我感知质量评分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中药调剂工作包含的环节众多,过程涉及范围较广,对临床用药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中药调配工作实践发现,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时有发生,而这与中药房缺乏完善监管制度、调剂人员专业水平不一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中药房应切实的加强中药调剂监管工作。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房开展中药调剂监管工作后,显著降低了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发生率,效果良好。分析原因,中药调剂监管开展后,专门监管小组的建立为调剂质量的升高奠定扎实的基础,促进药物服务水平提升;严格审核处方,发现问题立即沟通临床医师,且日常工作也会多交流临床医师,有助于规范医生书写处方信息的行为,并强化调剂人员处方审核能力,使用药差错减少,保证用药安全。中药称重管理及中药饮片质量管理进一步强化后,显著提高药品剂量的准确性,减少用药后不良反应。
中药房的管理不同于西药房,有自身的特殊性,调剂是中药房工作的关键环节,调剂与临床关系更为密切,药师往往需要临床思维,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是中药房管理的核心思想,恪守药德,崇尚医德,具有临床思维。药师自身需要积极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了解医师的用药思维,追踪患者的用药情况。药房需要将调剂工作从技术性工作向服务型工作转变,增强服务意识,每一个处方的调剂都有自身的要求,药师自身需要有解答药物咨询及开展用药指导的能力,注意收集药学信息,不断的提升自己,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药房管理需要坚持中药“品种一质量一药性一疗效一用法”五位一体的质量管理理念,围绕这一理念,建立调剂流程质控体系,不仅重视品种、质量适当,还要更多的考虑药性、疗效、用法,后三者也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对药师的综合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考虑到药师工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还需要重视岗位标准作业流程设计,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岗位质量的评价、反馈,执行PDCA管理。
综上,中药房开展中药调剂监管后,可显著提高中药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保证患者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