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少儿舞蹈表演创作过程

2019-04-26罗阳

艺术评鉴 2019年5期
关键词:少儿舞蹈表演创作

罗阳

摘要:创编少儿舞蹈既有与成人舞蹈的共性,又有少儿舞蹈的个性。创作中每个少儿舞蹈编导都会找一种或几种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创作,我们这里所说的少儿舞蹈编导创作的过程是一般的普遍规律,也是比较简单有效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少儿   舞蹈表演   创作   过程

中图分类号:J7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5-0073-02

少儿舞蹈的创作过程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有一定的规律,编成人舞蹈过程需要两个阶段,一是内化舞蹈阶段,二是外化舞蹈阶段。少儿舞蹈也是这样,有人称少儿舞蹈为麻雀虽然小,肝胆俱全。

一、少儿舞蹈的构思

创作之前的设想即构思。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依据人物性格确定由哪个年龄段孩子出演,整个舞蹈作品分为几个组成部分,用哪种结构形式去表现,为展示主题应该创设什么样的舞台背景,舞蹈的动作、调度、音乐、服装、化妆、道具如何设计等。归根结底,构思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少儿舞蹈一定要集中围绕舞蹈的选材和主题有目的、有步骤地展开。

舞蹈的构思实则为思想孕育的过程,主要解决表现什么和如何表现这两个问题。我们以少儿舞蹈《流动娃》为例,体会一下舞蹈表演的构思。

(一)表现什么

舞蹈《流动娃》取材于时事熱点,以中山市在全国率先实行“流动人口积分制”,让流动少儿也有机会进入公办学校学习为切入点,其主题思想表现了全国各地流动孩子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幸福成长的感人故事,独特的视角、鲜明的立意具有极高的亲民度。

(二)如何表现

少儿舞蹈编导依据人物性格,选用的26个小演员全都是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流动娃们,让农民工子弟来演,演的就是农民工子弟,这也是少儿舞蹈编导在构思中的成功之处,舞蹈的结构和语汇都是充分为作品需要和演员特点而精心设计。无论是开篇一群穿着土气的“野孩子”跑上来,搓着衣角傻傻地笑着,还是发展部分“四月的芙蓉花”泼辣的动作、“东北的大雪花”豪爽的动作以及模仿火车行进的动作,或是舞蹈的高潮和尾声部分流动娃们高举着书包喊着“上学了”,处处都体现着少儿舞蹈编导的巧妙构思。还有,舞蹈音乐中融入的火车汽笛声、火车站的广播声、孩子们纯正的方言以及各地极具代表性的曲艺,与舞蹈动作相得益彰,也体现了少儿舞蹈编导构思的深厚功底。当然还有舞蹈的服装设计、脸谱道具的运用、舞台画面的调度以及舞台灯光的使用等因素,让我们看到整个编排构思相当成熟,而构思的细节又无不闪射着舞蹈编导的睿智。

二、划分少儿舞蹈作品的结构

少儿舞蹈结构就是将舞蹈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搭配和安排,是作品形象和主题表现的一个基本构造方法,即少儿舞蹈编导依据对生活的认识、对舞蹈的理解以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将舞蹈动作以及各种表现手段都按其创作意图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布局。

常见的少儿舞蹈结构有以下5种。

(一)情绪性结构

这种情绪性结构应用非常广泛,包容性极强,是一种或多种的特定情绪作为贯穿少儿舞蹈的主线,一般没有故事情节,或者只有简单的情节,没有矛盾冲突,多数是情绪舞,它主要是以动作、节奏、速度和画面的对比变化来表现少儿舞蹈的。

(二)情节性结构

情节性结构也称戏剧性结构,是少儿舞蹈中加入了情节部分,是用一条有的放矢的戏剧性主线贯穿始终,通俗地讲就是以叙述一个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形象的故事为特色。这种结构需要紧紧围绕故事发展情节做出“前提发展一结局”的铺排,要充分运用少儿舞蹈的手段讲述故事情节,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音乐结构

具体来说,少儿舞蹈应突出一个“动”字,即保持发展孩子从娘胎中带来的、天生的动作能力;通过舞蹈动作,增强孩子们动作的节律感和协调性;通过动作的启蒙,唤醒动觉,使之开始有意识地认识动作;鼓励自由自在的舞蹈表现,在模仿中启发他们的动作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协调肢体、开发动作、活跃性格和陶冶情舞蹈的目的。这阶段的舞蹈教育可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音乐结构就是将音乐形象转化为少儿舞蹈形象,是两种形象水乳交融,成为视听一体的、新的少儿舞蹈艺术形象。音乐的旋律一般包括雄壮奔放的、热情欢快的、幽默俏皮的、抒情优美的及悲伤忧虑等形式,在少儿基本舞蹈音乐中,常采用前四种形式。如幽默悄皮的音乐,往往表现出动作的夸张及多变性,很容易激发少儿的情绪状态,符合少儿的心理需求,少儿练习的主动性更强,更容易投入到练习之中,此类音乐多用于欢快的舞蹈。抒情优美的音乐适合于动作幅度大、伸展柔和、抒情连贯的动作。柔韧性练习、放松舞蹈的编排都可采用此类音乐。另外,迪斯科音乐由于节奏感强烈和鲜明,曲调热烈狂放,也很容易调动激情,活跃气氛,多用于小歌舞舞蹈。民族特色的音乐,大多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这些音乐的选择在不破坏舞蹈要求的前提之下进行编排,是一种很好的设计思路。如舞蹈《大灰熊》,少儿在伴奏带伴奏下把大灰熊睡觉、小朋友轻轻走路、大灰熊醒过来发怒的故事情节表演得有滋有味,但是,当他们歌唱时受动作表演的影响,控制不了感情,总是边做动作边歌唱,结果把歌曲唱得很糟糕。这种对身体动作做出一定限制的情况,一般只在故事性歌曲尤其是力度对比强烈的歌曲中才出现,通常的舞蹈鼓励少儿在音乐的配合下做合理的动作。

(四)时间、全间、动作结构

这是一种借西方现代编舞结构的基本要素进行少儿舞蹈创作的现代创作结构,分别指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动作结构。

1.空间结构:主要依赖于舞台三维空间的造型活动,舞台空间是三维空间,三维空间是指髙度、宽度、深度。少儿舞蹈编导运用三维空间创造出各种图形和动作、姿态来传递它的意蕴。舞蹈属于造型艺术,造型艺术又根据空间意识感觉分为运动空间、触觉空间和视觉空间,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少儿舞蹈编导在创作中主要与运动空间密切相连,运动空间是无形的、立体的,在这无形的、立体的空间中移动路线、转换位置,表现各种各样的少儿动态形象。

2.时间结构:舞蹈是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两者相结合的产物。空间结构偏重于三维空间中的姿态造型,时间结构偏重于由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的动作元素组成的流动性动作和运动轨迹。所谓流动性就是指舞蹈的时间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怎样去用动作表现主题,就是时间结构。时间结构包括两个要素:速度和节奏,它具体指动作的前后关系和动作时间的持续状态,而动作时间的持续状态,又来自时间上的分割。它们与音乐关系密切。

3.動作结构:它包括3项内容,即表现性动作、由表现性动作组成的表现性舞句和由少儿舞蹈舞句构成的表现段落。它以表现性动作为核心,是构成少儿舞蹈句子、舞蹈段落的基础,通过把各个零碎的表现性动作元素,合乎逻辑地联结起来,并清晰、生动、形象、合情合理地表述少儿舞蹈思想。它类似电影运用各个镜头去表述故事,类似文学运用文字去叙事一样,少儿舞蹈正是由若干个表现性动作元素组成句子,再由若干个舞蹈句子构成舞蹈段落,由若干个舞蹈段落构成一部作品。

总之,在少儿舞蹈创作中,表现人的写实运动要比表现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的写实动作容易一些。对动物、植物、自然现象写实表现则要求少儿舞蹈编舞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善于抓住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的主要特征,展开艺术想象力,并对其进行一些艺术夸张的处理,构成一个完整的动律,围绕主题再延伸出无数个辅助性动作,从而构成一个完整作品。

(五)心理式舞蹈结构

这是一种西方舞蹈艺术的创作手法,即心理式结构的舞蹈创作,主要以孩子的心理活动线来设置少儿舞蹈的框架的,以表现孩子心理活动为核心。心理式结构是孩子的理性思维指导的心理活动,它以挖掘和表现孩子角色的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为主,是用孩子的心理活动的方式去搭建结构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表现孩子的内心世界,分析孩子内心情感,凸显孩子的内心活动轨迹。在少儿舞蹈中,它随着孩子的心理变化,表现孩子的内心世界与情感,集中凝练地表现少儿舞蹈主题思想。

三、结语

少儿舞蹈不仅能够锻炼少儿的身体协调能力,促进他们身体的健康发展,而且也能够在舞蹈学习、表演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活跃少儿的思维和情感,对少儿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提升也有积极帮助。

参考文献:

[1]魏冠明.谈少儿舞蹈创编[J].青海教育,2012,(Z3).

[2]朱宝仙.少儿舞蹈活动的几点思索[J].民族艺术研究,1997,(05).

[3]张明仙.少儿舞蹈教学的体会[J].民族艺术研究,1997,(05).

[4]赵军.浅谈少儿舞蹈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05).

猜你喜欢

少儿舞蹈表演创作
Jazz
美术教育中少儿绘画情感激发的探索与实践
沈阳市少儿游泳运动员比赛中常见犯规动作的调查与分析
少儿声乐教学的三点建议
浅析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