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视阈下的“非遗”舞蹈

2019-04-26刘筱璐

艺术评鉴 2019年5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文化生态非遗

刘筱璐

摘要:本文以文化生态的视角来解读“非遗”舞蹈的现状与发展,并以安徽省蚌埠市地区花鼓灯为例。在追根溯源与创新这两种诉求之下,对于“非遗”舞蹈要传承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究竟是呼吁文化之根的回归还是站在文化这棵大树下去研究转基因的果实。

关键词:“非遗”   民族民间舞   安徽蚌埠花鼓灯   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5-0067-02

一、这是关于文化生态的思考

文化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社会现象,所有地区所有民族的自然生活,以及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生活。这种文化生活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定的气候。现象与气候的规模化使文化具有一种独有的概念——文化生态。在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同时,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生态平衡也在被破坏。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每年有多少地方传统文化正在消失,这种消失也将对人类文化生态造成危害。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就类似于蝴蝶效应,看似最不起眼的消磨与流逝,可喻为一种慢性病的潜伏期,或许在社会发展过程的某一环节中就会出现“并发症”。

为了保护即将逝去的传统文化,使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得到创新,同时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即——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二、“非遗”舞蹈——安徽蚌埠花鼓灯

(一)蚌埠地区花鼓灯

非遗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明确了传统文化舞蹈的非遗定义:首先,必须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舞蹈,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是产生在建国之前的民间舞蹈,可追溯至某朝某代,并有例有证;其次,流传形式必须是口传身(形)授的,真正的传统民间舞蹈用文字是无法详细记载的;再者,非遗舞蹈作为一种草根艺术,已出现逐渐消失甚至是濒临消亡的走向。作为宋明时期就已出现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安徽花鼓灯在2006年被国家确认为首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安徽省蚌埠市地区花鼓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

蚌埠地区的花鼓灯是源自淮河中游的汉族舞蹈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是花鼓灯的发源地,反映了淮河流域劳动人民的传统文化、习俗和信仰,形成历史悠久、艺术风格独特,歌、舞、乐三位一体,也是典型的广场文化艺术。它以节奏明快、铿锵有力的锣鼓吹打乐伴奏,以优美的舞姿及悠扬婉转的曲调,来抒发淮河儿女的幸福与悲哀之情,它像世界东方的一颗明珠一样闪耀,享誉国际。

(二)花鼓灯舞蹈发展具规模

在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舞蹈专业高等学府纷纷而至蚌埠地区深入田野。作为这一时期的花鼓灯传承人兼花鼓灯艺术家金明、娄楼、高小平等人承接着冯国佩先生等前辈的大旗,将花鼓灯艺术普及在安徽地区以及全国各舞蹈专业院校的课堂之中。以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为带领的诸多高校也非常注重花鼓灯这一传统舞蹈的发展趋势,推出了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教材,并于2018年10月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顺利举行《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DVD)发布会,这套“十三五”国家重点音像制品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研究中心发起的一项重要文化保护工程。因此,近几年花鼓灯舞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大量舞蹈作品,如《悠然情韵》《啷哩个啷》《淮水情兰花湾》《练射击》等。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作为生长在蚌埠本土之上的专业院团,也先后创作了大量的舞蹈作品,如《淮河风情》《珍珠姑娘》《淮河边的玩灯人》《远去的兰花爷爷》等,在原创舞剧《大禹》中也展现了具有花鼓灯元素的舞段。近几年,在蚌埠举行的中国花鼓灯艺术节交流周,各地高校院团与国内著名舞蹈艺术家们齐聚同台演出。综上所述,秉承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花鼓灯舞蹈的发展在当下却处于迅猛洪流的态势,花鼓灯舞蹈的市场也呈现出较为繁荣的景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和审美需求发生了改变,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之下,花鼓灯舞蹈作为一种传统舞蹈,其审美需求与创作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舞蹈圈中所刮的一阵保护“非遺”舞蹈之风下,作为艺术工作者对于传统舞蹈的创新其实还是值得商榷的。

三、传统舞蹈在当下的传承与创新

活态的文化遗产需要活态的传承,对于花鼓灯舞蹈的传承与创新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理念的认识,原封不动去传承还是在传承的过程中加入新的文化,让“非遗”舞蹈成为我们新文化肌体的一部分。对“非遗”舞蹈最大的保护、最有效地保护就是让其不断地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简言之,就是使“非遗”舞蹈成为新文化的一部分,而不是让其成为一种新文化。

(一)政策紧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依靠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没有政策的给予,那么一些当地农村鲜活的原生态的“非遗”财产就会快速流失。因此,蚌埠地区紧抓政策,建设花鼓灯文化生态村与花鼓灯艺术传习基地;2004年中国花鼓灯艺术博物馆在蚌埠市建成开馆;建设花鼓灯研究中心,联合中国舞蹈研究所成立中国花鼓灯研究工作室;在北京召开了国际花鼓灯艺术研讨会,推出专著《中国花鼓灯艺术》《花鼓灯志》《花鼓灯研究论文集》《中国花鼓灯音乐集成》等一批研究成果,对花鼓灯艺术的保护传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蚌埠地区还打造花鼓灯特色文化品牌,建设花鼓灯“国字号”品牌,即“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冯嘴子花鼓灯生态保护村。这一国字号品牌初具规模,冯嘴子村的百姓也已经开始享受花鼓灯生态保护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和荣耀。

(二)专业推动

在教育层面,学校将适当普及中小学花鼓灯艺术方面的教育,并以艺术课或课外興趣小组的形式开设相关艺术。不仅在于中小学,高校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地区的地方高校应该在地域文化的传承中发挥主导作用。这将是花鼓灯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对我国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花鼓灯专业梯队的建立上,还需要壮大中坚力量。选拔、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使花鼓灯艺术的传承、研究与规划管理工作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专业团体的建立与完善就显得极其重要。由此,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这支专业的花鼓灯艺术表演团体培养了众多的花鼓灯演艺人才,编排、演出了大量花鼓灯节目,其中《淮河边的玩灯人》等节目先后获得华东六省一市舞蹈比赛二等奖、参加全国舞蹈展演、荷花奖舞蹈比赛等,并活跃在国内各个舞台,且多次进行艺术交流活动,受到广泛关注。

在民间文化中,一门民间艺术的发展仅仅有专业人士的加入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传播开来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专业团队的建立和扩展也需要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花鼓灯艺术的推广应以“人气”为原则,在群众中普及花鼓灯艺术至关重要。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受众的培养是当前花鼓灯艺术普及的亮点,普及“非遗”舞蹈——花鼓灯的群体化并通过舞蹈这种身体载体来传播。通过调查,蚌埠地区的花鼓灯也具有广场文化的输出能力,而大众文化的普及具有多样性、平等性等特点,促进花鼓灯被普罗大众所接受,更好的以撒网的方式渗透在社会文化之中。

四、结语

传统与当代创作最大的差异就在于传统的艺术试图“再现”一种真实的视觉抑或是感受,而当代的艺术创作则更倾向对“观念”本身的讨论。那么传统舞蹈与当下所层出不穷的创新型舞蹈相比较,面对市场的存活率、寻回文化的准确率上,是否可以齐头并进,各有千秋。在文化的生态体系之中,避免失衡的关键更是不能脱离历史与传统,而延续其生命力的有效方式,也必须遵循历史文化的根与种子,在文化生态之下,良性地发展“非遗”舞蹈,才能谈得上是对其的传承与创新、保护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荣.中国花鼓灯[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

[2]方李莉.“文化自觉”视野中的“非遗”保护[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3]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的再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05).

[4]高鸣.论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形态演变[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3).

[5]许锐.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演变与概念阐释[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1).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舞文化生态非遗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提高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关于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分析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民族民间舞体态研究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