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鳗鲡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9-04-26叶翚钟传明池宝兴
文/叶翚 钟传明 池宝兴
鳗鲡作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目前已成为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的主力军。本文详细介绍了鳗鲡的品种概况和全国鳗鲡产业分布养殖的产业概况,在此基础上突出福建省作为水产养殖大省在鳗鲡养殖产业方面的优势。借此,笔者提出福建省鳗鲡养殖在苗种、病害、加工及流通、尾水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鳗鲡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目前养殖的主要品种有日本鳗鲡、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年产量约21万吨,养殖总量约占世界的2/3。鳗鲡也是我国出口创汇最主要的水产品之一,2017年我国对日本的出口烤鳗35576吨、活鳗6781吨,出口年创汇7亿美元~8亿美元,已成为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一、品种概况
(一)区域分布
鳗鲡,又称河鳗、淡水鳗,一般指鳗鲡目(Anguilliformes)、鳗鲡科(Anguillidae)、鳗鲡属(Anguillia)的鱼类,目前已鉴定分类的鳗鲡属有19个种(含亚种),除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及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分布在大西洋外,其余均分布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区域。我国天然水域中的鳗鲡以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为主,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的江河湖泊中,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和太平洋双色鳗(Anguilla bicolor pacifica)的数量较少。
(二)生活史
鳗鲡在陆地的天然水域中生长,主要分为卵期、柳叶鳗期、玻璃鳗期、鳗线期(出现黑色素)、黄鳗期和银鳗期,鳗鲡接近性成熟时洄游到海洋深处进行产卵,产卵后不久死去。据报道,日本鳗鲡的产卵地位于马里亚纳海沟西侧的骏河海山一带,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的产卵地则位于百慕大群岛的马尾藻海区域。
(三)养殖发展历程
日本是最早养殖鳗鲡的国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实现鳗鱼养殖,曾一度为世界养鳗第一大国,现产量仍占据第二。20世纪50年代初,鳗鲡养殖技术传入台湾,至50年代后期便实现生产性养殖,一度产量位居世界第二。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大陆开始试养鳗鲡,最早养殖的是日本鳗鲡,到80年代中期迅速崛起,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养鳗大国。韩国也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养殖鳗鲡,现已成为第三养鳗国。
二、国内主养鳗鲡品种及养殖模式
目前,我国主要养殖的鳗鲡品种有日本鳗鲡、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由于欧洲鳗鲡的苗种进口限制和美洲鳗鲡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福建、江西等省的养殖户开始选择养殖美洲鳗鲡。三大主养鳗鲡品种的苗种情况具体如下(表1)。
(一)养殖模式
目前鳗鲡养殖的主要模式包括土池生态养殖模式、水泥池精养殖模式和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模式。
1.土池生态养殖模式
投苗前先用生石灰等清塘,投苗规格为黑仔或幼鳗,300尾/kg的鳗苗投苗密度约为6000尾/亩,亩产量1吨左右;养殖户从5月份开始投苗,养殖期间基本不换水,只补充蒸发的水分。养殖成本较低。
广东省是我国最大的鳗鲡养殖省份之一,采用土池连片规模化生产、养殖密度较低的生态养殖方式,养殖品种基本为日本鳗,主要分布在台山、中山及顺德一带,以活鳗市场出口为主,鳗企和养殖户养殖鳗鲡其他品种的意愿较低。其中顺德区最早开始土池养鳗,台山市作为后起之秀,目前台山的养殖产量已占广东省产量的50%以上。
福建省的土池养鳗模式大致与广东省相当,多数与水泥池精养模式配套使用。
2.水泥池精养殖模式
以福建、江西的水泥池精养模式为代表,主养品种为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养鳗场面积多为10亩~30亩,黑仔池多为250m2/口~300m2/口,成鳗池为400m2/口~500m2/口,水深1m左右,池子上方加盖保温遮阴钢架大棚,排污口设在池的正中央,以排污板覆盖。水温保持在18度~25度之间,日换水量较大。投苗密度视规格而定,如规格在300尾/kg~500尾/kg的日本鳗,每平方米放350尾~400尾,欧洲鳗和美洲鳗每平方米放苗250尾~300尾。养殖周期为2年左右,每吨成鳗需要投入的费用约6万元左右,规格鳗(每公斤4尾~6尾)的每吨售价在8万元~12万元。
3.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模式
循环水工厂化养鳗模式是在半封闭或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养殖,主要包括水处理系统、充气增氧系统、控温系统、供电系统、监控系统和养殖车间系统,一般采用30m2~80m2小面积养殖池,水深保持在70cm~100cm;对养殖生产过程的水质、水温、排污、尾水循环利用等方面实行工厂化管理,达到高密度养殖。该模式高产、高效、节水、环保,但造价较高。
三、我国鳗鲡产业概况
(一)2018年投苗情况
据调研,以2017年11月~2018年5月的投苗占比情况(图1)。其中,广东省主要投放日本鳗鲡苗,福建等其他省份主要投美洲鳗鲡苗和欧洲鳗鲡苗。
表1 鳗鲡主养品种苗种情况表
图1 2018年国内鳗鲡投苗占比情况
(二)主产区分布
2017年中国鳗鱼产量达21.7万吨,据《2018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鳗鲡养殖产量最大的省份依次为广东、福建、江西、江苏,分别占全国养殖总产量的47.4%、38.3%、6.9%和3.0%,特别是广东和福建两个养殖大省已超过全国养殖产量的85%(图2)。
(三)国内烤鳗业概况
我国近5年来烤鳗出口基本维持在3.0万吨~4.0万吨左右,2017年中国烤鳗出口量达35576吨,2017年每月出口量(图3)。受日本夏季烤鳗节影响,出口量大的月份主要集中在3月~6月,7月~10月烤鳗消费放缓,直至11月份开始回升。
据《中国鳗鱼网》资讯,目前,中国大陆烤鳗出口主要国家仍然是日本(图4),日本的消费市场对中国鳗鱼出口价格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虽然我国是最大的烤鳗出口国,但目前定价权仍主要在日本,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高的中国鳗鱼品牌很少。
从2017年我国烤鳗出口单价走势可看出,9月份烤鳗销售处于最低位,10月份开始回升,出口单价与“烤鳗节”挂钩明显(图5)。
长久以来,国内鳗业一直依靠国外市场,尤其是对日本市场的依赖度较高。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近年来鳗鱼内销迅速扩大,正在逐渐摆脱对日本市场的严重依赖。以福建省为例,根据2012年~2017年福建省渔业统计年鉴统计计算,福建省烤鳗的内销量正逐年增加,目前已与出口的烤鳗总量基本持平(图6)。
(四)活鳗市场
据海关统计,2017年中国活鳗出口量达到6781吨,2012年~2017年活鳗出口量数据见图6。2018年11月~12月福建省活鳗不同规格的出口价格见图7。(数据来源:中国鳗鱼网)
图2 2017年全国鳗鲡养殖主产区分布
图3 2017年中国烤鳗出口量
图4 2017年中国烤鳗出口量
图5 2017年烤鳗出口单价图
图6 2012年~2017年福建省烤鳗出口与内销情况
四、福建省鳗业概况
福建省是世界鳗鲡重要的养殖基地,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工厂化鳗鲡养殖集中区,已形成养殖、饲料、烤鳗、加工、出口全产业链的外向型产业,从业人数达10多万人,全产业链年产值150亿元以上。2017年福建省鳗鲡养殖面积达3111公顷,鳗鲡养殖产量83622吨,其中烤鳗产量33982吨,烤鳗产值53.3亿元。
(一)品种情况
主养品种为美洲鳗鲡、欧洲鳗鲡和日本鳗鲡,年投苗量约35吨。2017年福建省鳗苗捕捞量达6644kg,基本为日本鳗鲡,价值2.6亿元。近几年,由于日本鳗苗价格过高,欧洲鳗苗又受到进口制约,养殖美洲鳗鲡的规模逐步扩大。2018年,在福建省鳗业协会的努力下,福建省鳗企转从北非的摩洛哥等国进口了欧洲鳗鲡苗3吨以上。
(二)养殖概况
据《福建省2017年渔业统计年鉴》,福州市以53571吨的总量稳居福建省第一,占到福建省的六成多,其中福清市、长乐市分别占福建省产量的31%和20%;三明市、南平市的产量分别占福建省产量的10.5%和9.6%(图8、图9)。
(三)加工与销售概况
福建省的鳗鲡产品出口多年来居全国第一,是福建省水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出口量保持在2万吨左右(烤鳗为主),出口额占全国鳗鲡产品出口总额的60%左右,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17年福建省鳗鱼出口创汇4.1亿美元,其中出口烤鳗17354吨、创汇35984万美元,出口活鳗2088吨、创汇4634万美元,出口冻鳗434吨、创汇493万美元(图10、图11、图12)。
由于近几年美元总体走强(图13),欧鳗出口严重受阻,加之从2015年起中国烤鳗出口量突破了3万吨,烤鳗单价数年来持续走低。
五、鳗鲡产业问题及对策
鳗鲡为我国渔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国内的鳗鱼养殖却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苗种方面
1.人工繁殖困难
由于鳗鲡属于降海洄游性生物,生活史及繁殖方式特殊,造成鳗鲡的人工繁殖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难题,虽然日本已经做到了从鳗鲡人工催产到玻璃鳗的全程育苗多年探索,但由于成活率过低,现阶段并不具备商业性,鳗鲡也是唯一一种养殖产量庞大而苗种只能依靠天然捕捞的淡水养殖品种。
2.鳗苗资源有限
欧洲鳗鲡原是我国主要的养殖种类,2007年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会议上被列入附录二物种,2011年起欧洲已禁止欧洲鳗苗出口;另一方面,我国欧洲鳗苗进口手续耗时长,也影响了入池的欧洲鳗苗数量。
3.发展对策
一是加强与北非等国家的贸易联络,拓宽欧洲鳗鲡苗的合法进口渠道;二是加强鳗鲡人工繁殖的研究和技术攻关,三是进一步简化欧鳗苗的进口手续。
(二)病害方面
1.病害类型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等。其中病毒病害有疱疹病毒、日本鳗鲡狂游病、红肝病;细菌病害主要有脱粘病、鳗鲡败血症、肠炎、等,在沿海地区养殖还受到弧菌病毒的侵害;真菌病主要有有水霉病、鳃霉病等;寄生虫病主要有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等;以及中毒引起的各种症状及畸形等。
2.发展对策
图8 2017年福建省鳗鲡产量分布图
图9 2017年福建省鳗鲡产量前12名的县市
图10 2017年福建省出口鳗鱼产品构成
图11 福建省近6年出口鳗鱼量
图12 福建省近6年鳗鱼出口额
图13 2012年~2017年美元对人民币走势图
以防为主,推行生态综合防控,如利用物理、生物等技术手段调节和净化水质,保证鳗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合理投饵,定期投喂免疫多糖等免疫增强剂,必须用药时提倡使用生物源渔药、生物制剂和中草药等。
(三)加工与销售方面
1.出口售价低
尽管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鳗鲡养殖国家,但出口贸易中鳗鱼产品的定价权却主要在日本。中国活鳗和烤鳗的售价远低于日本同规格产品。
2.应对策略
提高我国作为养鳗大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充分发挥协会、联盟及合作社等社会化组织的协调能力,加强鳗鲡企业间的团结协作和交流互信,使鳗鲡市场从供苗到成鳗上市更加有序健康,解决各方利益的分配问题,一致应对国际市场的种种风险。
(四)尾水排放方面
1.养殖废水直排问题犹在
目前福建省的鳗鲡养殖模式仍然多采用大排大灌式,日换水量多在千吨以上,养殖废水大多直接排放,而新修订的《淡水养殖废水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水产养殖区(二级标准)总氮和总磷要求分别小于1mg/L和5mg/L,对很多鳗场来说,在现今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形势下,此种模式绝非长久之计。
2.应对策略
建议在鳗鲡养殖中加大尾水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的投入,如在养殖池外设置粪污收集装置、固液分离器,滤网的网目大等于200目为宜,并建设尾水沉淀池和处理池,将排放的尾水处理后经过综合处理后再利用。
尾水生物处理方面可以采用聚磷菌、生物絮团技术等进行水质的除氮与除磷。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养殖废水通过沉淀池排放至农田,供农田灌溉利用(水质标准参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