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水产养殖标准化探索

2019-04-26王静香李纪岳李树君石彦琴高云纪高洁

中国水产 2019年4期
关键词:对虾水产品渔业

文/王静香 李纪岳 李树君 石彦琴 高云 纪高洁

水产养殖标准化是提高渔业效益,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渔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实地调查、信息搜集和集中研讨的方式,探讨我国水产养殖标准化发展路径,并提出落实水产养殖标准化需掌握标准化理论、提升标准质量、示范标准化养殖、落实标准化技术及做到因地制宜的政、企、农三结合。过程中也可通过借助科技手段提升养殖户的基本素质和标准化操作能力,实现水产养殖标准化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几千年的水产养殖历史。从殷商时期的池塘养鱼到春秋时代的《养鱼经》,再到明代的《种鱼经》和《农政全书》,养鱼早已成为推动人类发家致富的一门技术性产业。水产养殖也是中国大农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我国水产养殖的成功经验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被国际专家推荐为未来应对食物短缺、保障食物安全最有效率的动物蛋白来源方式。然而,在发展节水、节能、节粮、节地的现代化水产养殖方面,我国与美国、德国、日本、英国、以色列等渔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水产养殖标准化,作为提高渔业效益,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渔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应用水平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本文立足于我国水产养殖标准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不足,探讨并提出进一步落实、发展水产养殖标准化的战略和途径,为建立我国健全的水产养殖标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以期推进全国水产养殖标准化进程,增强我国渔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水产养殖标准化现状

我国水产养殖在渔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生产和经营的总体过程标准化程度还不很高。

(一)水产养殖的主导地位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产养殖国,世界第一大渔业国,世界第一大水产品出口国,也是世界上唯一渔业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其中,我国水产品总量连续29年居世界第一,是世界水产品贸易的重要参与国之一。2016年,全国渔业产值中,海水养殖产值3140.39亿元,海洋捕捞产值1977.22亿元;淡水养殖产值5813.18亿元,淡水捕捞产值431.15亿元。

(二)水产养殖标准化发展现状

我国的渔业标准化最早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早先主要集中在渔船、渔业机械和绳网具规格与改良等方面,也是农业标准化中对工具标准规约的最早行业,后来逐步扩展到水产品加工和水产养殖等各个方面。我国自1977年颁布的第一部水产标准以来,已建立起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衔接的水产标准体系。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发布实施渔业国家标准143项,渔业行业标准684项。经最新统计,2005年~2010年原农业部组织制定和批准发布的渔业标准共647项,2011年~2016年又新增发布的渔业标准共252项,其中,水产养殖标准98项,水产品标准62项,渔药及疾病检疫标准46项,渔船设备标准40项,渔业机械标准6项(表1)。

按照统计年间的数量变化做曲线图1,如图显示,总体看我国渔业标准数量发展的年间变化基本稳定,变化量在40项以内;没有增加数量的唯有2013年。2005年的庞大数字,是其以前多年的积累。这说明我国渔业标准发展已经进入良好稳定发展期,进入了质量逐步提升的阶段。

表1 2005年~2016年原农业部组织制定和批准发布的渔业标准数量

图1 我国渔业标准2005年~2016年研制变化

(三)水产养殖标准化的不足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标准化主要存在发展不平衡、标准质量不高和技术标准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经调查发现,我国水产养殖标准的制定主要涉及水产养殖基础标准、淡水养殖标准、海水养殖标准等几个方面。

首先虽然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良好,但标准化工作很不平衡,示范成效扩展困难;其次,中西部渔业不发达省份渔业标准化工作开展较晚,相关管理机构及队伍不够健全,相应地水产养殖标准化水平也多停留在传统的经验层面,对标准的应用和标准化理论的了解,多处在原初状态;最后,渔业标准示范区的后续管理不到位、基层推广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示范项目,执行期结束后又回归原位;再者,水产技术推广手段落后,推广内容与市场脱节,渔民接受技术知识、培训教育程度不足,以及推广资金缺乏等。

(四)水产养殖标准化工作的迫切性

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水产产业发展同其它产业一样到了发展的关键期,即质量转型期。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渔业经济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出口内供两旺向上。如何提高质量、增加收入、生产出用户放心的水产品,标准化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为此,必须大力推进水产标准化养殖,有效开展淡海水健康生态养殖,实行生产与环境相适应的集约化生态养殖方式,推动绿色节能的生产发展方式。这些举措的落地,需要刚性、高质量的标准及相关方法的推动来落实。同时,为强化并扩大与稳定水产品出口的增长,必须标准为先,壁垒跟进,才能真正地实现与国际接轨,提升与稳定产品品质,促进渔业转型升级。

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无疑是水产养殖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将促进水产养殖产业化发展,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对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水产养殖标准化提升方法

农业标准化是解决食品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活化市场的根本措施,在水产养殖方面也应起到相应的作用。农业标准化方法可确保水产养殖过程的可控性、市场快速性和质量稳定性。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是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抓手。

(一)掌握理论、提升标准质量

现在水产养殖标准从数量看,已有不少,特别是地方标准,在量的方面已不是重点,主要是质的提升和标准之间的接合程度需要关注。再加之,农业标准化理论和方法基本成熟,应更加注重学习和应用,以便有真正标准化理论指导的标准产生和应用。只要有了质量过硬的标准,标准化落地的质量基础就得到了保障。这虽然需要一个过程,但从事水产养殖标准化和在一线指导养殖推广的技术人员,应当不失时机地加快学习标准化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

(二)典型示范、不断升级

有了高质量的标准,就要应用标准到实践中让标准产生效能。依靠科技进步、标准约束和养殖户素质的提高,走“重点示范,典型带动”的道路,继而探索总结,在全国各地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如“常州模式”,快速普及标准化养殖,采用“公司+农户+基地+标准”的产业化新模式,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让标准的功力释放出来,推进水产养殖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三)因地制宜、政企推动

根据各地区渔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成立以县区一把手为组长的水产养殖标准化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面向市场需要,开展渔民合作社和渔业养殖大户标准化生产,以标准研制和宣贯为重点,在有限的范围内实施示范并做出样板,持续推进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动水产品上游产业链的标准化建设,争取做到“一品一标”(一个品种一项标准体系),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水产养殖、水产品质量提升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四)全链打造、系统得利

延伸水产养殖产业链,建立集科研、育苗、养殖、精深加工、餐饮服务、冷链物流、出口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整体产业链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踏上国际化进程的新台阶,实现水产产业从产地化到品牌化、规模化的转变,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水产养殖标准体系建设

(一)用标准化推进水产养殖品牌化

注重政府推动,加大对水产品质量认证的政策扶持力度,成立水产养殖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服务站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重点围绕老旧鱼塘设施改造和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建设展开,逐步形成水产养殖的放心品牌。提高水产养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根据水产养殖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和激励政策,打造不同品级的商品名牌,为广大水产养殖户提供更加先进的养殖标准支持,鼓励更多的水产养殖户逐步扩大水产养殖的规模,实现水产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和品牌化。加大对渔业标准化的经费投入,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实际,认真做好淡海水养殖标准的归口管理和宣贯实施,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标准化转化,更好地为淡海水健康养殖和质量安全等提供标准化服务。

(二)加强水产养殖标准化方法推广

建立标准化推广体系,从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大对水产标准化养殖的宣贯。首先,利用网络、电视、电台、报纸等多种媒体手段,通过开辟专栏、发表电视讲话、制作电视专题片等形式,大力宣传普及水产养殖标准化知识;其次,加强技术信息服务,组织人员参加国家和省里的水产养殖标准化相关培训,提高水产养殖人员工作水平,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最后,水产养殖标准化管理部门和水产养殖标准化推广服务机构以标准化为抓手,定制标准模式图,拆解标准关键点,转换成养殖户易懂、易学、易记的符号、图表、流程图框等形式,传播标准,指导落实,使养殖户按此操作就能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水产品。

(三)促进水产养殖标准体系构建

坚持“无标制标,缺标补标,有标完善”的原则,将水产养殖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坚持水产养殖标准体系建设的完整性、统一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各省市配备专职人员从事渔业标准化管理,以确保工作的连续性与标准化落实的有效性,初步实现水产养殖生产、管理各领域各环节有标可依、有规可循。

以对虾的标准化养殖为例,阐述建设完善的水产养殖标准体系所包含的内容。首先,根据对虾养殖品种的特性,参照诸如《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1-2001)、《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NY 5059-2001)、《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 5072-2001)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修制订对虾亲本、苗种质量标准、对虾原良种繁育和养殖技术规程,制定对虾原种场、良种场建设规范和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规范,包括老旧池塘设施标准化改造;研制对虾养殖投入品标准,制修订对虾药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物制剂等质量和使用方法标准,研制对虾投入品安全评价标准等;研制或修订对虾养殖过程中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标准、对虾苗种产地检疫标准等。

其次,相关标准的落地应用,通过集成、研制产生标准,加强对虾养殖标准的落地。在落实过程中包括标准化对虾养殖试验示范、标准的修改提质、标准的宣贯和建立完善对虾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新型职业渔民标准技能提升行动,建立政府、企业及渔民标准化协同落实的体制机制,以及建立标准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标准与科研相结合的机制等,激发标准化推动活力。

四、我国水产养殖标准化展望

尽管我国水产养殖标准化,在政府、企业和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智慧渔业的兴起,将成为标准化水产养殖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在标准化的落地方面,由于专业人才队伍的缺乏和传统思维的禁锢,使这一国家战略逐层削弱,形成上热下凉的不良局面。

下一步,我国水产养殖标准化发展将努力提高智慧渔业的覆盖率和惠及率,提升标准化健康水产养殖品种的品牌价值,走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标准化规约和渔业物联网与区块链的道路,建设“标准化渔村”,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发展的新步伐,实现渔业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对虾水产品渔业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