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县高溪乡上井村龙家组地区地面塌陷成因分析
2019-04-26周文亮
周文亮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三大队,江西 吉安 343000)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于2016年下发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空区事故隐患治理工作方案》,拟加强对全国28个省市区地下矿山的治理工作,防范透水、坍塌、冒顶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对此需明确掌握地下开采矿山中常见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发生规律,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处理,提升矿山开采作业的安全性。
1 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1.1 研究区基本情况
研究区位于江西省永新县县城以西约40km处,具体位置为永新县高溪乡龙家村一带。塌陷坑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3°58′09.93″,北纬26°57′33.11″,为乌石山铁矿区(见图1),矿区面积2.978km2,开采标高由300m~-100m标高。年产原矿65万t,其中露天35万t,平硐15万t,竖井15万t。
矿区范围内出露地层岩性主要有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灰岩,上统佘田桥组石英砂岩、锡矿山组灰岩,石炭系下统大节湖组白云岩,白垩系上统南雄组以及第四系,矿区南部第四系冲积层覆盖区,矿床开采时,河水可能通过第四系冲积层补给大节湖含水层。
1.2 塌陷成因分析
场地发生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是场地为自然成因的岩溶发育区及软弱土层分布区,建筑地基选用及基础选型布置不合理、建筑结构不均为重要因素。其次为矿山开采揭穿导水构造及采空区裂隙带抵达岩溶含水层,矿山抽排地下水为诱发因素:
(1)龙家组地段属覆盖型岩溶发育区,地表覆盖层厚度6.2m~14.2m,下伏为石炭系灰质白云岩为可溶岩,厚度36m~85m,属岩溶地质灾害较易发区;灰质白云岩,岩溶发育,钻孔见岩溶率8/10=80%,埋深8.8m~27.4m,洞高0.5m~2.3m,浅层溶洞基岩顶板较破碎厚度0.5m~2.3m,稳定性差。
图1 塌陷点交通位置图
(2)龙家组塌陷坑地处复式背斜轴部,断裂构造发育,岩体破碎,张性裂隙发育,为地下水提供了活动空间;矿山开采对场地地下水破坏严重,导水构造切穿白云岩,在井巷揭露至断裂,岩溶含水层地下水沿导水构造及采空区裂隙带,向井巷排泄,真空抽吸作用地下水携带软弱土流失,上覆土体及破碎岩体抗力降低失稳,引发岩溶塌陷。根据工程测量及钻孔揭露,龙家组北侧180井口120中段沿东西向布置,采空巷道已分布到灰岩地层下部,钻孔可感知采空巷道通风从钻孔排出(图2)。
图2 巷道通风从钻孔ZK1排出吹动塑料带
(3)灰质白云岩覆盖层下部为软塑状粉质粘土、底部为流塑状的白云岩全风化粘性土,工程力学性质极差,失水状态将压缩固结沉降,产生不均匀沉降,房屋墙体遭受破坏发生开裂。
龙山180洞120中段巷道揭穿导水构造及巷道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发育,致使灰质白云岩岩溶水及第四系孔隙水向巷道排泄,形成降落漏斗,降落漏斗中心位于ZK1附近,在龙山背斜南翼微水文地质单元内,下降区向南部发展,水位下降20m等值线面积1970m2,水位下降10m等值线面积4130m2,水位下降3m等值线面积11530m2,水位下降1m等值线面积31070m2。而本次塌陷及地面不均匀沉降均分别在降落漏斗范围内。
(4)乌石山矿山开采爆破施工对勘查场地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冲击能一方面破坏了岩体的工程稳定性,另一方面加速了失水状态的软弱土的压缩固结沉降速度,加剧了区域不均匀沉降。
(5)建筑地基选用及基础选型布置不合理、不均匀时,在存在软弱地基时,因不均匀沉降,墙体易产生裂缝。
2 结论
矿产资源需求量的持续扩大推动了矿山开采链条的延伸,如何实现资源开采量与安全保障的兼顾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还需加强不同矿山所在区域的工程地质特性的调查,做好不同地质灾害的综合评估与分析预测,并采取有效防治处理措施,更好地保障实现矿山开采与地质环境保护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