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瘘管旷置术配合切开挂线疗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

2019-04-25杜立国

健康大视野 2019年7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杜立国

【摘 要】 目的:在复杂性肛瘘时实施瘘管旷置术与切開挂线疗法配合治疗方案,评价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10.17至2018.05.16期间录入的89例样本处理为单一组(45例)与配合组(44例),并分别实施单一切开挂线疗法治疗、配合瘘管旷置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复发率。结果:配合组治疗有效率97.73%高于单一组71.11%,P<0.05;配合组切口愈合时间(22.43±3.08)d少于单一组(30.51±5.36)d,P<0.05;配合组复发率0.00%低于单一组15.56%,P<0.05。结论:在治疗复杂性肛瘘时应用瘘管旷置术配合切开挂线疗法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升,且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瘘管旷置术;切开挂线疗法;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196-01

复杂性肛瘘是指有内口或外口有2个或者以上,瘘管或支管、盲管超过2条的肛瘘。因其有多重发病原因、形式,被认为是肛瘘病症中治疗最为棘手的类型[1]。基于此,为了提升复杂性肛痿的治疗效果,我院在此研究中选取瘘管旷置术与切开挂线疗法配合治疗的方法,并将我院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最终总结出报告,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我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10.17至2018.05.16期间录入的89例样本处理为单一组(45例)与配合组(44例)。两组性别、年龄资料对应对比,以P>0.05确定对比可行性。单一组男女比例为23:22;年龄分布36~77岁,平均(52.31±2.47)岁。配合组男女比例为24:20;年龄分布35~78岁,平均(53.08±1.36)岁。

1.2 方法

单一组采用实施切开挂线疗法治疗,即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措施,待麻醉表征出现,沿痿管插入探针并逐渐深入,直至探针进入内口,从痿管内部探出,橡皮筋穿入与痿管探出同时进行,穿过整个痿管,切开痿管内外口局部皮肤并进行逐层分离,痿管挂线使用橡皮筋实现,在后侧齿线对可疑肛窦进行探寻,同时切开可疑肛窦与后侧脓腔,使用弯钳对肛痿支管与主管进行分离,直至食指能够顺利插入为合适,将痿管内的肉芽组织以及坏死组织剔除,使用橡皮材质的引流条悬挂痿管[2]。

配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实施瘘管旷置术治疗,具体如下:将一外宽内窄且深至括约肌的切口作于内口周围。半马蹄型肛痿需将肛门后间隙切开,搔刮痿管内的脓肿,并剔除瘢痕组织,将痿管切口周围的多余皮肤切除,以此促进瘢痕组织软化。

两组患者手术完成后,均实施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治疗有效率、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录入软件选择SPSS17.0,计数资料(治疗有效率、复发率)、计量资料(切口愈合时间)分别选择X2、t检验,结果显示形式分别为(%)、(x±s),若数据最终对比结果为P<0.05,则分析存在价值。

2 结果

(1)治疗有效率:配合组97.73%(43/44),单一组71.11%(32/45),两组对比,配合组显著高于单一组,且检验结果显示X2=10.9210,P=0.0010,分析存在价值。

(2)切口愈合时间:配合组(22.43±3.08)d,单一组(30.51±5.36)d,两组对比,配合组显著短于单一组,且检验结果显示t=8.7438,P=0.0000,分析存在价值。

(3)复发率:配合组0.00%(0/44),单一组15.56%(7/45)两组对比,配合组显著低于单一组,且检验结果显示X2=7.6049,P=0.0058,分析存在价值。

3 讨论

目前,手术是治疗复杂性肛痿的主要方式。瘘管旷置术就是用于治疗该病症的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复发率较高。随着临床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近些年来,切开挂线疗法逐渐应用于复杂性肛痿治疗,是通过将皮肤、皮下组织切开,用线对肌门外括约肌深部及肛肌的耻骨直肠部进行结扎,阻断病灶处的血液流通,从而缓慢地使结扎部分的括约肌发生狭窄、坏死,产生粘连,使括约肌相对固定的治疗方式。虽然效果较为显著,但患者需要在后续换药、治疗时需要承受很大的痛苦。将两种方式配使用,可以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且由于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的可能性。

此次研究中,对配合组患者使用两种方式配合的方式治疗,结果显示,配合组治疗有效率97.73%(43/44)高于单一组71.11%(32/45),P<0.05;配合组切口愈合时间(22.43±3.08)d少于单一组(30.51±5.36)d,P<0.05;配合组复发率0.00%(0/44)低于单一组15.56%(7/45),P<0.05,足以证明,瘘管旷置术配合切开挂线疗法应用于复杂性肛瘘治疗中可得到显著临床效果,结论上与孙王琳[3]研究存在一致性。

综上所述,在对复杂性肛瘘治疗时,实施瘘管旷置术与切开挂线疗法配合治疗,远近期疗效均显著。

参考文献

[1] 莫波, 郝志楠, 马娟,等. 传统切开挂线疗法与瘘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13):1809-1810.

[2] 彭晓辉. 传统切开挂线疗法、瘘管旷置术用于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J]. 黑龙江医药, 2017, 30(4):890-891.

[3] 孙王琳. 瘘管旷置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18):22-23.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