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绘事后素”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2019-04-25陈银萍张珊珊

基础教育参考 2019年6期
关键词:零起点语文课程课程体系

陈银萍 张珊珊

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文化传承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责任。小学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零起点和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2013年8月,教育部就《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同年5月,上海市推出了《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沪教委基〔2013〕59号)。两份文件都提出教育要回归本源,探寻儿童的发展规律、学习规律,关注儿童未来成长与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基础素养。基于此,零起点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为此,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區泉秀学校小学部基于“绘事后素”的教学理念,通过具体的理念剖析和教学方法研究,在语文课程教学环节进行创新与实践,形成了大小循环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体系。

一、“绘事后素”教学理念的出发点和基本指向

“绘事后素”出自孔子的《论语·八佾》,意指画画先把白底抹好,然后再加上五彩的颜色。这一思想与零起点教学的导向不谋而合。《大学》中言:“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里的“本、始”也是对“零”最好的诠释。“绘事后素”的零起点教学,就是强调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以零起点为学习基准,通过国家课程掌握必备知识与方法,通过校本课程掌握关键能力,通过人生课程形成必备品格。

2016年2月,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九大核心素养。九大核心素养是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基本指向,即在零起点的白底上,通过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家校互动等,为每一位学生在核心素养基础上描绘出五彩的颜色。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也是“绘事后素”教学理念的最终目标。

二、“绘事后素”理念的教学设计

“绘事后素”教学理念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即“绘”“事”“后”“素”。所谓绘,就是描绘。在学生心中描绘出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和愿景,包括教学环境、教师群体认知、同学相互熟悉、上课基本礼仪和秩序。所谓事,就是做事。将教学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做事行为相联系,并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从阅读、计算、表达、专注力等方面入手,将社会能力与学习过程有机结合。所谓后,就是后台、平台。核心素养的养成,必须将家庭和学校作为一个整体,课上课下结合,学校和家庭结合,学校、教师、家长形成教学的整体平台。所谓素,就是素养。所有的教学行为和课程体系,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素养。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环节,课外实践、思考活动等都是形成核心素养的良好辅助工具。

三、“绘事后素”在语文课程中的实践

1.语文课程“绘事后素”的总体思路

在泉秀学校小学部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上,阅读素养是最重要的指标。在全校整体“绘事后素”教学理念大循环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根据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构建出具备自身课程特色的“绘事后素”小循环。即以阅读素养的养成为核心,围绕基础、外延、整合、习惯四个层面,以国学经典和社会实践为工具,形成小学语文课程的创新实践。

2.语文课程“绘事后素”的教学实践

一是基础——绘。描绘学生、描绘学校、描绘学习,将全部学生定义为零起点、零基础。入学伊始,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通过《小阿力的大学校》绘本带领学生认识学校;通过《我是霸王龙》来教会学生怎样交朋友;通过《图书馆狮子》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通过《吃书的狐狸》引导学生热爱阅读等。

二是外延——事。每天分时段进行阅读,养成阅读习惯,形成人文素养。例如,入学晨诵《声律启蒙》《弟子规》;开展拓展训练,使学生能够通过口语表达对父母的感恩等;引领学生走进学校图书馆、思考室。构建课堂阅读、阅读课补充、多学科阅读拓展、亲子阅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组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人文素养。通过实践观察反馈教学内容,例如通过四季的特点重温课文中对四季的描述,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心目中的春夏秋冬。

三是整合——后。通过家校合作、“互联网+”等形式,形成语文阅读的整体平台。建立亲子阅读“存折”,记录家长与孩子共同交流的心得,实施《弟子规生活力行表》,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传统美德;通过泉秀FM、微课等视听平台补充课后学习资源。

四是习惯——素。素养的外在表达就是习惯,良好的素养必然会形成良好的习惯。通过看视频、教师讲故事、同学表演等形式,让阅读习惯和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行为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语文课程“绘事后素”的教学效果评价

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借用威斯康辛大学教授柯克帕特里克的柯氏评估模型,将模型中的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层次与核心素养的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个方面相结合进行评估。

一是课堂教学层面,要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反应。充分利用绘本、音频、视频、教学环境、实践环节的合理组合,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学习兴趣。

二是学习层面,除了国家规定教学内容之外,阅读课程不强制要求统一进度。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从内容理解、归纳总结、结合实践、表达自我等几个层面测评学生学习效果。

三是行为层面,重在表扬学生的优秀品质。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从教师引导、家长观察、学生综合表现入手,多维度表扬学生的优秀品质。设立孝老爱亲好少年、守纪模范等多种荣誉称号,以表扬学生的优秀品质。

四是效果层面,重在学生展示。让学生通过行走路队诵、升旗仪式诵、文艺演出诵等形式,激励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素养成果。通过假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活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是逻辑、理解、表达和语言能力等核心素养,而不是抢学、早学培养出来的“呆滞思想”。只有在科学构建的基础上,如实施基于“绘事后素”的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和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零起点语文课程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小学一年级实现“零起点”教学意义重大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对多媒体辅助零起点日语专业教学的再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