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应存运用敦煌疗风虚瘦弱方治疗产后发热经验

2019-04-25杨佳楠李鑫浩陆航周翌翔刘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名医经验

杨佳楠 李鑫浩 陆航 周翌翔 刘玲

摘要:李应存教授长期致力于敦煌医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和应用研究,尤擅长运用敦煌医方治疗多种常见病、疑难病。针对产后发热,李教授认为,该病与产后亡血伤津和易感邪气的特殊生理状态密不可分,用药应重视益气补血、扶正培元、兼祛邪气,临证化裁敦煌疗风虚瘦弱方,效果显著,可为敦煌医方用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名医经验;李应存;敦煌疗风虚瘦弱方;产后发热

中图分类号:R271.9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9)04-0124-0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敦煌医学学科带头人李应存教授,为国内敦煌医学研究著名专家,敦煌医派代表人物,长期专注于敦煌医学文献与临床应用研究,致力于将古老的敦煌医方重新应用于临床,让敦煌医学造福人类健康事业。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现将李教授化裁敦煌疗风虚瘦弱方治疗产后发热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产后发热是指妇女产褥期内,高热寒战或发热持续不退,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云:“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本病为危急重症,若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李教授认为,虽然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很多,但总的病因病机与产后亡血伤津特殊生理状态密不可分,正虚为本,邪实为标。产后脏腑俱亏,百节空虚,故选方用药须照顾气血,合理运用扶正祛邪法,不可犯虚虚实实之戒,解表不可过于发汗,化瘀不可过于攻伐。李教授在研究敦煌经卷过程中发现,敦煌疗风虚瘦弱方的适应症与产后发热的病理状态相仿,值得发掘运用于临床。

2  敦煌疗风虚瘦弱方

敦煌医方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目前除个别见于前代方书外,大多是以手抄本形式传抄的六朝及隋唐医家的经效医方及单验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隋唐时期的医学成就。这些医方配伍别具特色,给药途径独特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效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疗风虚瘦弱方出自法藏敦煌医学卷子(P.3930),原文为:“治产后风虚瘦弱,不能立、无力、短气方。取当归、生姜各四两,黄芪、芍药、芎藭各三两,桂心、甘草各二两,羌活一两,干枣三十枚,擘破,羊精肉三斤。右(上)已(以)上并切,以水二升,先煮肉,取汁一斗。去肉下諸药。复煎取汁二升半,即去滓,分作三服。服别如人行十里,进一服即(差)。”方中当归、芎藭(即川芎)、芍药调血养血;黄芪、甘草调中益气;桂心、羌活解表散寒,温通阳气;生姜、大枣以资后天,使生化有源;血肉有情之羊精肉助元阳,补精血,益虚劳。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解表散寒之功。本方原无方名,李教授根据其治疗主症,定名为疗风虚瘦弱方[1]274。

3  典型病例

案例1:患者,女,28岁,2016年12月3日初诊。剖腹产后4 d,昨日开始发热,体温持续37.9~39 ℃,夜间至40 ℃,曾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刻下:体温39.9 ℃,寒热往来,头胀痛晕,恶心呕吐,纳差,腰困肢软,神疲乏力,面白,舌偏红,苔黄厚,脉浮数。方用敦煌疗风虚瘦弱方、大补肾方合小柴胡汤加减:生地黄30 g,五味子10 g,泽泻20 g,竹叶60 g,生石膏(先煎)60 g,蔓荆子25 g,黄芪20 g,当归20 g,川芎25 g,桂枝20 g,羌活3 g,荆芥25 g,防风25 g,柴胡30 g,黄芩20 g,党参15 g,白术15 g,藿香30 g,神曲30 g,鸡内金30 g,金银花15 g,连翘20 g,桔梗10 g,炙甘草15 g,生姜3片,大枣6枚。每日1剂,水煎服,3次/d。3剂后随访,热退,精神转佳。

按:本案乃产后肾虚血弱,复受外邪,致太少两感,正虚邪盛,正邪相搏而高热不退,治宜补肾养血、祛风解表。方选疗风虚瘦弱方益气养血、解表散寒,大补肾汤补肾填精、益阴泻热,小柴胡汤清透热邪、和解少阳,加石膏、金银花、连翘、蔓荆子疏风清热,荆芥、防风祛风固表,白术、藿香、神曲、鸡内金消食和胃以助化源,桔梗载药上行,利邪外出。诸药协同,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故效如桴鼓。

大补肾汤出自敦煌医学卷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其原文为:“治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虚热冲逆,头目眩,小便不利,脉软而快者方。地黄、竹叶、甘草各三两,泽泻、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一两。右(上)七味,以长流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服夜一服。”[1]126方中地黄补肾填精,五味子滋阴敛液,桂枝、干姜温阳通脉,泽泻益阴泻热,竹叶解热除烦,甘草益气安中。诸药合用,阴阳并补,五脏同调,刚柔相济,相得益彰。

案例2:患者,女,26岁,2013年12月28日初诊。5 d前在外院顺产一女婴不久即发热身痛,兼咳嗽,经治疗效果欠佳。刻下:体温38 ℃,咳嗽,咳痰不利,咽喉微痛,后背疼痛,至今未大便,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腰困腿软,舌淡、边有齿痕,苔外白、中略黄,脉浮数而弱。方以敦煌疗风虚瘦弱方化裁:黄芪20 g,熟地黄20 g,桂枝6 g,白芍12 g,当归15 g,川芎10 g,竹叶40 g,生石膏(先煎)40 g,黄芩15 g,沙参10 g,玄参20 g,白术10 g,槟榔20 g,甘草6 g,大枣10 g,干姜3 g。每日1剂,水煎服,3次/d。

2013年12月31日二诊:体温37 ℃,诸症明显减轻,大便已通,纳食转佳,守方去沙参,加桑白皮20 g,改竹叶30 g、生石膏(先煎)30 g、黄芩20 g、槟榔12 g、玄参30 g,继服3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证属外邪袭表,肺卫失宣,气血不足,肾脾亏虚。主方选用疗风虚瘦弱方益气养血、解表散邪;竹叶、石膏、黄芩清气分邪热;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沙参清热养阴益气、润肺止咳化痰;玄参清热泻火利咽喉,壮肾水以制虚火;因患者5 d未大便,故重用槟榔,以2∶1配伍白术健脾和胃、散气消积。3剂后患者热退症减,故减竹叶、石膏、槟榔用量,易沙参为桑白皮清肺止咳,重用黄芩、玄参清解余热以善后。

白术、槟榔为李教授临床常用药对。《张仲景五脏论》言:“白术、槟榔,有散气消食之效。”[1]100白术甘温,健脾强胃,以助运化,槟榔辛散苦泄、消积行滞,二药合用,升清降浊、健脾消积,消不伤正,补不恋邪。李教授临床发现,无论虚证、实证、虚实夹杂,凡出现中焦阻滞不通,本药对皆可酌情使用。若以虚为主,重用白术,常用配伍比例为2∶1或3∶1;以实为主者,重用槟榔,常用配伍比例为2∶1或3∶1、4∶1;虚实夹杂者可为1∶1。

案例3:患者,女,30岁,2013年12月31日初诊。6 d前在外院顺产一女婴,产后不久即发热身痛,体温最高39.5 ℃,白细胞计数最高15.5×109/L。刻下:体温39.2 ℃,身痛,汗多,咽喉微痛,大便通畅,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腰困腿软,舌淡、边有齿痕,苔外白、中略黄厚,脉浮数而弱。方以敦煌疗风虚瘦弱方化裁:黄芪20 g,熟地黄15 g,当归6 g,川芎6 g,桂枝10 g,白芍10 g,白术10 g,神曲30 g,竹叶30 g,生石膏(先煎)30 g,黄芩15 g,荆芥10 g,甘草6 g,大枣10 g,干姜3 g。每日1剂,水煎服,3次/d。3剂后随访,热退身痛止,汗出减少,纳食增加,复查白细胞计数11×109/L。

按:本案证属外邪袭表,肺卫失宣,气血不足,肾脾亏虚。主方选用疗风虚瘦弱方益气养血、解表散邪,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竹叶、石膏、黄芩清气分邪热,荆芥祛风解表,白术、神曲消食和胃以助化源。诸药合用,散不伤正,补不留邪。

4  小结

产后易亡血伤津,阴血骤虚,元气损伤,卫阳失固,摄生稍有不慎,外邪即乘虚侵袭。临证当牢牢抓住产后气血虚弱这一根本,在益气补血、扶正培元基础上,根据证型酌加他药。敦煌疗风虚瘦弱方祛风解表、养血调血、益气温阳、补肾填精,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应用于产后这一特殊生理阶段,其效非凡。

参考文献:

[1] 李应存.实用敦煌医学[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收稿日期:2017-11-29)

(修回日期:2018-01-25;编辑:梅智胜)

猜你喜欢

名医经验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新修珍珠囊药性赋
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经验与思考
孙跃农健脾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高血压肾病诊治经验采撷
解乐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罗才贵教授从气机开合论治颈椎病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