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墨云班课:使用与反思

2019-04-25张宝成黄丽平朱正华

安康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蓝墨云手段教学方式

张宝成,黄丽平,朱正华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药学系,安徽 芜湖 241002)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主要是设计可控的教学过程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技术,它在教学内容、教学参与者和教学过程等层面上构建起互联关系[1],新教育技术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外在因素。教育技术从古代口耳授受,到粉笔、黑板的出现,再到现在基于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技术,科技的发展已无数次引发教学手段的更新。蓝墨云班课作为课堂互动教学App技术,是典型的科技进步带来的教学手段的革新。新的教育技术出现后,有的被普遍使用,成为常规的教学手段,如PowerPoint软件(PPT)、影像资料等;有的被选择性地运用在教学中适当的环节;有的在推出后,喧嚣一时、昙花一现,最后在教学实践中逐渐被摒弃。蓝墨云班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目前正被很多教师使用。本文对蓝墨云班课的兴起进行思辨,探讨如何正确定位蓝墨云班课,并由此对当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的改革进行反思。

一、蓝墨云班课的兴起思辨

(一)蓝墨云班课的时代性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1900年提出,在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应建立“一门专门桥梁科学”,从而开启了教育技术的专门学科研究。教育技术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新的教育技术以及由此衍生的新的教学手段都具有时代性。教育技术是宏观概念,是指所有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科学技术,如从20世纪早期开始的“视觉教育”,到后来的“电化教育”,再到现代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技术等。在教育技术宏观概念下,逐层次包含诸多具体的教育教学技术,新教育技术的出现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形成新的教学手段,这既是应用的过程,也是检验的过程,检验新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大小。反之,教育教学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也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的关系

蓝墨云班课的出现正是基于当前移动互联技术广泛使用的背景下建立的移动端云平台,使教与学不再局限于“粉笔+黑板”,也不再限于电脑屏幕。为习惯于“手机不离手”的学生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灵活的学习途径,如同现在购物不需要走进商场一样,且互联网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信息,也是年轻一代更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移动互联技术应用于教学也是时代的一种必然产物。蓝墨云班课技术出现后,很快被师生们应用在教学中。同时,它也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以“蓝墨云班课”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全文检索2015年至2018年11月30日间发表的论文,并人工剔除不相关文献,可大致了解“蓝墨云班课”的研究现状,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明显看出,从2015年之后,人们对“蓝墨云班课”的关注越来越多。

图2 2015—2018年有关蓝墨云班课研究的文献分布

(二)蓝墨云班课的有效性

20世纪上半叶,在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中提出了“有效教学”概念。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学生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所取得的进步或发展,它是以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益的指标[2]。在今天高等教育理念日新月异的变革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始终是不变的追求。讨论一种教学手段的好与不好,可从是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来衡量。讨论蓝墨云班课的有效性,首先要厘清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的关系。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固定的教学活动实施方式和程序,它通常与某种教学思想相对应;教学手段是指为教师提供适当的设备和材料,使之适当地用作教学方法的一部分。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传递信息的中介或方法,它通常与一些先进的教育技术相对应,教学模式的实施往往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手段。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新的教学手段持积极的态度,也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3]。如慕课、翻转课堂、混合教学等都是教学模式,不是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模式的实施往往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恰当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很大的推力作用。

蓝墨云班课,首先从教学形式上来看,它利用手机移动终端,学习过程在手机上完成,符合现在学生习惯使用手机的特点,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从教学过程来看,能够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与师生的互动性;再次,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参与活动可以获得教师设定的“经验值”,教师根据“经验值”的多少,对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和结果“量化”,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蓝墨云班课具有符合愉快教与学、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等有效教学的特征。

(三)蓝墨云班课的人文性

教育技术是与人有关的技术,因此,教育技术不能忽视技术中“人”的因素。教育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应该服务于师生、有助于教学,师生是技术的主导者,不能被技术约束。现代人文主义哲学重视自然、人、社会与技术之间的有机关系,不能将它们分割,也反对人就是开发、利用和统治自然诸等这类的观点[4]。教育技术不同于其他的技术,教育技术更加注重双向性与互动性,很多其他的技术只有一方使用,因为它只要关注单方的使用即可,如汽车技术,更多关注点应放在驾驶员的安全、舒适与便捷上。教育技术涉及教与学,联系教师与学生,两者也都是使用者。如果只认为教师是教育技术的使用者,或者只认为教师是实施的主体,学生是授的客体,显然都是片面的,以此理念设计出来的教育技术也是缺乏情感的。一些为其他非教学领域开发的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往往缺少教育要素。此外,教育技术还要有伦理道德的责任,教育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要有助于教学,还要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能带有任何不良要素,以免产生负面效应。

蓝墨云班课作为教育技术,其人文性体现在“教育性”,其功能的设置是以教学为中心。蓝墨云班课教学必须有学生参与才能开展,“互动”是蓝墨云班课实施的基础,如果离开教学互动,蓝墨云班课便不再称作是“课”,这与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是一致的,所以蓝墨云班课最基本的人文性体现在以人为本。教师在使用蓝墨云班课备课或教学时可以在PC端上进行,尽管学生在手机终端上展开,但这样操作更方便且能够上传更多的教学资源。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手机上进行相应的操作,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互动教学过程中。构建动态的课堂教学是蓝墨云班课人文性的另一个体现,教师在课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投票、头脑风暴、答疑、讨论等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教学环节,不囿于教材知识,体现出教育的发展性——人的发展。蓝墨云班课的人文性还体现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允许学生展现个性,教学中也要允许学生发挥个性,不能将教师的个性思想强加于学生,应尊重青年一代的个性特质。蓝墨云班课在教学方式上一定程度的减少了灌输式,学生通过手机终端参与教师设置的活动,可以公开或私密地回答教师问题和参与讨论,这更有利于学生开放和发散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四)蓝墨云班课的挑战性

蓝墨云班课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无疑挑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挑战不仅体现在技术运用上,更主要的体现在思想上。

首先,挑战了教师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很多教师在从教一段时间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维方式,并在此教学思维方式下构建起知识与教学方法的框架,教师的教学思维、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三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关系,其中一个要素改变,会引起教学行为的整体改变。蓝墨云班课技术改变了教学方法,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框架,需要以新的方式组织教学,所以教师需要具有敢于突破传统的精神。在使用蓝墨云班课过程中,教师能否根据本课程教学发起高质量的“头脑风暴”,或提出有价值的讨论议题,以及教师驾驭这些活动的能力,尤其是学生不拘一格的回答,教师如何回复和评价,这些问题对教师都是不小的挑战。

其次,挑战了学生在开放式教学中的学习能力。蓝墨云班课与传统的再学不同,其教学内容具有重现性,且这种重现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蓝墨云班课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方式。过去开放式教学总是被简单地认为是走出教室与教材的教学方法,教室与教材相比较,教室显然更易走出,所以在大量关于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都是从实验教学设计来讨论开放式教学,这是对开放式教学的表面认识。开放式教学的关键是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散性。蓝墨云班课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开展“头脑风暴”活动,能让学生在“封闭”的教室中放开自己的思想、自由地联想和讨论。蓝墨云班课平台能提供比课堂教学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它既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再现。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教学资源的使用,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能否足够自律、利用手机进行学习时不去从事其他娱乐活动等。在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如果学生不积极思考或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蓝墨云班课的优势就无法得到发挥。

再次,挑战了管理者对教学活动的规范能力。学校的管理者推崇教学的规范性,包括过程规范、形式规范、结果规范,规范性是教学管理理应追求的目标。但蓝墨云班课无疑对传统意义上的规范形成了挑战,如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使用手机往往是不被允许的,在使用蓝墨云班课过程中,很多教学的痕迹是留存在手机中的,即使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导出这些数据,但是这种数据记录形式与传统留存的教学资料在形式上有较大区别,而让学校管理层面认可和接纳这些新的教学记录,尚困难重重。如评定学生平时成绩时,尤其是大班教学,有的教师甚至无法认识全部学生,仅凭主观意识给学生评定平时成绩,有失偏颇,而在蓝墨云班课中,教师可以学生获得的“经验值”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这显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评定方式,但是在学校的管理办法里,以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平时成绩的评定,显然是没有依据的。蓝墨云班课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技术,而新技术的运用是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适应新技术引起教学活动的新规则,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二、蓝墨云班课的正确定位

(一)坚持蓝墨云班课的辅助教学的地位

蓝墨云班课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首先必须承认这种新技术带来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但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蓝墨云班课本质上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并非一种压倒一切的教学方法,更不能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上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彻底地抛弃。使用蓝墨云班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所以在当前蓝墨云班课广受宠爱的时候,要对其理性看待,合理的使用。教育教学的对象是人,培养学生还需要教师直面学生,以教师的情感直接感染学生,这种情感的交流是任何新技术手段都不能替代的。就蓝墨云班课技术而言,还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学生签到功能,学生即使不在课堂上,也有很多办法做到课堂签到;再如,对学生的测试题型也仅限于选择题。

(二)把握蓝墨云班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关系

在认清蓝墨云班课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之后,需要把握蓝墨云班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方法。从模式与方法的逻辑关系来看,一种教学模式有时需要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不能否认的是,在当前以及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传统课堂教学仍会是主要的教学方法,新技术的出现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从不同角度进行补充,从而使教学行为更加有效。所以,使用蓝墨云班课应是基于配合传统课堂教学的原则,但两者并不矛盾,课堂教学中,蓝墨云班课配合传统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过程的需要,两种教学手段各取所长,将蓝墨云班课应用在恰当的时机,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口头提问,通常只能有少数学生能展现自己的答案,而使用蓝墨云班课提出问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回答,蓝墨云班课还可以进一步地向教师提供学生参与度和正确率的数据,教师既可以当场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点评,也可以在课后做进一步地深度分析。蓝墨云班课较传统课堂教学最明显的优势是其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得益彰。

(三)协调蓝墨云班课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

游戏可以有效地发展兴趣和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在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时代,需要更多的新技术来实施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从投影仪、PPT,到交互型电子白板、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再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同时也催生了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各种教学技术都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所以,对教学技术的使用不能具有排他性,要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性地运用最有利于教学的手段,在教学中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如慕课的建立,必须依靠多种技术来呈现各种图文、声音和图像资料,甚至将传统的课堂讲授搬进网络,而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才使得慕课具有广阔的教学空间。教学活动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各种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各种教学手段的使用都是以有利于教学为原则,而不只是用于教学“表演”,一个能用PPT展示就完全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就不需要用复杂的其他技术。即使是同样基于移动终端的“蓝墨云班课”和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雨课堂”也都各有所长,“雨课堂”更侧重于融入PowerPoint和微信技术。被称为后慕课时代的“混合教学”模式,强调的正是多种教学手段的联合运用,发挥各种教学技术手段的协同作用,达到同时优化“教”和“学”的效果。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模式,预先做好课程设计都是关键。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如果没有科学的课程设计,势必会造成教学过程混乱。即使是倡导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选择一两种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而另外一些教学手段只作为辅助方式。所以多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应该是相互辅助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加和关系。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的关系

三、蓝墨云班课引发的对当前教学方式的反思

(一)传统教学方式尽显疲态,急需改革

美国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J.Michael Spector认为,慕课、个性化学习和基于游戏的学习是当前三个最有前景的教学技术[5]。而所谓的“传统教学方式”是指师生在教学中按照“授—受”的过程,辅以粉笔、黑板等少量极为简单的教学工具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传统教学方式是我国两千多年的教育历史所形成的教学方法,对待传统教学方式应该辩证地看待,即这种方式有其合理性,但也要看到,社会的发展带来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传统教学方式也与现代教师教学的需求存在不和谐的一面。首先,传统教学方式改革刻不容缓。两千多年的传统教学方式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与近40年来社会思想不断变革所形成的大学生个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大,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革新,是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实现的。而传统教学方式之所以难以改变,不仅缘于两千多年的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行为,还在于教师个体倦于变换所形成的教学经验。从整个社会技术应用来看,与其他行业相比,新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往往是滞后的。以蓝墨云班课技术为例,从十年前开始,基于移动终端的APP就如雨后春笋般地深入到很多领域,给很多领域带去了颠覆性的变革,而该技术真正较大规模地使用在教学中也只是近三年的事。其次,传统教学方式中合理的部分不能全盘否定,我们急需改革的是传统教学方式中与现代教学理念不相符的部分,如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必须破除。所以,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要针对教学需要进行合理取舍,不能一刀切,要破除凡是“传统教学方式”必须实施“改革”的极端思想和做法。

(二)新教学手段层出不穷,适用才是最好的

在教育思想不断创新的时代,新的教学模式不断被提出,这就需要教学手段多元化与其匹配,科技的发展恰好为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支撑。新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确实使教学更加精彩,也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然而,面对不断涌现出的新教学手段,“用与不用”成为教师不得不面临的选择。一种新教学手段推出后,如果教师不加以使用,就有可能被质疑为墨守成规,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如,一个学校如果有很多教师在使用蓝墨云班课,而没有使用该方法的教师便有落后之顾虑。正是基于这种顾虑,也可能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急于追求教学手段更新,却忽视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的关系,以及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或者有针对性地将其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环节。

(三)教师教学理念需与时俱进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发展迅速,整个社会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行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也从国家层面对教育信息化作出要求,提出了发展目标与规划。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墨守成规,显然与信息化时代格格不入,也脱离了学生对教学方式更新的期望。教师能否与时俱进地在教学中运用新的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法,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取决于教师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一是教师的接受能力。这里所说的接受能力是指教师接受新思想、新技术的意愿与能力,是否能够与时俱进地革新教学思想,突破经验主义的约束。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的角色固化导致不适应自己“学”的角色,强调教学中建构学生的知识,却少有对自己知识结构的反思。网络称之为“只读型大脑”,大意是指总是发表自己的见解却难以接受新信息的人。

二是教师的使用能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地被运用于教学中,教师能否熟练地使用这些技术,对众多教师是一个巨大挑战。教师如果要使用一种新的技术,往往需要学习全新的信息技术,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有的教师尽管明白新技术的益处,却受限于自身的使用能力,而无法使用新的技术。提高教师对新技术的使用能力,除了教师自学之外,教师之间的经验共享非常重要。发达国家教育技术也相对较为发达,很多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6]。

三是教师的掌控能力。无论是使用怎样的新技术,教师都要掌控整个的教学过程,而不能使教学过程变得涣散无序。如在学生使用手机终端学习的过程中,要防止学生利用手机进行与教学无关的活动。采用各种先进教学手段的目的,都在于在教师主导之下辅助教学。教师在使用各种教育技术的时候,不能使教学活动完全成为技术化流程,使技术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甚至教师都沦为教学活动的客体。

四、结语

蓝墨云班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的兴起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教育技术革新,同时也有力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但蓝墨云班课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所以对包括蓝墨云班课在内的各种教学手段要正确定位,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性地运用。教师始终要作为技术的掌控者,而不能让技术主导了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蓝墨云手段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过程性评价对终结性评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蓝墨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反思
基于蓝墨云班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