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9-04-25刘介双
刘介双
(天桥人民医院/省立三院东院区/堤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50031)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近年来不断增高,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占据死亡率榜首,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高血压患者能够坚持服药也可以在家治疗,所以治疗高血压患者除了依靠药物治疗,社区护理干预也有助于延缓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将通过对本院11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比实验,来验证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82例本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在所有患者都符合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的诊断标准下,随机将所以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41例观察组患者中有30例为男性,11例为女性;年龄在42至76岁,平均年龄在58.6±2.6岁;病程为3至12年,平均病程为5.9±2.7年,患者中有11例Ⅰ级患者,21例Ⅱ级高血压患者,10例Ⅲ级高血压患者;在41对照组患者中,有23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0岁至78岁,平均年龄在56.3±2.5岁;病程年龄在4至13年;有8例Ⅰ级高血压患者,18例Ⅱ级高血压患者,15例Ⅲ级高血压患者。这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上不明(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观察组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
1.2.1 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指导
在社区积极开展原发性高血压知识讲座,使患者和家属能够及时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高血压的保健知识,能够有效防止高血压的发生。然后就是积极建立高血压患者信息统计库,做好高血压患者的评估工作,积极随访社区高血压患者,是高血压患者能够得到全面的护理。
1.2.2 实施药物干预护理
针对患者服药的降压药,要进行合理指导,降压药要从小计量开始服用,然后逐渐增加用量;要提高患者按时按量自觉服药和坚持服药的意识;引导患者了解降压药的名称、作用、用法及副作用,以防出现副作用时能够及时告知医生[2]。
1.2.3 对饮食和生活行为进行指导
低盐饮食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最基本的疗法,高血压患者要多食用低脂、低胆固醇、低盐,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例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等。患者应该多吃蔬菜和水果,特别是要戒烟戒酒,因为为长期吸烟和喝酒会加重病情,通过饮食的调节和健康的作息习惯来减轻体重降低血压。
1.2.4 对运动健身进行指导
高血压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机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高血压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体质在早晨或者傍晚进行适量的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来舒缓情绪,降低血压。但值得的注意的是食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大量刺激的运动如调高,击剑等等[3]。
1.2.5 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
医护人员除了要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还要了解患者家庭及生活情况,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便能够给患者更好的心理咨询,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积极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有四个,分别是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状况、患者的自我管理以及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技术资料,差异位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干预治疗前的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以及患者药物依从性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全面护理干预9-15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血压的控制上都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如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指标的比较例(%)
3 讨 论
我国近年来的高血压患病率在不断增加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占疾病死亡率榜首。我国高血压的防治特点是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患者知晓率低,坚持服药率低,自我控制力低的特点。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通过开展高血压知识讲座、健康教育讲座,建立高血压患者资料库等方式让社区患者和家属了解和掌握高血压的康复保健知识,能够有效防治高血压。积极建立高血压患者信息统计库,做好高血压患者的评估工作,积极随访社区高血压患者,是高血压患者能够得到全面的护理。
社区护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在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十分重要,从表一可以看出,观察组通过健康教育讲座指导、药物干预护理、运动健身指导、心理护理以及饮食和生活行为指导,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状况、自我管理以及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情况都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P<0.05).这就说明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加强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