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地形地貌专题的考查及备考启示
2019-04-25湖北张容容
湖北 吴 飞 张容容
由于地形在地理各要素的发生、发展、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高考中对地形地貌知识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大。在考查方式上呈现出由要求学生记忆、识别到分析、综合运用进阶的特点。但从考生表现来看,普遍认为涉及此知识点的试题难度较大,失分比较严重。基于此,笔者通过梳理近年来全国卷的相关试题,研究高考对此专题考查的特点,据此提出相关教学建议,以期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和针对性。
一、高考对地形专题的考查特点
1.以等高线地形图为重要载体,同时注重隐性知识挖掘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揭示区域的地形特征,同时也能够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因而在此类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6题通过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在不同尺度下揭示了攀枝花的地形特点,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7题也以等高线地形图展现了堪察加半岛的地形信息等。
当然,地形信息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它可以隐含在与其他要素的关联之中,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一定解读、提取、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第6,7题就体现了注重地形信息挖掘的考查特点。
【例1】(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读图1,完成6,7题。
图1
6.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7.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试题分析】试题以两幅区域图给出了区域的经纬度、交通线路布局、河流等信息,只有对区域背景熟悉的考生可通过两地所处位置获取关键地形(秦岭)对甲乙两城市气温的差异影响来解决问题,因而此题对整体考生而言难度较大。事实上,如果深度挖掘区域地形信息不难发现,甲区域交通线路沿河流延伸,符合河谷地区交通线布局特点,因而甲可能处于河谷地区;而乙区域交通线路与河流纵横交错,判断乙可能处于平原地区。只需结合大致的经纬度信息,可知甲北面有秦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明显减弱;乙所在地区为开阔平原,冬季风可以长驱直入,影响较大,故冬季1月平均气温应低于甲地,因而可快速解答第6小题。
2.强调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
基本概念、规律、原理作为学科的经典性内容,通过对其考查可以区分学生对学科基础的掌握程度。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0,11题,要求考生对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有基本的把握,并建立起由位置到气候再到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思维链,进行综合分析。又如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9~11题,围绕洪积扇的概念,从多个洪积扇连片分布等多个角度考查了考生对其理解的程度。
【例2】(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9)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2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第9题。
图2
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试题分析】洪积扇是教材中已有的重点概念之一,在多数考生已经熟悉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本试题以洪积扇为素材,让考生由“集中连片分布”之果分析,推理其原因。A选项中坡度和缓是单个洪积扇形成的地形条件,B选项和D选项中的岩石裸露、降水集中为单个洪积扇形成提供的物质和动力基础,但这些均不是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原因。考生只有把握了洪积扇形成的背景,即在河流出山口处才有利于洪积扇的形成,再结合图中的信息可知贺兰山东麓沟谷众多,才能正确解释洪积扇能集中连片分布的原因。
3.特别注重对时空尺度观的考查
地理事象都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发生、发展演化的,其成因具有区域性、阶段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地理问题时必须注意时空尺度观的自觉运用,以发展、动态的视角看待地理问题。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6题和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6题,要分析M地和措那湖的沙源,就必须从不同的空间尺度认识区域环境特征,从不同的时间尺度来辩证看待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的发生范围。
【例3】(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Ⅲ·37)(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图3)。额尔齐斯河是我们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图3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试题分析】本题中考生容易观察到额尔齐斯河流域支流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但要分析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的特点、成因,就必须结合等高线等地形信息,自觉运用空间尺度的思想,把其处于大陆内部受中纬西风影响的大尺度特征和处在山地南部的中小尺度特征嵌套起来,才能得出“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可以拦截水汽”的正确结论。
4.关注地形地貌形成、变化中地理过程的动态分析
运用地理思维分析、论证地理事物动态演变的过程,能够集中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因而近年来高考中频繁出现了一系列对地形地貌形成过程的考查试题,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0,11题考查了近岸海域剖面的动态变化与海岸侵蚀、淤积的相应关系。此外,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第7~9题对贝壳堤形成过程的考查、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6~8题对河流断面上不同时期沉积物分异所反映的流速、区域地壳运动过程的考查,都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反映了高考对地理事象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的重视。
【例4】(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Ⅱ·9~11)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图4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9~11题。
图4
9.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1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 )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1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 )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试题分析】本组三个题目的设问具有非常强的逻辑关系。要求考生必须从宏观上把握河床剖面的动态变化与不同河段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动态地理过程才能正确解答问题。自然状态下的下游河床剖面受径流与潮汐影响,但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后,下游河道发生淤积,为了解决下游河道淤积问题,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阻断潮流泥沙补给,实质上反映了该流域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变过程。
5.创设新情景,纵深化考查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高考对地形的考查出现了一系列新颖的题材和角度,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7题第1小题以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受阻为题材,实质上考查了地形对生物迁移的影响。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6题让考生分析“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这一小尺度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7题则考查了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以及生物数量的影响。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7题则从更微观的尺度强调了垂直自然带内坡向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可以看出,此类高考题的考查呈现出“小切口设问、纵深化考查”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对地理各要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例5】(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37)(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5)。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图5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湿地形成的条件,但部分考生忽略了一般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的前提条件,将扎龙湿地形成的地貌成因简单地理解为“地势低,排水不畅”,实质上,此题的关键得分点在于地势的“平”,而非“低”。考生要准确回答扎龙湿地的地貌特点,必须将“面积广大,积水较浅”的扎龙湿地和堰塞湖雍水成湖的地貌特点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才能得出扎龙湿地“地势平坦、开阔”的正确结论。
二、对地理复习备考的启示
对近几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的分析,可以明确高考对此专题考查的方式和范围,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启示。
1.日常教学中夯实基础,理清知识结构
首先,要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如与地形专题有关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明确其概念内涵使学生能够以精准的语言或图式表达。其次,要重视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以及等高线判读相关技能,日常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试题答案与地理图像之间的联系。最后,在后期复习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建立专题知识体系,如本专题可建构包括主要内外力作用以及相关地貌的地质作用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明晰地质作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2.注重培养学生的时空尺度观
学科素养立意下的高考地理试题要求学生在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理环境特点的基础上,辩证地看待、分析地理问题。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了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试题(如地貌形成和发育过程),然而学生的能力反馈却达不到命题者要求,究其原因是学生将相关地理知识程式化和凝固化,这本质上是缺乏时空尺度观念的表现。如学生仅仅记住了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湿润与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却脱离了地理问题具体时间和空间背景。实质上,现行教材中很多资源,如比例尺的缩放、全球气候变暖的区域差异、内力作用形式所涉及的时间尺度差异问题等,均可以被挖掘来培养学生的时空尺度观,这就要求教师要做有意识的引导者。此外,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还应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形成辩证的思维,如可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不同时空尺度下的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引导学生养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地理问题的思维。
3.加大对地质作用过程的训练力度
地质作用过程类的试题一直是学生的得分瓶颈,多以问答题考查方式呈现,要求学生在明晰时空间背景的基础上,按各种地形、地貌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有因果联系地描述地质作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典型案例,如教材中关于河谷的演变过程、洪积扇、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其形成背景和过程,研习地理术语的使用,帮助学生解决思维障碍。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此类问题,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步:首先,分析地貌所处的位置和地理环境,综合分析其所涉及的地质作用;其次,按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罗列提纲,保证地理过程合乎逻辑;然后,按照因果关系,规范、精细地表达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保证地理过程的完整和连贯。通过上述步骤的引导,多数学生对此类问题的分析过程有了把握,在测试中也取得了较好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