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控中的近地轨道卫星SEL事件分析及操控

2019-04-25徐冰霖王大鹏李会锋张宝辉曹继宏王星宇张国云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年2期
关键词:太阳活动器件粒子

李 强,徐冰霖,王大鹏,李会锋,朱 俊,张宝辉,曹继宏,王星宇,张国云,祝 彦,习 斌,张 闪

(1. 航天器在轨故障诊断与维修重点实验室;2.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西安 710043)

0 引言

低地球轨道卫星在轨运行中,几乎都会面临空间环境[1-2]特别是内辐射带影响。空间带电粒子辐射在微电子器件中引起材料电离或产生位移,形成累积辐射效应以及瞬时辐射效应[3-4],后者主要表现为各种不同类型单粒子效应(SEE),例如单粒子翻转(SEU)、单粒子锁定(SEL)、单粒子烧毁(SEB)等。在当前的低轨卫星管理中,由SEU与SEL引起的各种故障和异常的处理与维护最为常见,而累积辐射效应下的器件性能衰退、卫星老化[5]等相关处理与维护工作则在其次。对于SEL的相关研究工作,多集中在SEL发生机理、危害减缓或抑制、地面测试与检验等方面。文献[6]使用器件模拟方法,探究了180 nm体硅工艺下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反相器的SEL敏感性关键因素,发现CMOS电路不同位置的单粒子锁定事件响应差别很大,电路存在锁定敏感区域。文献[7]则开展了90 nm CMOS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的SEU和SEL效应实验,认为P/N阱电势塌陷效应是导致器件出现SEL传播效应的内在物理机制。文献[8]研究了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的SEL敏感性,指出了FinFET的立体结构设计导致其对SEL更加敏感。文献[9]报道了欧洲原子核研究委员会针对商业器件和微纳卫星的SEL测试结果,认为SRAM器件仍然是SEL影响下的关注重点。以上SEL相关研究工作多集中在地面进行,对于在轨验证与应对处理的内容提及较少。虽然大多数研究、测试结果都支持器件发生SEU的概率要比SEL的高,但在某些情形特别是复杂空间环境影响下,会出现单器件SEL频发的现象。与SEU相比较,SEL发生后不仅可能影响器件、插板、系统等的稳定运行,其产生的大电流与升温还常常带来次生影响(在器件延寿、降级、老化等特殊应用场合,次生影响有时可能更为严重,极端时甚至可能导致任务失败)。因此,器件发生SEL后带来的危害程度往往高于SEU发生后的情形,在测控中需要重点关注。在当前大数量卫星集中监控下,做好SEL频发卫星的管理与维护始终是测控工程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以某卫星在轨测控为例,分析其频发SEL事件的时空特征,讨论应对措施,以期提升卫星长期管理水平。

1 轨道环境与器件SEL电流、温度

某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665 km(近圆轨道),降交点地方时在06:30 AM附近,设计寿命为1年(截至2018年9月,已超期服役4年多),采用三轴稳定、零动量控制方式。卫星入轨以来的轨道高度、倾角、光照角(这里将其定义为地–日矢量与太阳电池阵法线的夹角)、降交点地方时(LTDN)变化如图1所示,其中横坐标为约简儒略日(MJD)。

图1 某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参数变化Fig. 1 Variations of orbital parameters of an SSO satellite

由图1可见,卫星在轨期间未进行过轨道控制,半长轴在大气阻尼[10-11]作用下缓慢衰减近3.12 km,平均衰减率略高于1.88 m/d;在早期约1.5年时间里,轨道衰减相对较快,共衰减约1.92 km,平均衰减率约3.60 m/d;后期衰减明显降速,共衰减约1.20 km,平均衰减率约1.07 m/d。低轨卫星轨道高度变化受到太阳活动调制相对明显[10]:在太阳活动高年,轨道衰减相对剧烈;而在太阳活动低年,轨道衰减则相对缓慢。

倾角变化主要受到太阳摄动影响,具有年周期变化规律。从极值变化来看,倾角一直呈振荡减小趋势,但目前可能已经接近谷底,后期可能开始振荡上升。

光照角同样有年周期变化规律。从极值变化可知,光照角缓慢下降段已经结束,正在逐渐变大过程之中。尽管如此,卫星在轨期间,光照角整体上变化较小,这样也有利于晨昏轨道卫星良好光照与光能输入的保持。

降交点地方时变化也有年周期规律,入轨早期的初值接近07:00 AM,随后一直振荡变小,现在已经下行至06:00 AM附近;后续可能还会进一步朝05:00 AM方向减小至谷底,然后再缓慢回升。相关轨道摄动分析可参见文献[12-13]。

卫星在轨期间,有一例行维护工作。卫星某器件因为SEL效应影响,其工作电流与温度经常超出正常范围,如图2所示(图中横坐标为积秒,以任一日零点为起点累积计时,至次日零点结束,单位为s)。

图2 某器件发生SEL期间电流与温度变化Fig. 2 Current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of a certain device during SELs

遥测显示,器件电流正常值约为0.21 A,出现异常后,电流上升至0.59 A左右,增加约2倍;器件温度逐渐上升,最高值在80 ℃附近,相对于正常在轨温度(40~50 ℃)升幅超过30 ℃。较大幅度的电流突然跃升与温度升高基本与器件SEL效应下的特征相符合,可以判断该异常为SEL效应导致。此外,升温与降温的时间相对于电流而言,都要长一些;电流跃变时间很短(基本小于1 s),遥测采样难以监测其过程;而温度升、降的时长一般在1800 s以上,但与SEL事件出现时长以及处理时机也有关系:SEL事件的时长越短、处理越快,则温变时长越短。

2 SEL事件分析

2.1 SEL 事件的星下点分布统计

根据电流出现跃变的时间和轨道根数[3],可以计算得到SEL效应发生时刻对应的卫星星下点。通过统计得到某卫星在轨以来的SEL事件星下点分布如图3所示。图中等值线为665 km高度处的地磁场强度,nT。

图3 某卫星SEL事件星下点分布Fig. 3 Sub-satellite points related with SELs on the geomagnetic contour map

由图3可见,SEL事件的星下点数据共有236个,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南大西洋区域发生次数最多、最密集,这一区域也经常被称之为南大西洋异常(South Atlantic Anomaly, SAA)区域[14],共发生120起;发生在南、北两极区域的SEL次数次之,共78起;其他区域的相对较少,分布也稀疏,共38起;三者之间的比例大致为3∶2∶1。

显然,SEL事件的空域分布与地磁场的分布有关联。因为磁轴与地轴不重合,地磁场的空间分布不对称,在SAA区域的分布相对较弱。在SAA区域的高能粒子相对较多,成为航天器单粒子事件的多发区域。

文献[15]给出了早期美国航天飞机SEU事件的星下点分布图,文献[3]则给出了最近的国际空间站的SEU事件数据。应该指出,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因为轨道倾角的关系,其SEU事件星下点分布不涉及高纬度的极地区域,而图3包括极地区域。尽管如此,单粒子事件星下点分布在SAA区域最为密集这一特征相同。另外,文献[3, 15]给出的是SEU数据,图3给出的是SEL数据,样本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比例存在明显差别。

一般认为,在SAA区域的单粒子事件主要由地球辐射带高能质子作用产生;而极地区域由于极冠吸收[16]原因,各种高能粒子聚集较多,使得这一区域也成为单粒子事件的重灾区(极区主要是由于地磁截止刚度较低,能量较低的太阳宇宙射线和银河宇宙射线也可进入这个区域);而其他区域,一般认为是银河宇宙射线[17](GCR)作用导致单粒子事件发生。关于空间环境单粒子效应作用机理,还可参见文献[3, 17]。文献[3]同时也指出,低轨道空间的SEU与SEL事件多为空间高能质子所致。

2.2 SEL 事件的时间分布统计

统计SEL事件的发生时刻分布,数据起止时刻对应MJD值为4975与6735。卫星的平均SEL事件发生率略高于0.134 d-1。比较而言,卫星在轨前期的事件相对稀疏,其中尤以MJD值5250和5750前后最为明显;而后期则相对密集,其情形在MJD值6150和6550附近相对较多。为便于叙述,后续在讨论卫星在轨前期与后期时,以MJD值5850为界。前期共发生了SEL事件90起,发生率不足0.103 d-1;后期共发生SEL事件146起,发生率约为0.165 d-1,后期的发生率比前期的高约60%。

图4为相邻SEL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这里将第1起SEL事件的时间间隔定义为0。可以看出,间隔极大值为35.514 d,极小值为0.174 d(不考虑第1个数值0)。可以看出,低值的时间间隔在后期相对密集。

图4 SEL事件时间间隔Fig. 4 SEL event time interval

采用动态计算方法(即累计数据值除以累计数据点数)得到SEL事件平均的时间间隔曲线(见图5),极大值为10 d,发生在前期;极小值为2 d(不考虑第1个数值0),也发生在前期(第2个数值)。极小值发生在前期的原因是此时数据样本太小。实际上,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前期平均值相对较大,后期相对较小。

图5 SEL事件平均时间间隔Fig. 5 Average time interval of SEL events

图6为SEL事件月统计数据:极大值为8,共有2个月份,均在后期出现;极小值为1,共计4个月份,均在前期出现;前期月均发生3次,后期月均发生接近5次(4.867次)。

图6 SEL事件逐月统计Fig. 6 Monthly statistics of SELs

图7所示为表征太阳活动的F10.7曲线[18]。显然,前期太阳活动相对较强,后期则相对较弱或者平静。与图4~图6对比(卫星在轨前期发生的SEL事件相对较多,后期相对较少),SEL事件发生频度与太阳活动强弱呈负相关特性[19]:太阳活动强,事件频度低;太阳活动弱,事件频度高。

图7 太阳F10.7曲线Fig. 7 Solar F10.7 curve

此外,地面的中子监测数据也可用来表征宇宙射线变化[20-21],其变化规律大致与F10.7呈负相关。可以推测,中子监测曲线在高位时SEL事件发生较多,而在低位时SEL事件发生相对较少,即SEL事件发生频度与中子监测曲线呈正相关特性。

图8为SEL事件累月统计数据结果,图8(a)为总量数据、图8(b)为均值数据:前者是按照不同月份分别统计得到,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平均。例如,图6中的1月份共出现5次,对应的SEL事件次数为 2、6、6、4、7,则总量为 25 次,对应均值为每月发生5次。图8数据表明,总量极大值为31次(发生在12月份),极小值为9次(发生在7月份);均值极大值为每月6.2次(发生在12月份),极小值为每月2.25次(发生在7月份)。

图8 SEL事件累月统计数据Fig. 8 Cumulative monthly statistics of SELs

显然,12月份可看成是SEL事件高发期,而7月份则为低发期。或因12月前后,地球处在近日点附近,卫星距离太阳相对较近,太阳活动作用明显,故SEL事件多发;而在7月前后,地球处在远日点,则反之。但是,近日点与远日点在周日运动中的时期相对较短,属于年周内的短时段。而图4~图6的统计数据则是在年周期之上的分析结果,与远、近点分析有所不同。

综合图4~图8的统计数据,可以认为:从长期来看,宇宙射线对SEL事件有重要影响;从短期来看,太阳活动对SEL也有重要影响。二者间的关系类似于图1中的倾角、LTDN的变化规律所示:既有短期的年周期变化,又有长期变化(这在图6中其实已有一定程度展示)。

相比较而言,长期性影响处于主要地位,即宇宙射线影响更大。但是,宇宙射线影响大的原因实际上是太阳活动相对减弱导致(参见图6~图7)。因此,从根本上来说,SEL事件发生频度受太阳活动调制。

从传统的季节划分来看,SEL事件在各季节的统计数据如图9所示。统计的极大值为20,发生在2017年夏季;极小值为6,发生在2014年秋季;平均每个季节发生次数约为11.24。可以看出,在季节统计上,夏季的SEL事件相对较多。这与图8中的数据似乎有一些抵触。实际上,如果按照近日点、远日点为参考进行季节划分,即3月—5月为春季、6月—8月为夏季、9月—11月为秋季,余下的为冬季,可得到不同的统计结果。以上划分的考虑主要以远日点、近日点所在月份(7月与1月)为参考。

图9 SEL事件季节统计数据Fig. 9 Quarterly statistics of SELs

参考图8的月份平均数据,这里将传统季节划分、至点季节划分(按照习惯,这里将远日点、近日点仍称为至点,但实际上不是一回事)下的月均数据累加后进行比较,如图10所示。可以看出,传统季节划分下,极大值为13.2,发生在春季;极小值为9.45,发生在秋季。这样,春、秋两季成为峰、谷标志季。而且,各季节之间的数值差别并不明显,最大差值为3.75。而在至点季节划分下,极大值为14.8,发生在冬季;极小值为8.25,发生在夏季。显然,冬、夏两季成为峰、谷标志。而且,季节之间的差别更加明显,最大差值为6.55(约为传统季节划分的1.75倍)。

图10 SEL事件季节统计数据平均Fig. 10 Averaged quarterly statistics of SELs

显然,至点划分季节下的结果与图8的结果及分析更相符一些,这也说明在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也慢一些),太阳辐射对于SEL事件的影响可能更加明显。另外,春季的SEL事件也比较多(仅次于冬季),说明太阳辐射影响可能有延迟性或者积累性;而秋季数据处于第3位且与春季数据差值(3.4次)相对明显,表明器件在SEL效应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逆退火特性。

图11为 SEL事件年统计结果,2013年—2018年的 SEL 事件次数为 19、34、37、60、60、26。因为头尾2个年份中所包含的月份并不完整,在这里只考虑比较2014年—2017年的数据:前2年发生较少,一共71次,年均为35.5次;后2年相对较多,共120次,年均60次;后者比前者高约69%。这一结果与图7的F10.7曲线呈负相关,再次说明SEL事件发生的长期特性受到宇宙射线影响。

图11 SEL事件年统计数据Fig. 11 Annual statistics of SELs

3 遥控作业设计及处理

针对SEL事件影响,测控中需要给出快速、有效的处理措施,主要采用遥控作业运行的自动操控来实现。文献[22-23]利用航天器控制语言设计了遥控操作平台与作业操作模式,可实现对航天器的透明控制;文献[24]抽象出一种航天器控制高级语言并应用于上行操控,可实现遥控任务过程自动化;文献[25]将模块化设计应用于遥控作业编写,可提高作业生成效率。本文同样采用模块化设计进行遥控作业编写,分为SEL事件识别与处理2个模块。

参考图2中的电流与温度数据,采用中值法进行事件判读与识别;同时考虑到温度遥测数据的更新周期相对较长,主要采用电流数据进行判别:当电流大于0.40 A时,即认为器件发生SEL事件有效1次;连续采集10次,如果出现3次或者3次以上有效,则确认SEL事件发生,作业转入处理模块。在作业处理模块中,主要是进行器件断电、加电操控;完毕后,自动退出模块,进行其他测控事件处理。

4 操控检验

以2018年8月的后5次SEL事件处理为例,表1给出了遥控作业的处理时长以及器件对应电流变化:识别模块的平均工作时长为62.0 s,均方差约为1.6 s;操控时长平均为68.0 s,均方差约为0.7 s;控前电流均值为0.60 A,均方差在mA量级;控后电流均值为0.20 A,均方差也在mA量级。

表1 SEL 事件操控统计Table 1 Operation statistics of SELs

整个SEL事件自动处理过程耗时平均在130 s,以有效的测控窗口时长(参见图1的半长轴)为8 min计,SEL事件操控占用率为27%,比例稍大,但并未对其他测控事件造成影响。后续如果需要改进,可考虑“5取2”规则进行电流遥测数据的判读与识别,以适当压缩判别时间。

图12为表1中最后一组操控对应的电流与温度遥测数据。显然,操控在电流下降沿附近进行。与图2中的数据相比,闩锁电流与工作电流基本保持一致;但是闩锁期间温度出现明显下降,这说明闩锁虽然造成升温,但是具体的温度升幅并不固定,还应视器件工作环境而定,如周围器件工作温度以及季节、光照、老化、热控涂层性能下降等变化。

图12 操控中的器件电流与温度遥测数据Fig. 12 Telemetered current and temperature of the device in the operation

后续,随着卫星在轨服役时间增加,空间环境以及老化等因素影响也会加剧,进一步做好SEL事件处理工作特别是其次生影响的防范工作尤为重要。这需要关联其他器件以及参数进行遥测分析、评估,但传统的门限以及规则等遥测诊断方法[26]可能不太适应较为特殊的应用场合,尤其是特殊事件约束下的延寿应用,需进一步考虑其他遥测分析、处理技术,例如动态分析、估计与预测等。

5 结论及建议

对低轨卫星单器件SEL事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SEL事件星下点地域分布特征相当明显,在南大西洋区域发生频率最高,在南、北两极高纬度区域次之,其他区域相对较少,三者间比例大致为 3∶2∶1。

2)SEL事件的发生在时域上具有长期性和年周期性变化规律:长期性表现在太阳活动较强时,宇宙射线对卫星影响减弱,器件的SEL事件相对减少,而当太阳活动较弱时则情况相反;年周期性表现在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时,太阳辐射影响较强,SEL事件相对增多,而在远日点附近时则情形相反;比较而言,长期性影响更大一些;同时,长期性和年周期性变化均受太阳活动调制。

3)采用模块化方式设计遥控作业,进行SEL事件自动操控处理,平均耗时约130 s。

后期工作需结合器件参数例如LET(线性能量传递)阈值与饱和截面、环境探测数据例如“风云”与GOES等气象卫星的高能粒子数据做进一步的理论分析计算,得出更加深入准确的规律,为卫星应对SEL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太阳活动器件粒子
基于荧光材料的有机电致白光发光器件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基于Matlab GUI的云粒子图像回放及特征值提取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一种用于抗体快速分离的嗜硫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120°E 子午链上空电离层响应和应用模式”一般性科技报告
问:超对称是什么?
通用贴片式器件及应用电路(五)电压变换器MAX860及MAX88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