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驱动高校媒体文化育人功能创新
2019-04-24吴钰重
吴钰重
摘 要:通过聚焦高校媒体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创新发展主题,从高校媒体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入手,分析大数据对高校媒体文化育人功能创新带来的新机遇、新空间,提出应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构建高校媒体的“中央厨房”,开创大数据时代高校媒体育人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媒体;文化育人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同时造就了高校数字化、网络化的育人模式。文化育人是高校媒体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海量网络信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影响,需要借助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来创新高校媒体的传播途径、内容制作和宣传模式,实现媒体资源集约化整合、网络化开发和高效化运用,从而占领高校媒体文化育人的新阵地,提升宣传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和育人实效。
高校媒体文化育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1.社会各类网络信息混乱无序,影响着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回归。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生代”“数据原住民”,长期生活在“霸屏”模式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中,无论是BBS论坛,还是微博、微信、直播、短视频等,每天学生们接触的信息多元、混乱,网络上各种外来观念、思潮和随社会变革而出现的多元价值标准,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形态。“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赢得了未来”,面对社会上各类新媒体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快速的技术更新方式,高校媒体如何尽快摆脱长期处于被社会媒体“推着走”的局面,主动占领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努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促使校园媒体生态有序、清朗,实现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回归,已成为高校媒体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2.高校媒体的数据分散、缺乏深度分析,吸引力和教育性不强。校报、新闻网、电视台和广播,被称为校园四大主流传统媒体,这些媒体定位往往过于注重校园内部新闻宣传,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缺乏实质性的“有料”内容,显得乏味死板,而且内容经常交叉重叠,与学生互动较少等,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教导性存在较大改进空间。近年来,绝大多数高校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每天都会产生评论、帖子、留言等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集中反映了师生的思想情況、情感走向和行为动态,但由于各自独立,数据较为分散,缺乏有效的分析手段,往往导致在内容的更新、引导和互动方面,无法及时契合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模式,容易产生沟通盲区。因此,面对高校融媒体中的海量信息,如何通过大数据思维和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集成,快速筛选最有价值的内容,经过分析处理后及时进行分类推送,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形态,成为当下高校利用融媒体开展文化育人的重点内容。
大数据为高校媒体文化育人提供了创新动力
1.大数据创新媒体内容的选题和深度,更具影响力。以往高校媒体的选题往往是单向的、按计划、少数人提前商定的结果,经常会与学生们的实际需求脱节,在内容的吸引力、及时性和影响力方面都会大打折扣。高校融媒体的建设为利用大数据进行内容选题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一方面,利用大数据采集、存储技术将校内外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媒体数据进行集成整合和分布式存储,包括利用文本分析、语义解析、网络爬虫等技术,对大学生们在各种论坛、评论和自媒体中的留言反馈进行深度分析,充分发掘具有正能量并被学生普遍关注的题材和主题,根据学生学校活动规律,提前策划专题,提高高校媒体对时事的反应速度,对群体性活动的引导能力,使选题内容既符合科学性又可以兼顾时代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针对某些选题,通过大数据对社会媒体、兄弟院校以及各类相关自媒体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现从更宽的视角来综合评判选题内容的合理性,实现高校媒体与外部媒体的有机融合。同时,通过大数据全息式监测学生动态,实现动态评价,精准定位需求,动态挖掘对预测学生思想与行为态势有重要价值的标签,对学生进行精细化分类,实现对学生群体规律和个体特征的及时判断与掌握。同时,还可建立学生日常情感和思想波动模型,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加强辅导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2.大数据创新媒体宣传的形式和渠道,更具吸引力。传统的模板化、灌输式传播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高校学生们对信息接收形式的要求。近年来,社会媒体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个性化推送、精准化营销等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欢迎。高校媒体也应因势而变,基于大数据技术按照学生们的专业、年级、性别、爱好等进行分类宣传,同时应用全景拍摄、无人机图像采集、虚拟现实、3D可视化、H5等新技术,形成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个性化推送,打通学校、学院、社团三级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间的数据壁垒,实现单点登录,同时突出传统媒体在专题策划、深度报道上的优势,让传统媒体成为网络媒体热点话题、大众关注度较高事件的加强版和深度版,更好地实现媒体融合和优势互补。
3.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具教导力。高校位于思想领域的前沿,思政育人是高校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大数据时代,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的新特征,需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的波动,改变过去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进行思政育人功能创新。一是应用大数据技术,集成整合高校大学生管理相关系统数据,为学生思想行为研判提供全景式数据分析,充分挖掘和发挥具有积极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作用,通过“圈粉”式的聚合效应,形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教育社区。二是利用大数据和知识图谱等技术,构建汇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智库等的共享知识库,并以此为基础,开创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品牌栏目、品牌活动,赢得广大学生的广泛参与,最终获得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通过以上措施,促使高校思政育人模式由“说教”“灌输”转变为与大学生“自我教育”和“朋辈教育”相结合的更为体现大学生主体性的育人模式,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目标。
基于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加快建设高校媒体“中央厨房”
当前,高校媒体宣传部门正在大力开展“中央厨房”建设,借助“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集约化、多元化内容生产优势,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校园舆论开辟新的途径。大数据思维和技术符合“中央厨房”的建设思路,能够为其创新发展提供良好契机。一是基于大数据技术搭建形成高校媒体“中央厨房”的数据采集和加工中心,对来自各方“中央厨房采集员”收集来的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处理、分析、挖掘,促进原有媒体平台的“优化组合”“有机绑定”,从而搭建形成全方位、一体化的育人新平台;二是运用大数据技术,转变传统媒体传播的方式和渠道,实现个性化的精准传播和预测推送,不断提升媒体宣传科学化水平和育人实效。为此,高校需要在大数据认知提升、大数据平台建设以及大数据分析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综合施策,让大数据成为高校媒体育人改革创新的内驱力,为高校媒体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开创大数据时代高校媒体育人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朱敏,曹杰.基于“互联网+”新媒体育人创新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Z2):16-19.
[2]李佳耀,朱佳樑,莎日娜.高校校园新媒体联合育人的实现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7(27):50-51.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