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浅析
2019-04-24胡云华
胡云华
摘 要:读史使人明智,现今高中历史的教学往往侧重于高考知识点的灌输与强化训练而忽视其史学性和人文性。新的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已对高中历史课程做出了新的定位,高中历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是历史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代替了以往的简单机械的历史知识掌握。”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掌握历史知识,并在建立学生的学科素质和历史熏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关键词:真实性;分析;史学积淀
历史不是过去的事实的完整再现,也并不是史学家的主观意识的集合。历史有其特殊性、复杂性以及客观实在性。历史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管后世如何评价,历史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演变、发展和传承。高中历史教学应当以精准地解读史实概念为首,引导学生正确地把握历史脉络,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框架。并逐渐培养学生科學地分析历史的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能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尤为注重历史的真实性,把历史素养的主要精神融入课堂讲解当中。纠正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随意性,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一、历史教学之真实性
真实是历史学科的精魂,失去了真实性的历史则会成为荼毒人类认知的元首。例如日本私自篡改教科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有意或者恶意曲解历史事实不仅有违社会公德,必将受到社会公众的谴责,而且更是触犯了法律,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背道而驰。在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之初就要给学生树立好保持历史真实性的基本素养的态度,提高学生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防范意识。培养学生科学地对待历史和运用历史的基本能力不仅需要通过教师课堂讲解,正需要学生在课外的对于历史知识和历史分析能力的自我积累。在明晰历史教学的真实性及其重要性后,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在获取历史信息和储存历史知识这两方面为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高中历史的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解读基本的史实概念,引导学生以正确有效的方式把握历史脉络并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历史的特征的能力,以便真正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要尤为注意历史的真实性。
例如这个试题: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C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这个题目从分析题干中的“舆论”“宣传”以及“清政府”“甲午战争”即可联想到中国与日本在当时历史中的国际地位和实力,判断此题考察中国外交能力。根据史实记载判断,建立在对史实的正确解读。清政府在甲午海战中战败,割地赔款损失惨重,足以见清政府的昏庸无能,而C选项与题干涉及的问题主要因素联系最为密切,故可推导出正确答案。
二、历史教学之分析
历史是一门使人明智的学科,这一特点简单体现在:人们通过分析过去的历史现实,分析过去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总结经验并吸取教训以改正和引导人们现在的生活。简言之即为“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教师可以通过历史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对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也有助益。历史是不可能重复的,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以真正地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把握未来。教师在课堂上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之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并开阔思考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角度,最终养成科学地看待历史并运用历史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如何分析历史题目呢?在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于抗日战争的概念问题,在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那么对于是“八年抗战”还是“十四年抗战”这个概念应当如何抉择呢?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那么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要树立一分为二的观念,万事皆无绝对,只看论据以及论证。如果认同“八年抗战”则应举出卢沟桥事变这个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来论证“八年抗战”的观点。如果认同“十四年抗战”则要表明抗日战争分有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大的历史阶段这一史实,论述“十四年抗战”的提法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的关键作用。通过这样的分析,历史学习将会更具开放性和有效性。
三、历史教学之史学积淀
分析历史要基于了解历史,如果学生对历史的演变发展无法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分析问题也便成了无米之炊。历史分有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还有外国历史,其内容之繁杂庞大无法形容,所以,熟悉历史知识、了解历史知识、牢记历史知识的任务则非常厚重,特别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题目难度更是加大。学生需要结合中外史实以及发生时间来进行判断和论述,因此,历史知识的积累和迁移能力变得甚为重要。以下略提三点建议:(1)认真熟读熟记高中历史教材,这是学习历史的根本,将近现代史,和中西方史结合起来记忆,掌握横向和纵向的历史基本框架,以便判断考题中故意设置的考察历史时间的陷阱。(2)看课外史学书籍,看课外史学书可以缓解课堂内容带来的枯燥感和机械感,对于特定人物的感情色彩可以有多个方面的理解,比如汉武帝的功与过。一般史学书上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认知,通过阅读史书即可以愉悦身心,又可以跳出教科书的一家之言的囹圄。(3)观看有关历史的视频,如《大国崛起》《百家讲坛》等有一定真实性的节目视频,开阔历史学习的视野,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文针对历史的教学与学习从以上讲到的历史真实性,对于历史的科学分析法以及历史史学的积累和沉淀等几个方面做了一些简单的论述。历史的学习方法非常之多,需要改善提升的地方也很多,历史教学与学习之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章元善.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科研,2010(8):134.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