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让选修课程更丰满
2019-04-24陈昀
陈昀
摘 要:目前,高中的语文选修课存在着学生接受意愿低、参与度低、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不够高。针对这样的现状,提出了“学生主体参与式”选修课程方案,并且从理论支撑、实践研究、思考总结等方面对此展开研究,旨在构建一种能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选修课生态。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主体参与式
一、研究缘起
自浙江省教育厅2012年6月正式下发《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起,选修课成了浙江各高中课改的重要任务。通过几年时间的实践尝试,我们的选修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已经日臻完善,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新成果的同时也有新问题出现。通过对学校选修课开发与实施过程的调查研究,我们总结发现目前选修课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任务繁重,事与愿违
案例一:为迎接高一年级选修课走班教学,我校某老师自6月份通知下达开始便着手准备选修课程。他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最后选定了“节日文化与诗歌鉴赏”作为选修课主题,紧接着该老师从到图书馆及网络上搜集资料开始,到整理汇编、制作讲义,再到课件制作,每个环节无不亲力亲为,历时一整个暑假终于完成了课程的编汇,待到9月份学生选课,选课数据显示该课程选课总人数只有7人。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后等来的却是鲜有问津,该老师只能深深叹息。
我们观察这个案例可以发现,教师在选修课开发过程中占据着“唯我独尊”的地位,包括选修课主题、课程形式、课程内容、课程评价都是教师“一手包办”,而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他们的主体意愿被忽视了。
同时,由于选修课程的多样化与校本化特性,不同学校间形成的选修课程体系大相径庭,而且多数学校还采用“教师开发—学生选课—班级授课”的模式,导致每位教师都要承担开发一门新的选修课程的任务。
而且由于选修课程开发的过程往往受教师能力与爱好的限制,开发的选修课程未必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造成了教师开发过程艰辛但课程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实可谓“历山涉水寻芳菲”,奈何“花落随水送人家”。
(二)学生博才,无处施展
案例二:2017年入学的马同学,自身条件十分优越——美声九级,精通钢琴演奏,同时对演讲、主持也抱有极高的热情,他活跃于学校多个文艺的角落,同时还参加了学校的广播台。但也正是这样一位同学,逢选修课必睡,他自己也坦言:“提不起兴趣。”
上述现象,究竟是选修课程设置出现了问题,还是学生本身出现了问题?
现阶段中学生普遍“多才多艺”,为更好地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学校也专设了“科技节”与“艺术节”,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从广播播音到文编采集,从会话交流到志愿服务,运用多种方式、从不同层次调动学生的兴趣,呼吁学生全面、多面发展。应该说,学校的这些条件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为我们语文选修课的开展拓宽了渠道。尽管如此,学生的“才能”很少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學生“技多”反而“压身”了。学生的“多才多艺”与课堂本身隔着一重山,落得“英雄无用武之地”。有部分学生正因为不能在课堂中找到“自我的价值”而选择被动听课,选修课听课效率极低,摆着课程不听,只顾自己做必修课程的作业。
(三)教学单一,思维凝滞
案例三:“中国古代文学史”选修课堂:教师坐在讲台前播放着课件,一页一页地翻讲着,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现代诗歌欣赏与写作入门”选修课堂:教师坐在讲台前播放着课件,一页一页地翻讲,所不同的是偶尔会留出时间让学生朗读诗歌,而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态度也不够认真。
上述案例恐怕是普遍现状,课堂教学模式回到了几十年前,既没有课堂生成,也没有学生的互动与思维的激发。
上述种种事实无不在提醒我们:语文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值得引起注意,我们应该思考一种更为有效的办法,助力选修课程教学。
二、理论支撑
基于上述现状,笔者认为我们亟须构设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堂”互为流动的“教”“学”程式,笔者引入“学生主体参与式”理念,欲通过该理念的实践,得到一种新的语文选修课堂景象,促进选修课的开发与实施。
(一)内涵解读
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始终“心中有生”。学生成为一个真实的读者,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把选修课还给选修课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参与,让他们独立发挥,并循着各自不同的路径走进课程,从中发现自我,发现一个新的世界,进而体会到语文的魅力价值。我们的目光更多地注视在“人”上,关注如何让学生表现出对语文学习的敏感,体验到选修课的生命的蓬勃和语文盎然的诗意。总之,学生的知识需求、精神成长,永远是语文选修课教学的根基和原点。
因此,笔者如此界定“学生主体参与式”的基本内涵:在以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为促进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对教学活动进行整体控制和调节的总体方案。
(二)实践意义
“参与式教学”既是一个建立在对象化活动基础上的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主动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又是一个建立在意义活动基础上的以教育主体的理解和活动实践为核心的课程性交往过程。它的使命是,从关注和提升个体的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出发,树立尊重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存在、独特性存在以及个人存在的基本原理,引导个体实现从“个体占有性”存在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把他们培养成为有充分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
这个理念与新课标和“深化课改”的精神是高度统一的,他们都是新的教学思维模式下的新角度探索,把学生作为主体放在第一位,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学生能力为任务,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学生—课堂”交流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选修课堂品质,为进一步课程实践奠定基础。
三、实践研究
依据“学生主体参与式”选修课程理念,我们打算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这一理念做出探究。
(一)选修课程学生主体参与的内容探究
1.主题筹划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语文选修课主题策划方面,可以由选修课参与的主体方——学生来主导。学生在选课后,要确立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主题,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才会发自内心地参与课堂,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在明确兴趣点之后,学生还要分析自身实际,明确自己需要在这一门选修课中获得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根据兴趣爱好并结合自身发展选择需要提升的内容,保证学生在选修课的学习中真正有所获,使其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案例四:我们在开设“播音与主持”这一选修课前,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充分了解。选这门课的学生基本上来自学校的广播台,他们具有较好的普通话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但是他们比较缺乏现场主持的经验以及主持稿撰写经验,而作为学校广播台的成员,他们又需要承担学校各项活动的主持工作,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就需要在相关的选修课中提升自己在主持方面的能力。根据学生的这一诉求,选了该课程的学生一致讨论,最后策划了一学期的两个学习主题:(1)主持稿写作;(2)现场主持艺术。学生确定这些主题后,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性,后期的工作也容易展开。
2.资源搜集
学生一旦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主题后,就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来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体现学生在选修课中的主体性。
案例五:在我校开设的“吴越文化研究”选修课中,经过学生和老师的共同探讨,设定了“吴文化与越文化的比较”这一学习主题。教师事先布置学生通过周末的时间回家搜集相关的资料,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很高。回到选修课堂中后,学生带来了他们搜集的各种来自不同媒体及渠道的学习、采访资料。在课堂上,学生整合搜集来的资源,小组合作研究后,生动具体地解决了主题学习任务。
3.教材编写
选修课教材的编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积累,同时对已有的教材进行修改,只有这样,才能编写出适合学生发展实情的教材。因此,在教材编写环节,非常需要学生的力量。
案例六:“课本剧”选修课中,我们的教材需要课本剧改编的成品作为借鉴,于是就将学校课本剧表演大赛中的“最佳改编剧本”选入教材中,这些剧本都由我校学生自己改编而成。同时,还将在学生课本剧表演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三部课本剧的视频资料进行了收集,制作成光盘,作为纸质教材的补充。剧本以及课本剧表演视频的选入,扩充了“课本剧”课程的教辅内容,而且也大大鼓动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一举两得。
(二)“学生主体参与式”选修课程的实施流程
下面我们就结合一些前期的实践成果以及一些初步设想来对这四个阶段进行解读。
1.利用平台,拟定选修课结构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它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等性质,是听、说、读、写、译、编等各方面能力的綜合体。对学生个体而言,他们可以在语文学科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特长的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语文类选修课,有助于推动目前背景下中学生个性化语文素养的提升。
同时,选修课程开发的初衷就在于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设置这一阶段就是想通过适当的平台,掌握目前中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内在诉求,运用调查、问卷等形式掌握学生对语文开设选修课类型的“意愿数据”,进而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配置师资资源。
2017学年第一学期临近结束的时候,我们便对所在的高一、高二年级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点与愿意发展的方向,以及对自我的特长评估。
关于“你关心的语文选修课”的问卷调查(摘选)
(1)与语文相关,你最引以为傲的特长是( )
A.演讲辩论 B.创作译编 C.阅读评论 D.影视欣赏
E.采访编辑 F.播音主持 G.其他
(2)你想发展的语文能力( )<多选>
A.听说能力 B.口头能力 C.文字编辑 D.创作能力
E.其他能力
(3)你最感兴趣的语文话题( )<多选>
A.古文与古诗 B.现代文学(诗歌与小说) C.名人与传记
D.文学美学理论 E.编辑与创作 F.影评广播 G.其他
(4)你觉得语文运用的主要阵地应该在( )
A.知识拓展 B.兴趣特长 C.职业运用 D.其他
……
通过这一张问卷的调查,我们统计了高一高二年级当中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度,掌握了学生感兴趣的语文选修课类型与方向,了解了学生对于语文最渴望的知识与能力,为2017年第二学期开设的语文选修课类型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也指明了教师关于选修课开发课程的方向,避免了“劳而无功”现象。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及时对语文选修课进行“战略调整”,继续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现代诗歌与写作入门”等课程,增补“我的一本课外书”“课本剧的改编与表演”等课程,同时为促进学生在语文方面的整体均衡发展,还开发了“雄辩艺术”“播音与主持”等选修课。整体的开发类型涵盖知识拓展、兴趣特长、职业技能三大类。
笔者认为,只有从学生的意愿与才能出发设置选修课程,才能在学生群中获得最大的共鸣,调动起学生最大的积极性,听学生意见,建合理课程,补不足、促长处,让学生特长在选修课上得以施展,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程中去。
2.减量放权,师生互动定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补充,在课时设置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决定了选修课的任务不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应该是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发展学生某一个方向的素养。
一般选修课一周两课时,一个学期完成一门选修课的学习。有限的学习时间决定了选修课所学习的内容必须要精简,要求学习的内容必须主题明确。那么到底由谁来决定选修课的学习主题呢?在“学生主体式”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决定将选修课学习主题的决定权交给学生。
案例七:以我们开设的“雄辩的艺术”为例,开设“雄辩的艺术”选修课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辩论的认识,运用辩论技巧提升论辩能力,能顺畅抓取信息组织语言,正确表达观点、表述理由。但由于时间限制,课程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对“辩论”有全面细致的“解剖”,于是该课程老师大胆取舍,把定主题权放给了学生,辨析课程要点与难点,划分出“听与述的艺术”“驳与论的艺术”“立与结的艺术”等分题供学生选择,最后又通过学生投票选定了“听与述的艺术”与“驳与论的艺术(选讲)”主题,学生在专题化的选修课当中明确了目标,更专心听讲,积极学习与演练,选修课教学效果明显。
3.合作教学,课堂交流乐融融
语文选修课程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是师生共同努力的合力结果,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其中,相互作用。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与同学多合作多交流,在师生互动中和教师一起去发现、去探究,在交流中运用语文,在互动中积累语文知识、感受语文魅力,在活动中衍生新的知识,透过实际选修课课堂活动进一步将课上所学的内容迁移并运用至实际生活中去,以真正达到语文选修课提升语文素养的最终目的。
4.多元评价,反思提升助教学
评价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程对学生的评价,这部分评价更多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另一部分是学生对教师及对课程的评价,这一部分的评价有利于作为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依据以及教师从评价中吸取经验推动选修课发展进步。
对学生的分数制评价已跟不上新形势下选修课程的脚步,选修课推进开始我们便发现了这一问题。因为选修课的多样化特点,对不同的选修课采取单一的评价制度无法实现有效公平,如“课本剧的改编与表演”选修课,此课本身没有统一的试题或答案,更没有公平的打分标准,而且本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课本资源的理解与再创造,加强语文课堂的活动意识,提升语文阅读兴趣与创作兴趣,在此背景下该课也不必以传统的分数制度进行评价。于是,我们及时改变策略,采取了小组评价制,因为课本剧的改编与创作往往都是采取小组合作制的。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上交的改编作品的好坏给予等级评价。再为组内推选的平时表现最佳或组内贡献最大的优秀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以等级和荣誉相结合,扩大了表扬激励范围,同时也模糊了分数概念,平衡了学生间的获奖差异,激励效果明显。
学生对教师及课程的评价则主要体现在每学期两次的“满意度调查”。学生通过学校出面制作的问卷调查,回答对教师及选修课的满意程度,問题包括课堂形式、教师活动实效、课程整体等满意度。学校整理问卷调查当中的数据并依此考核该课程的教师。教师得到反馈后也可对选修课程做出调整,增、删、改、换选修课内容,以期促进选修课程长足发展。如此评价使“课程—教师—学生”处于活动的状态,能及时调整与改造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脚步。
四、思考总结
经过一系列“学生主体参与式”选修课程的实践,我们对选修课程有了新的认识,选修课不是附庸品,或是学生、家长、教师口中的鸡肋,我们应该用好、用精选修课,让学生作为主体进入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开设过程中来,通过“以生定课”“以学定教”这种逆向的课堂生成模式思考新的选修课开发与实施方式,让选修课成为增加学生知识容量、提升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利器。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困惑,如走班式选修课模式不利于学生之间日常的交流,如评价模式虽然多元但是仍旧难以完全公平,如教师素养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等。希望在日后的实践中能够不断解决这些困惑。
参考文献:
[1]潘冠海.对语文选修课程的再认识[J].语文教学通讯,2009(3A).
[2]张立霞.走向课改深处:语文课改的深度反思[J].语文建设,2009(3).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