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模型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19-04-24曹海渊景改玲
曹海渊 景改玲
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模型有概念模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不论哪种模型只要运用得当,均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谈谈物理模型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物理模型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抽象化,对于诸多的原型要在分析共性后,经简化提炼出这些客观事物的本质,让学生深刻领会后,便可解决一类问题,这对于诸多高频考题特别有用。比如,在生物教学中常有一类题目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有的是线段形式,前半段表示植物处于黑暗条件下,而后半段表示植物处于光照条件下,题目会要求学生计算在光照1小时内植物的总光合速率,而有的题目以实验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如题目给定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小烧杯、集气瓶,要求学生测出这株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不论以哪种形式出现,其原理相同。我们先在集气瓶放置盛有氢氧化钠的小烧杯和植物后,将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导管中液滴移动了a毫米,这便是呼吸速率。而后将集气瓶在光下放置1小时,此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假设1小时内液滴移动了b毫米,这样就测得了净光合速率,我们将净光合速率b和呼吸速率a相加便得出了总光合速率。于是通过实验设计和分析线段的表示法解决了一类问题,这是抽象概括处理问题的方法。二是具体化,比如在教学中对于某些过于抽象的问题、科学概念,假设、理论或动态变化。如果要正确认识其特点,深刻掌握实质。我们便可将其具体化为某一特定的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模型以及DNA的双螺旋模型。这类模型的好处是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清晰地认识抽象微观的事物。所以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就是一个思维和行为相统一的过程。通过对科学模型的研究来推知某些客观事物的性能和规律,借助模型来获取、拓展和深化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方法,就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型方法。
物理模型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小到细胞器,比如线粒体、叶绿体模型,就是借助模型来帮助学生认识其结构,进而理解其功能,从而实现学生理解上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大到生态系统,如教材上让学生动手制作生态瓶,就是充分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性的特点。由此可见,模型在生物教学中应用之广泛,作用之重大。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合理恰当地应用物理模型,对于促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另外,我们在利用现有的物理模型的同时,也可以改造和制作新的模型、模具。比如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有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卵巢和精巢,每个小桶内放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分別代表杂合子F1产生的两种配子,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这表示雌配子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形成合子。需要注意甲乙两个小桶中小球总数可以不相同(原因是精巢中产生的精子数远大于卵巢内产生的卵细胞数),但每个小桶中两种小球的比例一定要为1∶1,对于该实验我们也可以改造设计成新实验,比如可模拟Dd和dd的个体间的杂交实验。模拟时只需将其中一个小桶中的小球换成一种颜色的小球,其他过程相同。也可以模拟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产生配子的过程,如甲桶放置黄白两种数目相等彩球,代表Y,y两种配子,在乙桶中放置黑绿两种数目相等的小球,代表R,r两种配子,分别从甲乙中抓取的小球可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抓取的小球放在一起可模拟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因此只要善于利用和挖掘教材中已有的模型,可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事半功倍。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中涉及的模型远不及这些,限于篇幅,本文在此只作简要的归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物理模型,更好地解决一些生物学实际问题,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构建物理模型正是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过程。但实际问题是复杂多变的,物理模型的构建需要学生同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如何将生物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模型,这是对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检验,也是理科教育的重要任务。用物理模型来描述生命现象,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去认识生命的本质。用构建模型的办法来反映生命活动的规律,则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应突出生物学科的特色,课堂中应多展示物理模型来解释生物学事实,多运用模型方法解决有关生物学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注:本文系甘肃省平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2018]PLG672)《积极践行模型法 构建生物高效课堂》之论文。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