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2019-04-24黄光慧
黄光慧
(恩施州建始县人民医院,湖北 恩施 445300)
卵巢囊肿为妇科常见病,指卵巢内存在囊性肿物。卵巢囊肿多见于20~50岁女性,发病病因与遗传、环境、内分泌等因素相关[1]。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无触痛、可动性腹内包块,若不及时治疗,会引发卵巢肿瘤、不孕等并发症,严重危害女性生殖系统,降低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对卵巢囊肿主要采取手术剥除治疗,本研究将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用于我院卵巢囊肿患者中,旨在观察其手术效果。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时间在2017年1月~2018年7月,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共10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n=51)与B组(n=51)。A组年龄19~53岁,平均(35.46±10.37)岁。B组年龄19~54岁,平均(35.47±10.35)岁。两组资料经比较后,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有比较意义。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经B超、腹腔镜检查、CT等均确诊为卵巢囊肿;患者均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手术耐受性极差者;有手术禁忌症者。
1.3 方法
A组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取膀胱截石位,行气管插管全麻,常规建立人工气腹,将腹压控制在11~13 mmHg左右。手术于脐部入路,置入腹腔镜,对腹腔内情况进行探查,将5 mm、10 mm穿刺套管分别置入下腹左右两侧,对囊肿大小、形态、粘连情况等进行详细观察。对粘连进行分离,采用单极电凝刀将囊肿切开,暴露卵巢皮质,对囊肿行钝性、锐性结合的方式进行剥除,随后电凝止血,对切口行常规缝合处理。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2~3天后拔出,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B组行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应连续硬膜外麻醉,以传统方式行剥除术,采用可吸收线对切口进行缝合,术后操作与A组一致。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差异,比较两组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 18.0,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差异
通过表1可知,A组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B组相比,相对更短,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P<0.05)。
表1 观察两组临床指标差异(±s)
表1 观察两组临床指标差异(±s)
分组 手术时长(min)术中出血量(mL)肛门排气时间(d)住院时间(d)A组(51) 60.23±5.28 74.16±10.37 1.08±0.49 4.32±1.39 B组(51) 74.31±6.39 106.38±13.95 2.43±1.07 7.03±1.52 t 12.130 13.238 8.192 9.396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
观察表2可知,A组并发症率为1.96%,与B组15.69%相比明显更低(P<0.05)。
表2 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n(%)]
3 讨 论
卵巢囊肿为妇科常见病,多见于内分泌旺盛的育龄女性。临床认为,内分泌失调、遗传、妇科炎症、不良生活方式等均会导致卵巢囊肿。对卵巢囊肿若不及时治疗,疾病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导致癌变。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卵巢囊肿有重要意义。
手术剥除为临床治疗卵巢囊肿的有效方法,过往临床常使用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可一定程度缓解病情。马金红[2]研究表示,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出血量多等缺点,术后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恢复,还会增加复发的风险。近年来腹腔镜技术不断进步,已用于临床多种疾病治疗中,并取得较好效果。陈海香[3]认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剥除术用于卵巢囊肿患者治疗中效果更为理想,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创口快速愈合,提升手术效果。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为一种微创技术,对患者创伤较小,通过腹腔镜可对囊肿位置、大小、形态等详细掌握。手术具有可视性,可有效提升手术剥除准确性、安全性,减少对周边组织的损伤,术后不容易出现腹膜粘连等情况,可最大程度保留女性卵巢功能。本次研究中,患者实施腹腔镜剥除术后,其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出血量与并发症减少。提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用于卵巢囊肿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