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4-24陈秀花
陈秀花
(昭觉县人民医院,四川 凉山 616150)
在临床产科当中最常见的而一种情况就是产后出血,也是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该种情况的发生因素主要是软产道裂伤以及子宫乏力等等,这些因素不仅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出现,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互相的关系[1]。宫缩乏力有原发性宫缩乏力和继发性宫缩乏力两种,其产生的病因有精神因素、子宫因素、胎先露不能紧贴宫颈部、药物影响、内分泌失调、妊娠末期雌激素或催产素不足或孕激素过多等。产后出血量较多会严重影响产妇的生命安全,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和预防感染的发生是宫缩乏力引起产生出血的处理原则。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和正确及时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存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数据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0例,该80例患者全部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均签署相关知情文件。
采用随机法将该8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参照组最小年龄23周岁,最大年龄35周岁,年龄均值(29.72±1.13)周岁,最短孕周37周,最长孕周42周,(40.12±0.23)周为患者孕周的均值,其中顺产的患者为21例,剖宫产的额患者为19例;
试验组最小年龄24周岁,最大年龄36周岁,年龄均值(29.74±1.16)周岁,最短孕周38周,最长孕周42周,(40.13±0.24)周为患者孕周的均值,其中顺产的患者为22例,剖宫产的额患者为18例。
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分娩方式、孕周、年龄等基本临床数据均输入SPSS 21.0软件中分析,其结果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①无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②存在手术禁忌症的患者;③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纳入标准:①认知功能健全的患者;②无胎盘导致产后出血因素的患者;③初次分娩的患者。
1.3 方法
参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待患者入院后给予进行全面的检查,经过反复的诊断,对其进行产前评估,给予患者进行全面营养支持。
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方式分为以下几点:其一,护理工作人员需带领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主动与其进行沟通,对可能存在的分娩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情况,另外护理人员需准备好相关应急措施,全面消除患者产前内心焦虑状态。其二,全面观察患者心理状态,根据临床心理学知识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适当播放舒缓心情的音乐,从而全面降低患者负面情绪,另外在整个分娩过程当中,需耐心倾听产妇的自身感受,逐渐降低其心理负担。同时护理工作人员需给予患者贴身护理,对其产妇血压、子宫收缩情况、心率、呼吸等进行全面观察,准备好相应急救措施[2]。其三,生产后全面观察患者宫腔内的积血情况,对其存在的积血量进行实时记录,判断患者宫底的高低,采用临床专业的清积血的设备给予进行处理,如果患者存在子宫下段收缩不良情况,对给予患者而进行适当的按摩,从而全面对其子宫肌纤维的应激收缩性进行改善,全面降低患者产后出血量。
1.4 评价指标
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情况。
1.5 评价标准
产后出血情况包括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产后2小时至24小时平均出血量、产后24小时总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时间等。
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评分标准,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9分以下70分以上为一般满意、69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加一般满意。
1.6 统计学分析
将试验组与参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情况等临床各项数据均输入SPSS 21.0软件中,其中产后出血情况采用t进行检验,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而临床护理满意度采用x2进行检验,以率(%)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 结 果
比较试验组与参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总满意度97.5%高于参照组7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对比分析,试验组患者产后出血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试验组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产后2小时至24小时平均出血量、产后24小时总平均出血量等均少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2。
表1 试验组与参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
表2 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对比分析(±s)
表2 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对比分析(±s)
组别 产后出血时间(h) 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mL) 产后2小时至24小时平均出血量(mL) 产后24小时总平均出血量(mL)试验组(n=40) 2.87±1.46 267.54±67.26 98.26±38.15 287.23±170.12参照组(n=40) 4.32±1.63 365.23±70.23 136.23±46.26 506.23±101.23 t 4.1908 6.3536 4.0049 6.9664 P 0.0001 0.0000 0.0001 0.0000
3 讨 论
导致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就是宫缩乏力,也可因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因素所致,导致该种情况发生主要可以分为三大方面,第一是因产科方面的因素,患者宫腔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以及胎盘早剥等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子宫渗血,对其子宫收缩功能将会造成严重影响;第二是因患者自身的子宫因素,患者子宫肌纤维变形、子宫畸形以及子宫肌瘤等一系列因素从而导致患者子宫出现病变情况,再者,患者产次较多或者是急产,当其肌瘤剔除术后以及剖宫产史较多等,均是导致患者子宫肌壁出现损伤的主要因素。最后则是因为患者羊水过多,或者多胎妊娠以及胎儿巨大等因素,从而大致患者子宫肌纤维伸展出现过度情况,从而导致该种情况。三是药物因素所致,患者在分娩之后,镇静剂的使用剂量过多,或者子宫收缩抑制剂或是麻醉剂等等用量较多,也是导致该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因素[3]。
由于临床产后出血情况极易导致患者发生产后失血性休克状态,对其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危害,临床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全面权利,可全面降低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发生。该种出血主要包括两个时间阶段,一是分娩之后到胎盘娩出的这个阶段,二则是胎盘娩出后的产后2小时至24小时,本次研究主要是对其胎盘娩出后的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在临床不断研究导致出血因素之后,宫缩乏力引发患者大出血的情况,与其产程、胎盘、妊娠高血压、自身情绪、患者体质等具有重要关联,因此临床在护理过程当中需从多方位的角度出发,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全面给予最优质的护理干预,最终改善患者护理结局[4]。在谢长芸研究当中表明[5],给予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临床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全面降低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对其促进患者产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其临床护理满意度也相对较高,由此表明,针对患者给予积极的临床护理干预,加强患者对产后出血情况的认知,可全面改善患者产后情绪,对其宫缩乏力也可全面进行改善,不断降低出血情况,全面提高患者子宫收缩张力,该研究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一致,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给予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者,其临床护理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75%,并且其产后出血时间也短于参照组患者,出血量低于参照组,由此可见,实施该种护理干预措施,可全面改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
综上所述,我院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可全面收缩患者子宫,加强患者子宫收缩,确保患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