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诊断与改进研究

2019-04-24

大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观察点标准高职

曾 妙

高职专业“诊改”须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依据、以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为指南、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为参考、以学校现行制度体系为基础,制定专业建设标准、制度体系、流程体系和专业质量标准。专业质量标准指标体系所含关键要素5 个、子因素19 个、观察点57 个,其等级标准可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和D(不合格)四级,评价模型可采用“定性模型”与“定量模型”两种。专业“诊改”的步骤可分为“方案制定”“数据采集”“质量评价”“问题诊断”“实施改进”五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 号)要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正在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简称“诊改”)。显然,高职院校“诊改”的核心是专业建设质量的“诊改”。本文就此作了较深入研究,得到几点有效的结论,可供高职院校“诊改”时参考。

一、高职专业建设诊断与改进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一)基本原则

1.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依据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过程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根据管理是一个过程的理论,美国的戴明博士将其应用到质量管理中,并总结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PDCA 循环模式。这里,质量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需要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它具有全面性,因此称之为全面质量管理。[1]

2.以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为指南

ISO9000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现代质量管理通用的要求和指南。其要素主要有四点:一是以顾客为中心。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取和理解顾客的要求,通过体系中各个过程的运作满足顾客的要求,并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的测量来获取顾客满意程序的感受,不断提高公司在顾客心中的地位,增强顾客的信心;二是高层深入。从公司顶层制定质量方针和各层次质量目标,最高管理层通过及时获取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判断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绩效,直接参与定期的管理评审,掌握整个质量体系的整体状况,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三是全员参与。明确各层次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相互关系,并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方面明确各类人员的能力要求,让全员参与到整个质量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持活动中,以保证公司各环节的顺利运作;四是持续诊改。通过制度化的数据分析,寻找产生不合格产品的根本原因,通过纠正或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产品产生,从而不断降低公司的不良质量成本,并通过持续改进的活动来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实现公司成本的不断降低和利润的不断增长。

3.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为参考

企业管理模式(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l,简称EMM),是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围绕实现企业特定的目标、资源、信息、知识,开展运营活动的基本框架、规则和方式。[2]其结构要素有经营管理、管理体制、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管理技术、决策制度及领导体制等;其支撑要素有人员素质、企业目标和目标市场、产品技术等。具体模式主要有:(1)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强调企业通过自身行为实现社会责任的价值追求,并以此为动力,实现企业的社会功能;(2)文化管理模式。核心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使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能够将员工从思想上统一起来,形成巨大合力,为实现企业共同目标努力;(3)知识管理模式。知识管理运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手段,把信息与企业活动和员工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知识等资源的共享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4)柔性管理模式。从企业环境出发,强调“人本管理”,变革组织结构。此时,企业管理重点发生变化,由盯住员工、实施负反馈纠偏的外部控制转变为关注员工观念意识、间接影响员工行为的内部控制;(5)信息化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的实施需要有业务流程规范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等必备条件。例如,世界500 强企业海航集团的协同办公平台,集公文流转系统、邮箱、运行网、市场营销平台、海航智能服务指挥系统、C/S 业务应用接入平台于一体,可实现企业决策层及员工一体化管理,是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一个优秀案例。

4.以学校现行制度体系为基础

学校专业教学制度共11 大项,构成了较完整的运行体系:(1)教学计划设计控制程序;(2)教学大纲编制控制程序;(3)理论教学过程控制: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程序,理论教学过程工作规程,含16 项规程;(4)生产实习教学过程控制:生产实习教学计划编制程序,生产实习教学大纲编制程序,生产实习教学过程工作规范,含13 项规程;(5)教学设备、设施管理控制程序,含4 项规程;(6)理论教学测验和职业技能考核控制程序,含3 项规程;(7)学生学籍管理控制程序,含5 项规程;(8)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控制程序;(9)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工作控制程序;(10)学生的毕业和结业管理控制程序;(11)教职工进修与培训控制程序。这些制度已运行多年,比较成熟。只需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就可提升质量和管理效率。

(二)基本思路

本文梳理出专业建设质量“诊改”的基本思路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引制定专业建设标准体系,以标准体系为标准推进专业建设,以过程数据为依据开展专业诊断,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实施专业改进。下面,我们根据基本思路来完成专业“诊改”的全部过程。

二、高职专业建设的质量体系构建

(一)专业建设标准

1.专业建设标准的基本框架

根据ISO9000 质量标准要求,专业建设标准框架选定为4 部分,即基本信息、建设内容和要求、支持性文件、所需记录文档。具体内容为:(1)基本信息,包含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填写时间、核准人;(2)建设内容和要求。建设内容和要求是专业建设标准的核心部分,代表专业建设的基本形态;(3)支持性文件。该文件是支持专业建设的制度体系清单;(4)所需记录文档。该文档是评价专业质量的支撑材料清单。

2.专业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教育部专业建设要求和各省教育厅关于高职特色专业建设基本要求,[3]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改革实际,[4]提炼出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有5 个。对这5 个要素再进行细分,得到19 个子因素。然后,对5 个关键要素提出建设要求:一是专业设置,对该专业设置的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要求;二是专业建设与改革,对理论教学体系与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与改革,专业管理体系建设与改革3 个方面提出要求;三是师资队伍,就师资队伍结构与素质、师资规划与培养、教研与科研水平3 个方面提出要求;四是教学环境,就实验室建设、实训室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4 个方面提出要求;五是人才培养质量,就人文素质、知识水平、职业技能、社会声誉、专业效益、学生发展6 个方面提出要求。另外,将“专业特色”作为专业建设的附加指标,就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创新形成,与本校以及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相比的优势与特色,提出专题报告。

3.支持性文件

此项需列出所有支持专业建设过程的全套制度文件目录,如《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学校“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的原则意见》《学校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意见》《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关于下发“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通知》《教材建设标准》《网络课程建设标准》《学院课堂教学标准》《专业带头人选拔标准》《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等共25 个基本文件。

4.所需记录文档

此项列出专业建设过程中的所有资料目录,如近三年专业年度建设计划、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近三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文件、近三年专业校企合作协议书、近三年专业定单培养协议书、近三年专业年度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汇编、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标准汇编、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标准汇编、专业带头人选拔标准、骨干教师认定标准、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校内实验实训建设资料、校外实习基地情况资料、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资料、近三年专业学生毕业率分析报告、近三年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报告、近三年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报告、近三年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报告等共77 项基本资料。

(二)专业建设制度体系

专业建设标准的5 项关键要素及相对应的19 项子因素,支撑专业建设系统的全部过程,其中每一项的实施必须有相对应的制度文件。据此,可以梳理出专业建设的制度体系。本研究发现,以前我校制定的制度文件系统性严重不足。如师资队伍建设中,缺《专业带头人选拔标准》《骨干教师认定标准》《新进教师准入标准》等;有些制度虽然有,但没有及时更新,如《课堂教学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程试题库建设标准》等。通过整理,制度体系所需要的制度文件共25 个,其中保留原有的文件5 个,需要更新的文件12 个,需要新制定的文件8 个,具体目录从略。将所有这些文件编成《专业建设制度汇编》(编号:Z002ZD/2017),作为专业建设的支撑文件。

(三)专业建设流程体系

制度体系中,各项制度的运行必须有规范流程。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流程、课程开发工作流程、教材选定工作流程、试题库建设工作流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流程、课程实训条件建设工作流程、课堂教学评价工作流程、教师教学质量学生评价流程、课程教学质量考核工作流程等等。将所有流程梳理出来,编成《专业建设流程汇编》(编号:Z003LC/2017),用于规范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并作为专业建设诊断与改进的依据。

(四)专业建设质量标准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是教学“诊改”工作的技术文件,其目的有两个:一是用于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二是用于专业建设的指导,让学校如何去找准专业定位,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环境建设,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专业竞争力。因此,质量标准文件是“诊改”工作中最重要的文件。制定质量标准的程序如下。

1.确定指标体系

在建设标准中,已梳理出了专业的关键要素5 个,子因素19 个。如何对19 个子因素进行考察,需要找出它相应的观察点及相应权重。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出专业建设质量的观察点共57 个,并计算出其权重,具体如表2-1。

表2-1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及权重表

续表

续表

2.确定等级标准

对每个观察点设置等级标准,用于对该观察点的质量测评。等级标准分为4 级: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为了便于表述,只对A、C 两级给出具体描述。例如,二级指标“2.2 实践教学体系与改革”3 个观察点的等级标准见表2-2。未达到A 但优于C 的,定为B 级;不符合C 的,定为D 级。

表2-2 专业建设质量评分标准表

3.确定评价方法

(1)二级指标的等级确定。首先,考察支撑材料,定出观察点的等级;其次,将观察点的等级转换成分数:A 等→95 分,B 等→80 分,C 等→65 分,D 等→50 分;然后,以观察点的分值与二级指标的权数相乘再相加,得到二级指标的分值;最后,将分值转换为相应的等级。转换标准为:A(90≤X≤100),B(70 ≤X <90),C(60 ≤X<70),D(0 ≤X <60)。

例如,若表2-2中3 个观察点的评价结果如表2-3,则“2.2 实践教学体系与改革”得分为

0.3×95+0.3×80+0.4×65=78.5。

所以,指标2.2 属于B 等。

表2-3 指标“2.2 实践教学体系与改革”测评情况表

(2)专业总体评价模型。本文给出专业总体评价的两种模型,即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

模型Ⅰ(定性模型) 以二级指标的等级定专业的总体评价结果。按上面的方法定出19 个二级指标的等级,再按以下标准,定出专业的总体评价结果:

优秀(A ≥15,C ≤3,D=0);良好(A+B ≥15,A ≥8,D ≤1);合格(D ≤4);不合格(未达到合格标准)。

模型Ⅱ(定量模型) 以专业评价总分定专业的总体评价结果。将表1中所有观察点的权( ai)乘以对应观察点的等级分值( xi)求和,得到专业的评价总分值T,由此定出专业的总体评价结果。计算公式为

(3)专业特色评价。提供专业特色的专项报告,评价小组根据报告对专业特色进行专项评议打分,满分为100 分。

三、高职专业建设诊断与改进的实施

(一)专业诊断

1.方案制定

专业“诊改”由学校质量管理办公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每年可对学校约三分之一的专业实施诊改,所有专业三年内必须“诊改”一次,以实现螺旋上升式“诊改”与质量提升目标。

2.数据采集

将专业建设标准(编号:Z001JB/2017)的5 个一级指标、19 个二级指标、57 个观察点作为栏目字段,建立专业“诊改”网络平台。观察点列出的每项工作完成后,由相关责任人将数据输入平台,并将记录文档作为附件上传到相应栏目作为佐证材料。

3.质量评价

首先,专业负责人根据专业建设标准(编号:Z001JB/2017)列出的所有记录文档汇总各观察点采集的“诊断”数据,对照质量标准(编号:Z004ZB/2017)逐项对各观察点进行自评定级;然后,学校质量保证办公室组织专家小组对专业自评情况进行审核性评价,得到专业建设的质量等级。例如,我们对某校的国际商务专业群进行了模拟诊断,结果如表3-1。

表3-1 某校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结果表

可以看出,两种模型的评价结果不一定相同。定性模型经过等级与评分值转换,高分被缩减,低分被放大,自然会损失掉某些数量信息。因此,可能模型Ⅱ更精确一些。但模型Ⅰ在诊断时需要参考,故建议同时结合两种模型进行评价较好。

4.问题诊断

根据专业建设质量评价结果表(如表3-1),对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首先,分析等级为D 的二级指标。如表3-1中的国际商务专业有4 项二级指标评为D等,分别是“1.3 人才培养模式”“2.2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改革”“3.2 师资规划与培养”“4.3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其次,抓主要矛盾。虽然这4 项指标等级都是D,但是它们的量级是不同的。将它们所对应的观察点的权数相加,可得这4 项指标在专业建设质量中占的权重分别是4%、7.4%、7.4%、7.5%。这说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该专业建设中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再就是解决“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改革”及“师资规划与培养”问题。据此,我们就可以写出较科学的诊断与改进报告。

(二)专业改进

根据上面的专业诊断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制定出三年专业建设改进实施方案,扎扎实实推进整改。通过三年提质建设,进入下一次诊断与改进螺旋。这种不断“诊改”,专业建设质量和效率将始终处在不断提升之中,从而实现学校内涵建设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只有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指导下,将现代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和高职院校现行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制定出切合高职特色的专业建设标准、制度体系、工作流程和专业质量标准,并依此来制定专业“诊改”方案、建立专业“诊改”数据采集网络平台,开展专业质量评价与诊断,不断实施专业改进工作,就可以扎实推进高职专业建设质量工程。

注释:

[1]祝晓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应用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7):118-119.

[2]裴文晶.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8).

[3]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方案》的通知[Z].湘教通〔2014〕176 .

[4]蒋买勇,唐姗.基于内部质量保证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诊断与改进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9):11-12.

猜你喜欢

观察点标准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政治标准是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
忠诚的标准
清明节期间全国祭扫民众达1338.7万人次
优秀作品的标准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
博士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