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困境及破局
2019-04-24杜云英
杜云英
经济转型升级、人才结构失调等要求高等教育进行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提升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匹配度、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逐步突破职业教育领域,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进而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的整体制度安排。问卷调查发现,教师服务能力不足、企业积极性难以调动、评价和激励措施匮乏是阻碍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最主要困难。该研究通过访谈等方式,对这些困难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以提升教师科研与服务能力为核心的相关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而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产业需求,人才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德国、瑞士、瑞典和芬兰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缩小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鸿沟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思想主要局限于职业教育领域,直到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才使产教融合办学思想在本科层次高校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提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往往有“校热企冷” “广度不够、深度不足,持续性差”等结论,那么地方本科高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哪些优势,又存在哪些困难?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地方本科高校开展产教融合的优势
国家层面文件在高等教育领域提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时间不长,本科高校起步较晚,但与职业教育相比拥有自身的优势。
一是学校层次比高职专科院校高,生源质量更好。初始校企合作主要集中于职业教育领域,近年本科高校开始向企业发出合作信号,企业往往更愿意与本科院校合作。一位本科院校的负责人说:“一方面,企业与本科学校尤其是知名高校合作,提升了企业的声誉,另一方面,企业愿意与学校协作育人,主要也是为了培养自身需要的员工,相对来说,本科生源质量更好,学习能力更强”。
二是本科高校教师学历水平较高,科研能力更强。学历是衡量教师理论水平和科研工作基础的重要指标,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基本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拥有比较扎实的科研工作基础。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2017年,在65 所产教融合工程高校中,有52 所高校专任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达70%以上,其中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厦门理工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和南阳理工学院等高校已经达到90%以上,一些高校的博士学历也远超全国普通高校平均水平,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分别达到58.6%和52.7%,一些老牌的本科高校教师学历水平更高。学历水平较高,科研能力更强,使得本科高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了更好的基础。例如,浙江万里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依托科研与项目服务(项目可行性分析规划、项目策划、故障诊断、会展监理、志愿者等),发挥理论研究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推动校、政、企由被动合作转向主动合作,成功为世博会、G20、中东欧、互联网大会等提供服务,成为国内唯一一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二、地方本科高校开展产教融合的困境
2018年7月,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在产教融合中面临的最大困难”这一问题,我们在教育部组织的地方高校转型培训会上对78 名地方本科高校校长[1]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服务行业企业能力不足位列第一(65.4%),其次是难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48.7%),再次是缺乏评价与激励政策(44.9%)。
(一)教师的服务能力不足
产教融合的本质是行业企业与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共同培养人才、开展科研合作,达到共赢目的。在这个网络中,教师是最核心、最关键的联结点,直接关系到产教融合的广度、深度和可持续性。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与惯常的将产教融合困难归结于“企业积极性不足”不同,校长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教师的服务能力才是产教融合顺利进行的最大掣肘。教师的服务能力主要通过指导行业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改进等方面体现出来,因而获得横向课题经费的能力是其服务能力的最直观证明。有高校产教融合工作处的负责人说道,“企业非常讲求项目能够带来的实际效益,不像纵向项目发几篇论文就可以结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校创新能力调查”项目对1.4 万余名本科高校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近3年地方高校33.6%的教师承担了横向课题,人均合同金额47.4 万元,中央所属高校44.7%的教师承担了横向项目,人均合同金额76.6 万元。[2]这一数据表明,有地方本科高校仍有超过65%的教师未能承担横向项目,与中央所属高校存在较大的差距。
调研中发现,教师服务行业企业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马太效应”,服务能力越强的教师与企业合作就越多,从而更加了解行业企业最新发展需求,更加迅速地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而服务能力不强的教师则反之,导致产教融合的积极性更低。推动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是高校提升专任教师实践能力的惯常做法,多所学校出台规定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一定时限的行业、企业实践经历。例如,吉林化工学院规定“5年内教师应至少有半年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历,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期间至少应完成一项预期成果,包括撰写一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完成一项工艺设计、完成一项专业作品、取得一项专业技能证书、签订技术服务或技术转让项目合同等”。这样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然而,也有学校反映:“规定很容易,但实际效果很难监测。我们学校也要求教师到行业、企业锻炼,报名率挺高,我们挺高兴,结果我们无意中听到有教师说‘干嘛不报名啊,不用承担教学任务,去企业也不用考勤,还有补助’,于是我们运用手机定位来监控教师在岗情况,但实际上仍有的教师把手机放在那,人还是不在岗。”在教师访谈中,一些教师谈了自身的想法,“去企业挂职,自己也不是很精通那一块,人家也不让你接触核心业务,感觉没意思”,也佐证了教师的科研与服务能力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与高职专科教师相比,本科高校教师的行业、企业经历还相对不足。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地方本科高校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任教师比例、拥有1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的教师比例、赴行业企业锻炼1 个月以上的专任教师比例都远远不如高职专科院校。
表2-1 2016年各类高校教师队伍拥有实践经验状况
(二)企业积极性难以调动
企业天然具有逐利性,与学校的目标不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必须找到恰当的合作点。经过访谈和实地调研,课题组发现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类型有四种:第一种是部分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员工,从而希望提前介入学生培养过程,与学校合作培养所需人才,如订单班、部分现代学徒制等;第二种是与教育存在密切联系的企业,如教育装备公司,公司希望将设备推广到更多的学校,让学生习惯于用他们的产品,提升产品粘性,同时希望在学校使用设备的过程中,与学校教师共同研究,进一步改进设备,从而选择与学校合作;第三种是希望运用学校的土地、水电优惠等政策,与学校共建研究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等;第四种是纯粹的科研项目合作,企业委托学校研发产品、改进技术等。
一般而言,以上四种类型的合作仅能覆盖部分学校或学校举办的部分专业,缺乏广泛推广的基础。当前,我国又缺乏企业参与办学的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企业积极性普遍不足。
(三)评价与激励政策匮乏
调研中发现,国家政策强调不足、评估指标导向不强、缺乏激励政策成为阻碍高等教育领域开展产教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因素。
高等教育领域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时间并不长,尚未成为地方本科高校的共识。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将产教融合延伸到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整个教育体系,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的整体制度安排。[3]这一政策文件给地方本科高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坚实的依据。有学校反映:“国务院的这个文件非常深入全面,指出各层次教育都需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只是具体内容和合作深度有所区别。但是十九大报告和国家领导人近期讲话中又仅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强调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这让一些教师产生了动摇,认为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就是往职业教育发展,是自降身份。”
评价指标是学校办学的风向标,其导向性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方向。多个省份开展了高校分类评价的尝试,例如有的省将高校分为学术研究型高校、应用研究型高校、应用技术型高校和应用技能型高校,也有的省将高校分为博士点高校、硕士点高校、一般本科高校和高职专科院校。分类评价的本意是推动高校分类型、特色化发展,但有的学校反映:“我们的产教融合进展不错,也觉得这是正确的办学方向,世界名校例如斯坦福等无一不是产教融合进行得特别好的学校,但我们现在不敢提应用型高校了,对产教融合也开始犹豫,因为我们还想申博士点,但博士点高校评估中完全不涉及产教融合,使得许多老师认为搞产教融合就是往高职、低水平本科方向走。评估指标中哪怕赋予产教融合一点点分,那我们的信心就会大增。”
学校的教师则认为产教融合缺乏激励措施,影响了积极性。例如,有教师谈到“产教融合很重要,但是在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审中没有体现,我时常去企业探望正在实习的学生,完全是凭着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良心”。地方本科高校中定位于应用型的高校校长的调查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点:校长们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职称评聘最重要的指标应该是指导学生获得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奖项、行业企业科研项目数量与金额和课程教学评价结果,但当前实际操作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得教学成果奖和拥有纵向科研项目数量与金额。这与国外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评价方式截然不同,例如英国博尔顿大学在评价教师的研究成果时主要是衡量其与学校ITRI 的贡献度,而非学术论文的篇数或者是否国际、国内核心期刊,从而引导教师将重心转移到教学以及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关注学生就业、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以及为社会服务。[4]
表2-2 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职称评聘指标的校长问卷调查结果
三、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困境的破局
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面临的困难既有教师因素,也有企业因素,还有制度因素,但实际上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提升教师科研与服务能力能有效提升企业积极性,评价与激励制度的改进可以推动教师能力提升。因此,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困境的破局,必须以提升教师科研与服务能力为突破口,改进相关支撑制度与措施。
(一)提升教师科研与服务能力
提升教师科研与服务能力,是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关键。提升教师科研与服务能力主要从学历水平和实践能力两方面进行提升。
继续提升教师的学历水平。本科高校专任教师招聘以博士学位为主,这不仅是我国高校的做法,也是国外国高校共同的趋势。拥有一支学历水平较高的教师,是地方本科高校承担应用型科研任务,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基础。同时,承担应用型科研任务,又可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学历水平提升较快,但与德国、瑞典、芬兰等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应用科技大学相比,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学历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例如,2008年,台湾科技大学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38.3%,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53.8%,合计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92.1% 。[5]与学术型高校不同,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的学历提升方向应该是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即以培养应用型科研能力为主的相关能力。当前我国应加快建设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为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条件,同时,学校需要从经费支持、时间保障等方面,更好地支持教师获取专业学位。
着重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建设。一是学校招聘中增加拥有行业、企业经验人员比例。德国《高等教育总法》中规定应用科技大学的教授不仅拥有博士学位,还需要至少从事过为期5年的职业实践,其中至少3年是在学校范围外完成,并在有关应用或开发科学知识和方法上取得特殊成就。在教授的实际招聘中,德国应用技术大学除了要求应聘者有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以外,—般还要求这5年中至少要有两年以上担任部门经理及以上职位的经历,具备与企业界联系的能力已成为大多数应用技术大学招聘教授的标准之一。[6]目前,我国高校招聘中,学历基本以博士为主,但主要是应届毕业生和其他高校教师,拥有学校范围外的行业、企业经验人员较少。政府划拨行业、企业人才引进专项经费,支持高校引进行业、企业高端人才。二是加大专任教师行业、企业实践力度。加强政策法规支撑,借鉴教育部会同国务院国资委等6 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要求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 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在国家层面发布地方本科高校教师行业企业实践的相关规定,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企业教师培训基地建设,采用购买服务的形式支持教师实践锻炼。
(二)改进评价与激励制度
评价与激励制度的改进既包括国家、省层面宏观政策的改进,也包括学校内部微观制度的改进。
一是在国家政策和领导人讲话中继续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局限于职业教育领域,而应当是所有层次的教育都应该开展的工作,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共识。
二是加强高校评估指标的导向性。无论是“学术型、应用型”这样的分类,还是“博士点高校、硕士点高校、普通本科高校、高职专科院校”这样的分类,均在具体指标中赋予产教融合一定的权重,可在具体内容和权重系数上有所区别。
三是改进职称评聘、绩效评价制度。对教师进行分类,运用高校职务评聘自主权,对教师进行分类评价,在学术委员会、绩效评价小组中增加拥有丰富行业、企业工作经验的评委,改革教师的职称评审考核制度,由传统高校的重论文、重科研转向重实践,重应用成果的转化,综合考虑教师的学术性和实践性,把是否拥有学历和职业资质证书,参与企业轮训的情况、提供技术服务的质量等实践经历纳入教师职称评审的条件,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师职称评审中的权重,加大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时间和经费支持、绩效激励力度。当前我国一些省市已经提出了相关的理念,如海南省提出“评聘从主要以发表论文、著作和承担科研项目的数量、质量等条件为主,转变到同时以取得专利、图纸、配方、诀窍、物质产品和设施,以及与企业、社会机构共同承担项目的数量、质量等条件多维度评审”,云南省提出“改革学校和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建立以技术成果突破性、带动性、成果转化情况和社会服务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健全由市场和用户广泛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未来需要进一步落地。
(三)通过补贴、税收等制度提升企业积极性
针对参与学校教育的企业,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制定明确的规定,可以发放财政补贴,明确补贴是发放到企业、高校还是学生个人,明确补贴的途径和方式,使政策可操作、能落地。对于企业的税费减免,还可以借鉴或参照企业捐赠的税费抵扣政策,使企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各种费用支出,有合理回报的渠道,得到尊重和认可。
注释:
[1]这78 所高校均为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工程资助的百所高校,发改委支持每所高校1 亿元建设产教融合基地、中心。
[2]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承担的科技部委托项目“高校创新能力调查、监测与评价”。
[3]陈锋.深化产教融合的文件释放了什么信号[N].中国青年报,2018-1-29(10).
[4]杨琼.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以英国博尔顿大学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7,(7):58-63.
[5]李梦卿.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制度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36.
[6]龙飞.德国应用技术大学(FH)对我国新建本科高校转型的启示[D].重庆:西南大学,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