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透明度影响团队任务绩效:以企业社会化媒体为例
2019-04-24郑文悦郑大庆樊卫国
王 雨,郑文悦,郑大庆,2,樊卫国
1 上海财经大学 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433 2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3 3 爱荷华大学 Tippie商学院,爱荷华 52242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在线社会化媒体纷至沓来,它们的应用给全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显著的影响。谷歌和海尔认为未来的创新型企业应该摒弃金字塔式、多层级的组织结构,转变成扁平化和网状结构,从而实现创意精英的共创、共享、共治[1]。企业社会化媒体(enterprise social media,ESM)的出现为这一变革带来契机,企业社会化媒体集成了企业各类小型信息管理系统,并把社交化的因素嵌入到任务管理等流程中,是一个与ERP和SCM等量齐观的企业级信息赋能系统[2]。社会化媒体发展如火如荼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倡导的公开透明及其具体表现的诸多特点,包括参与、交流、公开、对话、社区化和连通。在企业管理领域,企业社会化媒体的应用提高了团队任务成员之间的信息透明度,有助于员工之间的协作,促进良性沟通,从而提高企业中的团队任务绩效水平,并最终帮助企业实现良好的业绩。
本研究基于信息透明度理论,给出企业社会化媒体中信息透明度的概念,提出信息可见性和信息可用性两个指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验证企业社会化媒体应用中的信息透明度与团队任务绩效的关系。
1相关研究评述
1.1信息透明度
在组织科学中,透明度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组织角色和社会一致性的研究[3],且已经在多种学科背景下得到检验[4]。具体而言,信息系统领域的学者在商业与消费者关系和数字市场的背景下研究透明度,认为透明度与网络营销[5]、市场信息[6]、在线销售机制和价格[7]等存在关联;财务和金融领域的学者对信息的透明度进行分析,研究金融市场[8]、企业披露[9]、财务透明与社会责任[10]和货币政策决策[11]背景下的透明度;在组织管理领域,透明度可以帮助利益相关者获取准确的信息[4],即信息透明度被视为信息共享的一个关键要素[12]。
不同领域的研究表明,信息透明度是一个可以跨越多个研究背景和领域的概念。一些研究人员将信息透明度视为对信息的感知,可以归因于不同分析层面的信息发送者。比如将信息透明度定义为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充足的信息[8],组织对其员工共享信息的感知质量[13],或者是个人在交流中被告知对方持有某些相关信息时的主观感受[14]。在电子市场中,有学者将信息透明度视为信息可见性和信息可用性[15]。本研究综合这些观点,认为在企业社会化媒体的背景下,信息透明度可以被描述为应用企业社会化媒体网络时,团队内部的信息可见性[16]以及团队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信息可用性[17]。信息可见性体现为允许团队成员通过企业社会化媒体网络了解团队内部其他成员具有什么信息,也就是“谁知道谁和谁知道什么”[18],以使其成员能够调整个人行为[16],从而实现有效的沟通;信息可用性是指共享通常不能共享和难以拥有的信息,一般强调获取信息的异质性,即通过企业社会化媒体网络,可以向平常联系较少的其他成员咨询,获得各种不同于自己的想法和建议[19],或者是向有关的专家学习[20],将传统渠道难以获取的信息变成可以利用的信息,以提升绩效。
1.2企业社会化媒体中的信息透明度
企业社会化媒体是一种在商务环境中使用的社会化媒体,具有社会化网络和社会化媒体的双重特征,它搭建了企业内部组织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渠道,创建了企业与外部公众、客户和供应商交流的新模式[21]。企业社会化媒体突出社交标签、任务管理和文档共享的功能[18],企业中被分配有同一任务的员工在企业社会化媒体上创建工作团队,团队成员针对该任务进行合作,团队与任务的对应关系形成团队任务的概念,并能够测量其绩效水平。
从交流和沟通的角度看,用户在企业社会化媒体上交流的行为和内容能够被观察和记录[22],从而使用户之间的社会化网络呈现一种透明状态[18]。在没有企业社会化媒体之前,用户的行为、知识、偏好和交流网络是隐形的[23],个人和团队关于工作的交流对于其他人而言不可观测[24],而企业应用社会化媒体,使交流的过程变得透明。当企业部分员工因为同一任务而在企业社会化媒体上创建团队时,信息透明度带来了信息可见性和信息可用性两大优势。信息可见性使团队任务成员可以看到团队任务中其他人之间的通信;信息可用性使团队任务成员通过成员之间的联系关联到团队任务外部成员,并获取可用的信息[18]。信息透明度揭示了企业社会化媒体使组织成员的交流活动可观察、可测量,有利于团队任务成员之间更好的沟通。
1.3信息透明度与企业绩效
信息透明度概念的不断丰富,使其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变得多样化。一般来说,已有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关注会计信息透明度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因为要想合理反映企业绩效,加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是最佳选择[25]。一方面,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合理化[26]。另一方面,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越高,企业就能够提供给外部利益相关者足够的信息,企业价值也会相应提高[27];如果企业信息不透明,会影响其会计稳健性,带来股价暴跌风险[28]。②将信息透明度等同于信息披露[29],以信息披露评鉴系统的评价结果作为信息透明度的代理变量,分析信息透明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30]。③通过信息透明度研究企业的非财务绩效,如市场营销[31]、消费者个性化定制参与度[32]、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33]。整体而言,已有研究基本都是从企业整体出发,且研究的不是新型社会化媒体中的信息透明度。
考虑企业社会化媒体应用,大部分学者关注企业社会化媒体应用形成的社会网络、沟通模式等对个人绩效的影响,ALI-HASSAN et al.[34]研究员工使用企业社交网络与个人绩效的关系,HUANG et al.[35]将用户发言的内容分成工作相关和休闲相关。比较缺乏关注基于任务形成的团队的绩效影响的研究,但从企业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实际过程看,企业社会化媒体的应用会影响团队任务的信息透明度,直接对团队的沟通和协作产生影响,最终可能促使组织结构扁平化和网络化。基于这样的逻辑,本研究重点探讨企业社会化媒体使用中的信息透明度与团队任务绩效的关系,为未来进一步研究企业社会化媒体的作用奠定基础。
2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2.1研究假设
已有研究大多确认信息透明度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36]。林有志等[30]的实证结果发现信息透明度较高的企业,绩效表现均优于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张兵等[37]基于内生性视角的考察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而考虑产权保护环境的研究则表明,虽然在产权保护较弱的环境下,信息越透明可能越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但整体而言信息透明度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是成立的[38]。又因为企业社会化媒体中的信息透明度表示在应用企业社会化媒体网络时,团队任务成员信息的可见性以及团队任务成员与外部成员之间的信息可用性[39],本研究考虑以下假设。
信息可见性测量团队任务成员之间的信息透明程度以及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程度[40]。本研究中,信息可见性是指团队任务成员可以通过工作群组旁观并参与其他成员所做的任务信息的交流沟通,同时可以直接“看到”其他成员是否拥有自己所需要的任务信息,进而可以使用这些信息帮助个人和团队更好地完成工作。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1信息可见性正向影响团队任务绩效。
信息可用性测量团队任务成员与团队任务外部成员之间的信息透明程度以及他们之间联系的范围大小[40]。企业社会化媒体平台允许员工在突破团队边界的情况下建立连接[41],此时,团队任务成员除了与内部其他成员直接交流外,还可以通过个人的联系人列表,与团队外部成员或专家之间建立一些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以此获取对任务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应用,从而提高团队任务绩效。需要注意的是,根据BURT[42]的研究,当团队任务成员与团队外部某成员的交流特别频繁时,他们拥有的信息趋同,降低了信息可用性,即信息可用性考察异质性信息的获取能力。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2信息可用性正向影响团队任务绩效。
2.2理论模型
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团队任务绩效的干扰,参考已有研究,本研究控制团队任务成员总数[43]、团队任务聊天总数[35]、团队任务成员个人绩效[44]、团队任务成员职称水平[45]、团队任务成员所属部门[46]、团队任务类型和团队任务动态总数[47]等变量;同时,考虑任务类型给团队任务绩效带来的影响[48],根据双元性理论[49],将任务划分为简单的、所需知识较少的简单任务和复杂的、需要大量信息才能解决的复杂任务,分别称为常规型任务和创新型任务。
基于上述分析和假设,本研究将团队任务绩效作为结果变量,将信息可见性和信息可用性作为测量信息透明度的解释变量,研究模型见图1。
图1研究模型Figure 1Research Model
3数据来源和变量测量
3.1数据来源
本研究使用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某百人公司内部专用企业社会化媒体软件中的实际数据,包含任务、员工、团队等多种信息。该企业社会化媒体软件作为一种企业专有化的社交媒体,企业所属员工均拥有独立账号,企业外部利益相关体也可以被邀请注册,完成注册的成员可以在平台上完成编辑个人信息、添加联系人、创建群组、任务管理和文档共享等功能,且平台上的成员可通过搜索功能查看其他成员个人信息。本研究针对企业中基于任务而在企业社会化媒体上形成的群组(团队),在经过初步的数据清洗后,选取769个任务,由41位员工组成的43个团队。任务与团队是多对一的关系,即一个任务只能由一个团队完成,形成一个团队任务,团队任务绩效视任务完成度而定。本研究通过参与任务的41位员工在企业社会化媒体软件中的联系人关系,构建表示员工和任务的社会网络,并在此基础上量化信息透明度。
3.2信息可见性和信息可用性的测量
对于信息可见性和信息可用性的测量,本研究借鉴社会化网络分析领域的研究成果[50],考虑体现社会网络特征的重要指标中心性。中心性有点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3种类型,点度中心性考察社交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联系的直接性,表示企业社会化媒体网络中某一成员的直接联系人数目;接近中心性考察一个节点到其他节点的最短路的平均长度,如果企业社会化媒体网络中某一成员经常被其他成员联系或者访问,一般该成员的接近中心度比较高;中介中心性考察一个节点担任其他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的桥梁的次数,标准化可以用一个节点承担最短路桥梁的次数除以所有的路径数量。结合社会网络的中心性概念[40]和研究数据,对于企业社会化媒体中信息透明度的可见性和可用性提出以下测量方法。
(1)信息可见性。信息可见性是指团队任务成员内部联系的紧密程度,代表参与同一任务的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反映团队任务成员之间的直接联系,关系到信息传递与合作的效率等。理论上说,一个团队内的所有成员都是直接联系人,根据REAGANS et al.[40]的观点,用团队任务成员之间连接的平均强度比例测量信息可见性,即
q=1,2,…,i-1,i+1,…,Nk
(1)
其中,k为团队任务;i和j为团队任务成员,q为团队任务中除i以外的其他全部成员,i≠j;IDk为k的信息可见性;Nk为k中所有成员数量;zi,j为从i到j的连接强度,用i向j发送的对话总数测量;zi,q为i到团队任务中其他全部成员的连接强度。团队任务成员之间没有任何连接时,IDk取值为0;团队任务成员之间的连接强度达到最大时,IDk取值为1。Nk(Nk-1)为k团队任务中所有成员的最大连接数目。
(2)信息可用性。信息可用性是指团队任务成员与团队任务外部成员之间联系的范围大小,代表团队任务成员在除去参与同一任务的其他成员之外,与公司其他员工之间联系可以获取有用信息的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团队任务成员获取信息的广度。具体而言,当团队任务成员与团队任务外部成员的联系非常密切时,往往意味着他们拥有过多同质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对于团队任务成员来说是不具备利用价值的。因此,测量信息可用性,需要先考虑可能存在的信息的同质性范围,根据REAGANS et al.[40]的观点,同质性范围可以用网络约束进行测量,然后考虑网络约束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反变量,即得到信息可用性。测量信息可用性的公式为
ERk=1-Ck
(2)
(3)
m=1,2,…,i-1,i+1,…,N
(4)
其中,ERk为k的信息可用性;Ck为k的平均网络约束,是k中所有成员与团队外部成员的所有连接强度的比重,计算团队的网络约束要先计算团队中单个成员的网络约束[42];Nd为企业社会化媒体上k的外部成员数目;l为团队任务外部成员;hi,l为i与l的直接约束;r为团队任务成员与团队任务外部成员的中间联系人;N为企业社会化媒体上的所有成员,N=Nk+Nd;hi,r为i与r的直接约束;hr,l为r与l的直接约束;zi,l为从i到l的连接强度;zl,i为从l到i的连接强度;m为企业社会化媒体上除i以外的所有其他成员;zi,m为从i到m的连接强度;zm,i为从m到i的连接强度。
Ck的值越大,k的平均网络约束越高,意味着k中所有成员的信息与团队任务外部所拥有信息的同质化越严重,表明团队任务可以从外部获取的可用信息越少,因而信息可用性与网络约束存在反向的统计学关系[40]。
4数据预处理和方法选择
4.1数据预处理
本研究将团队任务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信息可见性和信息可用性为企业社会化媒体中信息透明度的表现形式,并设定团队任务成员总数、团队任务聊天总数、团队任务成员个人绩效、团队任务成员职称水平、团队任务成员所属部门、团队任务类型和团队任务动态总数为控制变量。变量定义见表1。
表2给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样本数为769。由表2可知,团队任务绩效由管理层评分得到,取值由低到高分别为1、2、3、4、5;团队任务成员数最少为2人,最多为10人;由于团队任务成员的职称分为管理层、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4类,但已有数据中没有初级职称,因此团队任务成员的职称水平只存在相同级别、2种不同级别和3种不同级别这3种情况;团队任务成员的个人绩效按高低水平分为4级,对应评分为3、2、1、0。
表3给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ID与ER之间的相关性较低,相关系数仅为0.126,说明企业社会化媒体网络中信息可见性和信息可用性确实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此外,本研究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VIF的最大值为1.560,远小于10,进一步确认了变量之间的独立性。
表1变量定义Table 1Definition of Variables
表2描述性统计结果Table 2Resutls for Descriptive Statistics
4.2数据处理方法
最常见的回归模型是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OLS),它在小样本和大样本情况下都具有很多天然的优势,因此本研究选用OLS进行探索性的数据分析。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团队任务绩效为离散的计数数据,在对计数数据进行OLS回归时,常把被解释变量取对数[51],即lnsco。此外,本研究观察到被解释变量不满足正态分布,取对数后接近正态分布,更满足OLS对于线性条件的要求。
考虑到研究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具有排序性质,选取排序模型可能更贴合实际数据,并可以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估算相关参数[52]。
对于排序数据团队任务绩效,有序模型形式为
γt-1 (5) 其中,t为序号;γt为临界值,为待估计的未知参数;y*为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x为影响团队任务绩效的因素;β为待估计的未知参数;ε扰动项。一个团队任务绩效的取值取决于该团队任务的y*是否达到某个临界值,即 sco=1,如果y*≤γ1 sco=2,如果γ1 …… sco=5,如果γ4 (6) 假设ε~N(0,1),若团队任务总数为M,有Ms个团队任务绩效为s,则样本似然函数为 L=∏[pr(sco=s|x)]Mss=1,2,3,4,5 (7) 表3相关系数Table 3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注:**为p<0.010,*为p<0.050,下同。 最大化似然函数之后,可以得到MLE估计量,即Ordered Probit模型。 本研究使用Stata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先进行探索性的OLS回归,考虑到扰动项同方差是一种理想状态,如果扰动项存在异方差,回归系数可能出现偏差。为了准确判断异方差是否存在,本研究进行怀特检验,结果表明,p值小于0.001,强烈拒绝同方差的原假设,即存在异方差。为避免扰动项存在异方差对结果一致性产生影响,回归时使用“OLS+稳健标准误”[51]。此后,本研究又进行Ordered Probit回归,同样使用稳健标准误。两种回归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在OLS回归结果中,信息可见性和信息可用性与团队任务绩效显著正相关,p<0.001。当其他情况保持不变时,信息可见性每变化1个单位,团队任务绩效相应变化0.024;信息可用性每变化1个单位,团队任务绩效相应变化0.743。H1和H2得到验证。 在Ordered Probit回归结果中,ID的系数为正,p<0.010,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于信息可见性低的团队任务,信息可见性高的团队任务有更高的概率获得更好的绩效评分;ER系数为正,p<0.001,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于信息可用性低的团队任务,信息可用性高的团队任务有更高的概率获得更好的绩效评分。回归结果体现了企业社会化媒体中联系人关系网络的信息可见性和信息可用性对团队任务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即企业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信息透明度对团队任务绩效具有积极作用,H1和H2得到进一步验证。 表4回归结果Table 4Regression Results 注:***为p<0.001,下同。 对于其他变量,在p<0.00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成员少的团队任务相比,成员多的团队任务获得更好的绩效水平的概率更高,意味着团队任务成员数的增加对于团队任务的完成有促进作用;团队任务成员个人绩效越好,对团队任务的帮助越大;任务类型与团队任务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创新型任务比常规型任务更有可能获得高绩效。 当数据本身存在内生性问题时可能影响回归结果,本研究对该问题做相应的检验。 已有研究表明,解释变量的内生性并不改变其对被解释变量作用方向的显著性,只是影响其作用程度。因此,本研究只考虑遗漏变量的存在性,使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首先,观察OLS的回归结果,可用性每提高1个单位,团队任务绩效将高出74.300%,这个数值似乎过高,可能的原因是,企业社会化媒体中信息透明度的可用性和团队任务绩效共同受到模型中未包含的其他未观测变量(如团队成员的个人素质) 的影响,对信息可见性的测量也可能存在类似的问题。基于以上猜测,本研究将所有团队任务按团队任务聊天总数进行分类,并选择团队任务聊天总数相同的团队任务,计算这些团队任务的信息可见性和信息可用性的平均值,分别记作AID和AER,作为这些团队任务ID和ER的工具变量。AID和AER与ID和ER有直接联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和0.750;但与单个团队任务绩效相关性不大,相关系数仅为0.073和0.166。在使用工具变量法之前,先用Hausman检验验证所有解释变量均为外生的原假设,检验结果表明,可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Prob>χ2=0.037,即认为ID和ER为内生变量,故本研究使用AID和AER作为工具变量进行2SLS回归。回归结果见表5,ID和ER对团队任务绩效的作用仍显著为正,ID的系数变化不大,ER每提高1个单位,团队任务绩效由原来的提高74.300%下降为只提高45.200%,结果更加合理。 本研究基于信息透明度理论,识别并量化信息透明度的可见性和可用性两个测量指标,从企业社会化媒体的信息透明度视角分析其影响团队任务绩效的过程,对组织管理领域的新型企业社会化媒体应用做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化媒体网络结构中信息透明度的可见性和可用性对团队任务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可见性的影响显著,表明在企业社会化媒体中团队任务成员的紧密联系有助于促进任务绩效的提高;信息可用性的正向影响显著,表明在企业社会化媒体中团队任务成员与团队任务外部成员的联系范围的大小同样可以促进团队任务绩效的提高,这与KUEGLER et al.[48]的结论一致。此外,对于团队协作来说,团队任务成员总数的增加对任务绩效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团队任务成员个人绩效水平影响团队任务绩效水平,且团队任务的创新性有利于员工积极访问企业资源[47],从而提高工作能力和绩效水平。 表52SLS内生性检验结果Table 52SLS Endogenous Test Results 本研究主要有3个方面的理论贡献。①本研究在企业社会化媒体环境下论证信息透明度对于团队任务绩效的促进作用,拓展了信息透明度理论在IS领域的应用,丰富了企业社会化媒体和企业团队任务绩效的相关研究;②本研究识别出量化信息透明度的两个重要指标,证实其对团队任务绩效有积极作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③任务的创新性与否增强了团队任务成员获取并利用团队内外部信息的能力,显著有利于团队任务绩效的提高。 企业社会化媒体的使用可以影响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从而作用于团队任务绩效。因此,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地利用企业社会化媒体辅助团队交流和合作,提高员工之间的信息透明度,提高知识的信息可见性和信息可用性,从而帮助员工和企业更好地发展。同时,在任务创新性较高的情况下,团队更需要具有较多可利用资源的人,因而企业如何配置分工合理的团队,也是促进团队任务绩效提高的关键。 本研究尚存在不足,①变量处理缺少文本挖掘,用信息总数代替任务真实的聊天信息,准确度有待提高;②未考虑特定任务的起止时间,默认为横截面数据,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时间因素对于团队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将重点考虑这两个方向。5实证分析和检验
5.1实证结果
5.2内生性检验
6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