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老年文学的现状及其发展

2019-04-23毛天培

文教资料 2019年8期
关键词:老年群体现状

毛天培

摘 要: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老年文学应运而生。国内老年文学尚处在起步阶段,其在文学爱好者和职业作家中产生不同的问题,呈现出中国特色的发展轨迹。为促进老年文学的兴盛,学者和作家需要携手共进:扩大研究范畴、探索生命共性、适应现代化发展方向。通过研究说明老年文学的发展现状,为促进老年文学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老年文学 老年群体 现状 老年文学发展

1956年,联合国发布《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1982年,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指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的标志是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10%。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中国已经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

伴随老龄化社会而来的是对老年群体越来越高的社会关注度,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对老年文学进行探讨,一方面揭示老年人的生活风貌、情感态度和时代经验,社会各年龄阶层不仅能做到敬老爱老,更能达到懂老知老,从而推动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书写形式,老年文學的叙事特征、题材架构、伦理意蕴等丰富了文学谱系,为文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一、引言

在中国,“老年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985年张赛周发表的评论性文章——《散论“老年文学”》[1]中,文章提及的“老年文学”,将着眼点放在创作者的老人身份上,即“老年人从事的文学创作”,但是并未引起广泛关注。1987年4月21日,陈道谟先生在四川《晚霞报》上发表《重视老年文学的研究》一文,文章从三方面论证了老年文学的必要性:一是老龄化社会到来的现状;二是在作者和读者群中老年人已经占一席之地,甚至中青年也投身于老年文学的书写之中;最后列举部分老年文学佳作并提出三条发展建议。1992年10月,时任中国老龄委主任的王照华先生提出:“老年文学是以反映老年群体生活的状态、问题等为题材的文学形式。包括小说、诗歌、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电视剧、话剧等形式。”2000年,朱亚夫在《老年文学断想》[2]一文中提出:“判定作品是老年文学还是青年文学,抑或是儿童文学,我看还是以该作品的题材而定。”对于老年文学的定义问题,尽管至今还未达成一致,但基本共识是“老人行文,文载老人”即老年人所写作品不论内容,或者与老人相关的题材而忽略作者年龄。

在韩国,老年文学被视作一种从20世纪70年代工业化时代以来出现的新型文学形式。学界使用“老年小说”专指这一文学形式,即描写老年社会、反映老人精神意志的小说[3],这些老年小说将老年作为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强调老年人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的特征,并且出现诸如朴婉秀、李俊宏、金元义等出色的老年小说创作作家。

在西方学界,“老年文学”被“文学老年学(literary gerontology)”代替。1990年,安妮·M·怀亚特·布朗[4]在研究中首次表明:老年文学研究领域正在发展壮大,并且不断增长的研究数量标志着文学老年学最终成熟。英国文化老年学学者霍普沃斯(Mike Hepworth 1957—2012)认为,以老人为中心人物,主要从老人角度看老龄化过程属于文学老年学范畴。

总之,各国各家都对老年文学的定性有不同的见解,本文涉及的老年文学从国内学界最基本的共识“老人行文,文载老人”两个角度展开。

二、“老年文学”之现状

尽管东西方许多国家对老年文学的研究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时至今日,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坛上,“老年文学”还尚未作为一个独立概念正式存在,各家观念莫衷一是。老年文学本身呈现出“中国特色式”的发展特点。

1.活跃的老年文化活动:非职业作家在行动

自陈道谟先生提出“老年文学”这一概念之后,不仅在《晚霞》杂志上撰文阐述老年文学,而且在他主编的《玉垒诗刊》开辟了“老年文学”专栏,供学者各抒己见。除此之外,老先生还主编了国内唯一以“老年文学”命名的杂志——《老年文学》,为老年文学开辟了一片新土壤。从《老年文学》杂志以后,国内陆续出现诸如《中国老年》《老年教育》等面向老人的文学类杂志。各地的老年文学爱好者开始自发组织文学社团参与文学创作活动:上海市老干部“金秋文学社”、沧州老年文学社、黄江荔香老年诗社、湖北荆门名泉社区老年大学“习诗苑”等,这些文学社团大都有本社团的老年文学的成果汇总:“金秋文学社”创刊《金秋文苑》,“习诗苑”出刊563期,老年写手们累计刊发诗歌7000多首等。

老年文学杂志、社团方兴未艾,老年大学接踵而至。自1983年6月4日,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红十字会老年大学成立后,国内老年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老年大学大多有自己的刊物刊登老年学员的作品:1993年,山东老年大学出版了《晚晴诗集》;2016年7月,柳州市鹿寨县老年大学诗词楹联研修班出版了《洛江诗梦》(第三辑)。这些文集都由“银发写手”完成,内容短小精悍、文情并茂,并且均冠以“老年文学”之名。

在中国特色的经济文化的环境中,以非职业作家为主的老年文学创作的两大问题——“老迹难寻”和“文气不足”。“老迹难寻”没有体现老年群体的特性,作品的老年群体标志性不强;文学形式单一化,诗歌、散文占据绝大部分,诗歌创作以古典诗词居多,难以展现老年群体的真实风貌。“文气不足”即在非职业作家的老年文学创作实践中,多是文学爱好者零散的灵感表达,较少有有意识、整体性、系统性的文学创作产生;就理论基础而言,西方跨学科产生的“文学老年学(literary gerontology)”、“叙事老年学(Narrative Gerontology)”、“衰老诗学(poetics of ageing)”等研究范畴,都是在研究老年学的基础上结合文学研究分支形成,但在文学爱好者的质朴土壤中生长的中国老年文学的理论几乎为零,从而显得创作单薄无力。

2.职业作家的主战场:老年小说

各类老年文化活动中涉及的老年文学大部分是退休赋闲的非职业作家活跃的成果。这些成果篇幅短小、零散、日常化,以诗歌、散文、自传为主,而以老年人为主要人物、反映老年社会、老年群体生活的状态的“老年小说”在非职业作家中产出较少,但职业作家在此领域却进行了有意的探索,这些小说主要展现了三类不同特点的老年群体[5]:

第一,衰老和疾病:展现老人们面老体衰的无奈和老年疾病缠身难以自理的窘境。铁凝《暮鼓》中的贵妇最终屈服于自己老去的现实;蔡东《往生》则描绘了身患老年痴呆症85岁的刘长瑞和始终照顾他同为老人的儿媳康莲。

第二,孤寂和苦闷:塑造了被亲人遗忘的空巢老人、受到社会排挤的老年群体及他们面对新旧时代的更迭表现出来的困窘和不适。谌容《空巢颂》中的张仙北老人,老伴离去、儿女各散,过着孤独的空巢生活;朱文颖《贾老先生》的主人公贾老先生尊崇的古典情致、审美标准和秉性尊严与现代社会中的物欲碰撞、粉碎的落寞。

第三,生命的质感和境界:这一类小说反映了老年人们经历半辈子世间冷暖后的大彻大悟和对生命境界的超脱与释怀。迟子建《黄鸡白酒》中年过九十的春婆婆,经历过人世起伏,对俗事、爱情甚至死亡,有着一种银发群体独有的从容不迫和超脱淡然。王安忆《众声喧哗》中独守一小间纽扣店的欧伯伯,参透了人生的禅机,摆脱了欲望的限制,真正达到“无欲则刚”的境界。

诸如王安忆、迟子建、谌容、朱文颖等职业作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更多地在小说中有意塑造各类老年中心人物,他们从老人的角度看待老龄化的过程,或通过描写老年社会、老年群体生活的状态反映其精神意志,这种从文学中的“配角”“被边缘化”走向“主角”和“中心化”的老年群体标志着中国的老年文学开始摆脱稚气,逐渐成长起来。

但是,以职业作家为主的老年文学创作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老年形象的刻板化。老年人由于退出社会中流砥柱的位置,成为幕后者和台下观众,自然而然地与年轻一代的“进步性”相对立,被贴上“传统”“落后”“暮气沉沉”等标签。因此,在职业作家的创作中,塑造老人的消极一面总是被凸显甚至戏剧性地夸大,无论是衰老孤寂的老年群体,还是达到人生超脱的老年群体,向读者展示的大多都是“风烛残年、桑榆暮景”的形象,而像《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式的老人形象却很少出现。衰老、缓慢、迟暮是“老人性”的外现,并不代表坚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不属于老年群体,“老人”先为“人”而后有“老”,但他们的“老”被展现得透彻甚至夸张,却忽略“人”的本质特征。职业作家若能将更多的视角转向对老“人”的思考,尝试展现作为不同阶段的“人”的特性,作品将更具普适性。

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年文学的完善不仅能丰富老年群体的文化精神生活,而且具普世价值的老年文学能够塑造更符合老年人精神面貌的形象,从而为更加广泛的社会群体“懂老、爱老、敬老”牵线搭桥。对青少年而言,以老年文学为媒,接受长者的经验和教导,将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三、“老年文学”何去何从

1.研究与创作:丰富研究范畴、探索生命共性

就研究而言,现阶段对于老年文学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以“叙事”“形象”角度为突破口,大致分为老年/暮年叙事、乡土叙事、底层叙事、老年形象、老年书写等主题。经过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在与老年文学研究直接相关的65篇论文(数据来源: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中,对老年群体在各类文学、影视、报刊等的形象研究超过了48%,叙事性研究超过了18%,这两部分也是成果比较显著的切入点。

表1 国内老年文学相关研究

但是,对于域外老年文学的研究显得十分单薄,与国内相比较,日韩、欧美学术圈的“老年文学”研究兴起时间远远早于中国,并且在小说创作上大放异彩,诸如川端康成(日)、朴婉秀(韩)、多丽丝·莱辛(英)等域外老年文学的优秀作家,他们从不同角度展开老年文学的创作,横向视角广阔;对老年群体的人类共性进行深入描写,纵向思考深入。因此,从域外研究入手,不仅有利于完善研究视角,而且能為老年文学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另外,尽管对于老年文学的本体研究与叙事性研究论文数量持平,但实际上,直接、有效的研究有限,因此对老年文学本体研究应当适当倾斜。

就创作而言,前文已经提到职业作家的创作重心在“老的意识”“老的主题”,对于作为个体的人的刻画有所欠缺,老年群体身上展现的生命的伟大与灵魂的深邃是人类共享的、具有普世价值的、能够引起更广大读者共鸣的内在本质,这种隐性特质的刻画是职业作家可以尝试的创作新方向。

2.适应与嬗变:现代化的文学形式——网络与影视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全国老年网民占比逐年攀升,并预测到2018年,全国65岁以上的网民将超过总人口的8%。互联网的普及和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必然促进网络养老产业的兴盛,为适应这种趋势,文化艺术类的网站开始陆续涌现。

这类网站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诸如乐龄网、云南中老年艺术网、老龄文化创意网、养老信息网等,均创建了“老年文学”的创作分享平台。以乐龄网为例,银发作家们可以在此平台上发表或欣赏文章、小说、诗歌、散文、书评甚至谜语、摄影作品、书画展览等。这些从业余/专业老年文学爱好者笔下生出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伦理意蕴。就乐龄网设置“书评-读红零拾”栏目而言,个人发表书评后,其余网站使用者可以与作者互动、碰撞思想交流心得。从情感层面而言,扩大了老年人的社交圈,能听到更多同龄人的声音,现代化的娱乐方式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慰藉个体的负面情绪;从文学层面而言,通过老年群体对于某类作品的阅读和研究,反观不同群体对同一文学现象的思考,丰富文学谱系,也为文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网络是非职业作家创作、共享老年文学的新平台,这种“网络老年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既符合老年群体的内在精神需要,又适应传统媒体向互联网时代转变的趋势,为不同群体对老年文学的接受和适应提供新媒介。

非职业作家以网络为阵地,“网络老年文学”可借此平台大行其道,那么职业作家的创作该何去何从呢?现代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为传统文学作品的嬗变提供了契机。

诉诸书面的老年文学作品需要受众有一定的文学文化基础,作品中的抽象的艺术体验、形而上的审美活动对于文化水平不足或者年龄、经验不足的读者很难最大限度地传达;相反,影视作品的视觉刺激却因其形象、动态、生活化的呈现更容易为大众接受。现阶段已经有许多老年文学的作品被不同程度地改编为各类电视剧、电影、话剧等:航鹰中篇小说《枫林晚》改编成话剧《遛早的人们》,由苏民导演、北京人艺出演;中央电视台改编谌容中篇小说《人到老年》为同名电视剧曾一度火热。尽管老年文学的改编与其他网络文学的改编相比较还显得“势单力薄”,但是现阶段的尝试为扩大文学受众、促进老年文学的发展开拓了新路径。

四、结语

中国的老年文学与域外老年文学相比存在各种问题,但逐渐发展起来的老年文学成为研究和创作的契机。一方面,对于老年文学的研究和创作不仅为社会各年龄阶段了解老年群体的精神风貌、情感态度和时代经验提供条件,而且为创造“敬老、爱老”“懂老、知老”的和谐社会氛围创造了可能,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另一方面,衰老是全人类都将面临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对于“老”、“人”和“文”的探究具有比较文学、跨文化性和普适性的特点,从而丰富了文学研究内容、完善了文学发展谱系。

参考文献:

[1]王玉玲.中国的老年文学初探[J].当代文坛,2004(1):20-22.

[2]朱亚夫.老年文学断想[J].新闻界,2000(5):69-70.

[3]金宝敏.韩国现代老年小说研究[D].[韩]庆尚南道:仁济大学,2015:10.

[4]Anne M. Wyatt-Brown. The Coming of Age of Literary Gerontology[J]. Journal of Ageing Studies, 1990(4):299-315.

[5]张文斌.新世纪文学老年叙事研究[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17:8.

猜你喜欢

老年群体现状
农村老年群体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海南社区老年群体需求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