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仪式感
2019-04-23柳立明马东平
柳立明 马东平
[摘 要]班级管理包含众多内容,对学生进行仪式感培养需要从不同视角展开,以全面提升小学管理品质。仪式以某种形式呈现,具有教育示范的作用,让学生建立仪式感,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和塑造。培养学生仪式感,符合教育规律,具有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
[关键词]小学 ;班级管理;仪式感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2-0094-02
小学班级管理中塑造学生仪式感,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行为有重要意义。所谓仪式感,是指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是一种特别庄重的心理呈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敬畏之心。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关键期,在其学习、生活、活动中贯穿仪式感培养理念,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心理触动,使其成为有纪律性、责任感、使命感的人,这无疑和素质教育是高度吻合的。
一、在学习教育中渗透仪式
小学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管理是重要内容。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如何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责任感,提升学生学习快乐指数,这无疑都属于学习教育的管理范畴。在具体执行阶段,教师需要展开教学调研活动,针对班级学生学习实际,为学生设计一些学习仪式活动,让学生逐渐建立仪式感。如班级建立课外作业检查制度,让学生定时进行作业检查,都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方面的仪式感。
班级学习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班主任教师需要有更为专业的管理意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首先是建立学习管理制度,学生进入班级之后,需要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不得随意进行其他无关的活动,这样的学习管理气氛建立,需要师生都做出更多努力。班主任要及时跟进管理,也需要建立班级管理机构,发挥班干部的管理作用,为学生创设适宜学习环境。其次是学习方法推介活动,班主任不仅要关注自己所任学科的学习,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学习方法,以提升学习效率。如果有机会,班主任不妨组织学生展开学法大讨论活动,让学生自由交流学法运用,并给学生一些学法推介,帮助学生建立学法意识。再次是开设第二课堂,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课下学习活动,通过实践性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实现学习认知的内化。带领学生展开学习观察活动、读书活动、对话交流活动、展示活动等,都能够从不同维度给学生带来学习启示。最后是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与家长建立学习管理同盟,指导家长监督学生在家学习,发挥家校管网作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指导、监督。
学生学习教育管理中培养其仪式感,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敬畏感,对学生学习成长有正能量激发作用。学生学习观得到矫正,其学习行为会更为规范,学习效果也会更为突出,对班级管理带来的支持力量也会更为强大。
二、在生活实践中运用仪式
小学生活管理主要包括卫生、纪律、安全、饮食、锻炼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贯彻班级管理制度时,需要充分考量学生的生活认知实际。不同年级学生生活管理内容不同,教师需要给出不同的管理设计,以提升班级管理的品质。卫生管理涉及值日、卫生大扫除活动、个人卫生等内容,教师要责成学生展开更多互动,形成良好生活认知基础。纪律管理包括考勤制度执行、遵守上课秩序、维护课间秩序等内容。安全教育已经成为班级管理的最重要内容,对学生展开交通安全、饮食安全、运动安全、人身安全教育,都离不开一定的仪式。饮食管理中,教师需要给出更多关涉性教育,让学生逐渐建立自觉安全意识。
班级生活管理主要体现在制度落实上,班主任运用仪式性对管理措施展开操作,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有重要促进作用。如学生安全管理,由于校园安全事故频发,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势在必行。在具体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时,班主任需要有统筹安排。第一,要让全体学生自觉学习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安全意识大多比较单薄,教师需要强化安全教育学习,让学生认真梳理安全制度内容,遵守安全规范要求,这样才能极大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如果有必要,不妨让学生背诵一些安全条例,以强化学生安全认知。第二,安全管理措施要落实到位。学生安全问题涉及面比较广,需要教师做出筛选,注重安全措施的贯彻执行,包括安全知识储备、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监测和检查等内容,都需要班主任给出更多关注。第三,学生安全事故案例是重要教育素材,班主任要抓住这些活教材展开教育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以提升其安全意识。第四,创设安全教育活动,如避险演习训练,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多仪式感认知机会。
班级生活方面管理极为重要,教师要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以培养学生仪式感。培养学生良好生活習惯,可以有效塑造学生综合素养。
三、在文化活动中贯穿仪式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生对文化活动有特殊情结,这无疑也是班级管理教育的良机,教师利用文化活动培养学生仪式感,其操作效果会更为显著。教师对班级文化活动要进行系统性设计,不同时期展开不同文化活动。如六一节庆祝活动,这是最为重要的文化活动设计,教师在这样的文化活动之中,需要给学生以更多发动,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文娱活动,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文化素养成长力量。演讲会、故事会、歌咏比赛、文娱会演、体育比赛等,各有各的形式,其仪式感特征鲜明。
班级文化活动形式众多,教师要做好筛选,以提升学生自身文化修养。如主题班会活动,这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为让学生自觉建立文化意识,班主任组织班级主题班会活动时,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之中。让学生主持主题班会,让学生自由发言,让学生展开互评活动,班主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班级管理,都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宜成长环境。如文娱活动设计时,教师不妨征询学生意见,设计多种文娱活动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实践,以便建立文娱活动实践认知。在多种文化活动实践中,操作形式各异,对培养学生仪式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学生对文化活动有特殊兴趣,教师利用文化活动展开仪式感培养,其适合度更高。学生在文化活动中形成的学习认知呈现多元化特征,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丰富助力支持。
四、在制度管理中塑造仪式
班级日常管理中,教师需要按照班级管理制度展开行动,在执行制度过程中,也有不少的仪式需要运用。考勤制度执行时,面对学生迟到现象,教师不仅要展开学情调查,还需要对学生展开纪律教育,让学生自觉养成遵纪意识,对班级管理制度形成敬畏心理。作为班主任,管理班级是本职工作,培养学生仪式感是管理目标和任务,利用班主任特殊身份展开管理教育,让学生逐渐形成仪式感,这当然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基本追求。
班级管理包含丰富内容,班主任需要有教育针对性,对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教育管理,促使学生对班级产生更多归属感。在制度落实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多种形式展开操作,以帮助学生顺利建立仪式感。第一,教师要积极展开制度解读活动,将多种制度内容进行深度解析,让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形成威信,培养学生仪式感。第二,教师在执行制度时,需要保持公平公正态度,不偏不倚地执行制度,严格落实制度内容,确保制度的威严性,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制度的神圣性。第三,教师在制度落实时还需要有人文态度,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这对改善学生心境也有一定帮助。培养学生仪式感,需要教师做出更多主观努力,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塑造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都会带来正能量。
小学生身心处于快速成长时期,对学生进行仪式感培养是极为重要的。通过仪式活动传递教育内涵,帮助学生培养道德情感,这对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有重要促进作用。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