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9-04-23朱慧
朱慧
[摘 要]问题是引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置悬疑、深度追问和生活应用等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2-0035-02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数学课堂中,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大家探讨。
一、设置悬疑,培养问题意识
1.创设悬疑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悬疑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为了满足好奇心,自然会深究问题的答案。例如,教学《有趣的乘法计算》一课时,教师通过两组计算题来创设悬疑情境:“23×11=?54×11=?”当学生准备动笔计算时,教师却很快口算出了结果。学生对此十分惊奇,大多怀疑老师用笔先算出了答案,再假装是口算出来的。为了消除学生的这一疑惑,教师提出让学生说出两位数乘法的算式,自己现场口算,不过也同时提出要求“被乘数要是11”。于是,学生任意说出几道两位数与11相乘的算式,教师果然很快口算出了答案,且与学生笔算的答案一致,学生更加惊奇了。这时,教师神秘地说道:“这是有规律的,我来为你们介绍一下吧!”听到有规律可循,学生纷纷竖起耳朵,等着教师揭秘,学习热情高涨。
2.设计悬疑实验,培养问题意识
小学生对实验大都有强烈的兴趣,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一定悬疑性的实验,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材中有一个探究环节,即让学生探究圆锥的体积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对此,教师可设计一个悬疑实验:准备好探究需要的圆锥与圆柱形容器,两个容器等底等高,并准备好水,让学生探究两个容器的体积关系。学生先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形容器中,倒了3次后发现圆柱形容器里的水并没有满,这与之前学习的结论并不相符。于是,有学生疑惑道:“难道书中的结论存在个别情况?按理说,这不可能,也不会错啊!”在学生疑惑时,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想一想,你们倒水的时候,是否有部分水溅出来?是否每次倒水都将圆锥形容器里的水全部倒干净了?我们能不能想什么办法来排除這些干扰因素呢?”有学生提出:“可以先将圆柱形容器装满水,然后往圆锥形容器里倒,这样能够避免重复装水时杯壁残留水珠的问题。”于是教师鼓励学生动手试试,果然两次实验后,得到了与书本结论相符的答案。上述教学,由于教师设计的实验具有悬疑性,所以学生实验后发现结果与书上结论不符,因而产生问题:“是操作错了,还是结论存在个别情况呢?”由此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深度追问,培养问题意识
有人问爱因斯坦是不是比别人聪明,爱因斯坦每次的回答都是一样的,说他只是乐于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这说明爱因斯坦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并不在于他的智商有多高,而在于他善于提问和追问,学生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对于不懂的地方要一问到底,直到彻底理解为止。
1.在追问中进行数学质疑
人有好奇心,自然就会产生质疑,即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一样的意见或观点时,首先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小学生由于思维不够缜密,更容易产生质疑。其实,质疑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用不好会使学生容易骄傲自满,但如果用得好则能带领学生深入探究,使学生在深度追问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先教学平年和闰年的知识点,然后提出问题:“小丽的妈妈每年在小丽生日时都会送上一份礼物。今年生日,小丽收到了第10份礼物,请问小丽多少岁?”有学生很快举手回答:“小丽今年10岁,因为每年生日都能收到礼物。”教师不置可否,继续说道:“我们来验证一下小丽今年是不是10岁。如果是10岁,那么反推小丽的出生年份是2008年。2008年是闰年,如果小丽刚好是2月的最后一天过生日,那么小丽4年才能收到一次生日礼物。这样算来,小丽2018年收到的应是第三份礼物,所以验证发现小丽今年10岁的答案是错误的。”学生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反推、验证等方法,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2.在追问中进行数学辨析
小学数学中有一些易混淆的知识,教师通过深度追问能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辨析混淆的知识。例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有这样一道例题:“一个圆的半径是2cm,求圆的周长和面积。”套用公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算出答案:周长为3.14×2×2=12.56(cm),面积为3.14×2×2=12.56(cm2)。由于算出的结果相同,所以有学生说圆的周长与面积相等,但很多学生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样直接写等号有失偏颇。没想到提出这一观点的学生却十分坚持,认为两个数字明明就是一样的。于是大家开始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发现这两个数虽然相同,但单位是不同的,这说明其代表的含义不同,因而并不具备可比性。上述教学,例题有很强的干扰性——周长与面积的数值一样,于是有学生跌入“陷阱”。在教师的深度追问中,学生发现这道题的面积与周长的数值虽然相等,但只是个例,并不存在普遍性,而且面积与周长的单位不同,不能进行比较。这里,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辨析和讨论,深化了学生对圆的面积和周长的理解,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三、生活应用,培养问题意识
数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应通过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入生活素材,增强数学的即视感,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先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或进行问题探究。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使学生养成提问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时,教师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分数的大小比较。在学生能够举例分数的大小比较后,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内容拓展,如给出几个包含假分数的分数,让学生将其中的假分数辨别出来,然后对其的大小进行比较。由于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学生觉得这样的探究活动有趣,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在这样的问题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成绩才会有所提升。数学源于生活,但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没有发现数学的趣味性,而是一味地死读书,这样只会不断削弱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法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了解,如布置课后活动作业、开展分组调查活动、设计生活化问题等,从而将课内与课外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将其与课程内容巧妙融合,这样能深化学生课外探究的程度,使其更好地实现与课堂教学的互补。
综上所述,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等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创设悬疑情境等策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问题探究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