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三个方面,把握教材编排深意

2019-04-23谈静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谈静

[摘 要]教材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媒介,也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三要素之一。教师要从教材素材选取的意图、教材编排顺序的意图、教材创设情境的意图三个方面研读教材,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材选取;编排顺序;情境创设;研读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1-0068-02

构成课堂的三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其中,教材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关键媒介。因此,教师要积极研读教材,除了读懂教材的内容之外,还要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真正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数学思考共同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教材进行改编、调整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认为,在充分了解学情和准确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适当改编教材、调整教材,是一种创新的表现,但若是为了博取眼球而随意改编教材内容,背离教材的编排意图,就会削弱知识的传递效果,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与数学思考的发展。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所教、所思、所感,提出一些有助于把握教材编排深意的意见与建议。

一、理解教材素材选取的意图

教材选择的素材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大有深意的。不但要兼顾知识内容,而且要兼顾学生,两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就知识方面而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素材;就学生的角度来说,素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要能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经验认识新知识,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在研读教材时,教师就要把握教材素材选取的深刻意图。

比如“三角形的高”这一内容,教材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物品——盖房用的人字梁(如图1)作为教学素材,要求学生量出人字梁的高度,看看应该量哪一条线段、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以人字梁为教学素材,先让学生测量人字梁的高,激活学生探索和思考的欲望,再让学生判断该量哪一条线段,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辨别,以此展开类比和迁移,从而带领学生经历三角形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建构高的概念,感悟三角形高的本质特征和内涵。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的教师将人字梁素材弃之不用,而是从测量学生的身高入手,想以此激活学生头脑中关于物体的高的生活经验,然后再过渡到三角形帐篷,启发学生讨论帐篷的高,从而初步感知高这个几何概念的基本特征。显然,从概念建构角度而言,这样改编过后的教学素材并不能够体现高的本质特征,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原因有二。首先,人字梁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素材,从人字梁的高触发学生的体验,能更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物体高的生活经验,过渡比较自然,学生不会感到突兀,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几何教学中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形体合一、形不离开体。要让学生接受“体”的概念,就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形”。其次,人字梁的平面图能让学生既看到高的正例,又看到高的反例,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学生可以依据一个图完成对比、分析和辨别,高效理解物体的高的本质特征,有效建构三角形高的概念。上述改编中,先是学生的身高,后是三角形帐篷,这些素材内容过渡比较突兀,而且在实物图中身高和帐篷高的起点与终点都不明确,学生只能凭借主观感觉去判断,在头脑中仅留下一个直上直下的粗略印象。显然,在概念学习的初始阶段,选用这种模棱两可的素材并不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感知,也无法使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丰富表征,容易让学生产生认知误区。

二、把握教材编排顺序的意图

教材往往会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编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因此,教师在研读教材的时候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教材编排顺序的意图,并在教学中将之有效应用。

比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内容,教材依据学生认知层次的情况,精心编排了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顺序,共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选用8厘米、4厘米、5厘米和2厘米这四种长度的小棒作为素材,先让学生任意挑选进行围拼,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然后呈现学生的两种围拼结果,一种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另外一种是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接着,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学生针对能围成和不能围成这两种正反实例进行比较、分析、猜测、验证等活动后,得出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第二步,继续给学生提供素材,分别是长度为8厘米、5厘米和3厘米的三根小棒,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探讨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这样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同时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操作,发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也不能围成三角形,巩固和深化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然而,笔者发现有些教师不仅舍弃了教材提供的素材,而且打乱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在操作过程中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这三种情况交杂在一起。这样的编排顺序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因为学生在遇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时,往往会受纸质小棒的客观因素影响,在操作中产生分歧,有的认为能围成三角形,有的认为不能,这给学生首次感知三角形三边关系造成了认知误区。

三、把握教材创设情境的意图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材创设情境的时候也有着深刻的设计意图,教师在研读教材时一定要准确把握。

比如,在“加法交换律”这一内容中,教材创设了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情境(如图2)。

仔细思考可以发现,教材意在通过这个特定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先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答跳绳的到底有多少人,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是28+17=45(人)和17+28=45(人),再在理解了数量关系“男生加女生、女生加男生”之后,构建等式28+17=17+28;接着比较、分析、猜想、验证,最终归纳出加法交换律的本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師完全避开了教材提供的情境,而是让学生从已有的加法计算入手,探究加法交换律。

这些教师让学生先计算算式19+8,12+58,26+49,49+26,58+12,8+19,看看哪些算式的结果相等,然后用等式表示相等的算式,分析和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最后让学生猜想和验证,总结出加法交换律的本质内涵。这些教师之所以舍弃了教材提供的情境,可能是认为没有必要绕弯子,应该直接从纯数学的角度进行探究。实际上,教材舍近求远创设生活情境,目的在于借助生活现象中蕴含的道理来诠释数学中的抽象原理,让学生可以依托现实情境,深入讨论和思辨“无论是28+17还是17+28,由于男女生人数不变,所以总人数不变”的道理,从计算事实和生活实例出发深刻理解加法交换律,不仅知道算法而且知道算理,为透彻理解数学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师要深刻钻研教材,准确领会和把握教材编排的各种意图,才能够科学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价值,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责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