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高职教育联盟办学探析

2019-04-23李秀花王燕曹相东刘亚军

职业教育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新疆

李秀花 王燕 曹相东 刘亚军

摘要: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外逢发展旅游业的全新机遇,内具发展旅游业的多种优势。天时地利条件下,高素质、高技能旅游人才正是发展旅游业的第一资源,而新疆旅游高职教育现有力量比较薄弱,模式相对单一。通过集聚“政、校、行、企、社”多方力量,构建新疆旅游高职教育联盟,搭建区域旅游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实现新疆高职旅游人才的协同培养和多样成才,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业先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键词:新疆;丝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高职教育;联盟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4-0033-05

高职教育承载着培养生产、服务与管理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教育要求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市场需求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其经得起实践检验,并具明显的时代性、区域性和动态性特征[1]。近年来,我国不断探索区域化和多样性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产学研结合式、订单式和工学交替式。但现实中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手段脱节的突出问题,致使高职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因此,必须对现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改革,使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加速推进全面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为“丝路经济带”)核心区,独具地缘和旅游资源等诸多先行发展优势。大批量、本土化、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人才是抓住外部机遇、发挥内部优势的第一资源。但是,新疆高职旅游人才的现有培养力量和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旅游市场的需求。只有不断研究旅游业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加以解决,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旅游高职人才。

一、新疆高職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主体与师资问题

目前,新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主要依托于高职院校,培养主体相对单一,培养力量相当单薄。出于担心生产秩序被扰乱和生产成本被拉高的考虑,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旅游高职院校心有余力不足,无法真正实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方面,旅游专业实习实训条件严重不足,缺乏旅游企业真实专业场景的熏陶感染和实际操作的规范训练;另一方面,旅游专业师资来源特别单一,师资队伍整体满足不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缺少校企共享的专业大师,校内“双师”比例较低且能力不强,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费用太高,学校难以承受。

(二)培养目标与方案问题

培养目标存在实际错位。“十三五”时期,新疆旅游从业人员需求总数将增加61万[2],新疆高职院校每年实际培养旅游专业毕业生总数仅约5 000人,毕业生总体行业认同率不高,仅半数左右对口就业,且长期在业内从业的稳定性弱。

新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方案无论是制定过程,还是三年一轮亦或每年一次的修订过程,基本都是由旅游高职院校内部的专职教师(团队)完成。即使他们尽最大努力贴近市场需求,但毕竟缺乏来自市场的全面、具体、真实用人期望,也还是最终难免“人才培养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手段脱节”之结局。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问题

当前,新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仍然存在根据现有师资和硬件条件重复设置专业的现象,出现部分专业同质化问题。比如,几乎所有新疆旅游高职院校均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致使专业的区域优势不突出,个性特色不鲜明,服务社会能力不够强。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区分度不大,无法根据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群需要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情感态度结构错位调整,最终导致专业毕业生质量水平与企业多样化岗位需求差距较大。

(四)培养方式与机制问题

多年来,新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是“理论讲授—校内实训—技能比赛—校外实习”的小循环,且由于实习实训条件和校企合作程度所限,并非所有专业都能保证与这种小循环培养方式吻合一致,更不要说更多创新的培养方式了。譬如,近年来教育部提出的“现代学徒制”在新疆高职旅游专业的试点推进工作明显缓慢,当地旅游相关企业在学生参与生产实习的过程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成熟有效的机制。因此,学生对真实场景的感悟、自身服务意识的培养和服务能力的训练都被大打折扣,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无法保证。

二、新疆旅游高职教育联盟办学的思路

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主体为了一定的目标,在一定的协议框架内建立的相互合作的共同体,以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和要素流动[3]。高职联盟是集聚“政、校、行、企、社”等多方力量,自愿组成的高等职业教育联合体与利益共同体,是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跨体制、跨专业、跨领域协同育人的一种创新模式,可以有效解决高职办学主体和师资单薄问题[4]。其目标是通过协调配置各方教育教学资源,既可培养“德技并修”的高职应用型人才,又能有效促进社会各行业的发展。此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协同、互惠、互利和共赢”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对新疆旅游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以往,新疆高职旅游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当地的旅游高职院校,而今,新疆作为丝路经济带核心区,其高职旅游人才培养应当纳入一项系统性、融合性工程来开展,亟需建立一个由权威机构主导、多元主体参与和保障机制健全的区域旅游高职联盟,真正搭建起新疆旅游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实现新疆高职旅游人才的协同培养和多样成才。构建新疆旅游高职联盟的具体思路如下:

(一)政府主导

传统意义上,政府常被作为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力量,但其特殊社会属性使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政府的政策导向将直接影响办学联盟其他参与主体的决策和实施,并会统筹协调联盟内部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便于调动多部门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从而起到协调各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权衡利弊的作用。同时,也能有力拉动政府自身的政策实施[5]。

(二)多元主体

面向丝路经济带旅游的广阔市场,新疆旅游高职院校绝不是本土化旅游人才培养的唯一主体,而应采取“高职院校+”的多元主体办学模式。

1.多级院校

据统计,新疆共有各级各类高职院校20多所,其中近2/3都有旅游相关专业。可见,高职院校是本土化旅游人才培养的最重要主体,但要特别注重区域内外(包括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校校联动、结对共建”。主要包括:与同等层次的高职院校强化沟通交流,有利于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与相关专业的中职学校做好上下衔接,有利于人才的输送和选拔;与相近专业的普通高校加强横向联合,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效益最大。

通过校校联动发展,形成多校的“百花齐放”,而非各校孤军奋战,追求本校的“一枝独秀”。 让多级院校共同回归“人才培养”这项核心职能上来。

2.行业团体

行业团体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是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新疆高职旅游人才的培养尤其需要推广“围绕旅游行业办特色专业,办好特色专业促旅游行业”的典型做法。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出现新疆旅游高职院校与旅游行业团体联系不亲不密,甚至是相互脱离的局面。

通过建立办学联盟,引导行业团体主动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高职人才联合培养,广泛推荐相关领域的行业专家、专业大师参与其中、共育人才,使新疆旅游高职联盟成为“群策群力,共建共管”的紧密型政校行企合作组织[6-7]。

3.相关企业

现有的新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围绕“校企合作”展开,但多数停留在“貌合神离”状态。目前,新疆高职旅游人才的培养特别需要相关企业施以“拉力”作用。校企携手,紧紧围绕新疆高素质、高技能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目标同心、同向、同行。

作为新疆旅游高职院校,一方面,设法引导新疆高职旅游专业的教师彻底摒弃以学科知识体系完整性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思路,多方创造条件鼓励广大教师“走出去”,去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真正提升师资队伍的“双师”水平。另一方面,相关企业也应主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校企之间共享企业工匠,不断增强新时期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新生活力。

在政府部门主导下,校企双方在职称晋升、人员互派、毕业生择优就业等方面出台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吸引与鼓励旅游企业与旅游高职院校开展联合办学模式,推广“引校进企”和“引企进校”,推进共建协同创新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校企深度合作。

4.当地社区

在新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与当地社区的合作非常薄弱。著名的美国社区学院,在职教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职业化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积累了“以生为本”的“一站式”服务模式[8],所培养的高素质职教人才毕业后甘心全力服务社区、回馈社会。

新时期,新疆旅游高职院校必须紧紧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调动各方可以调动的资源和力量,创造实训条件,丰富师资来源,形成高职办学联盟,联盟内既各司其职,又通力配合,走出一条“政府主导—背靠行业—依托专业—服务企业—赢得社区”的联盟型、可持续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之路。

当然,为保障新疆旅游高职联盟的健康发展,可以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先行设立“政、校、行、企、社”联合的旅游高职联盟试验区,开展试点培养,再酌情铺开。

三、新疆旅游高职联盟办学的作用

(一)可以研判旅游市场需求,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错位问题

目前,新疆共有各级各类旅游从业人员189万,到2020年将达250万[9],其中,10%应为技能型人才,1%应为高级技能型人才。这些高级技能型人才在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外语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等方面必须顺应丝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发展的全新要求。可见,新时期对新疆整体旅游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和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疆旅游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与时俱进,及时参照企业用人反馈信息,提前调研旅游市场需求,并做出精准预判。同时,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必须紧紧服从和服务于培养目标,具体由“政、校、行、企、社”联盟各方共同参与,协同抓好“制定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评价培养效果→择优分层就业→修订培养方案”这五个关键环节的良性循环,这是新疆丝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必须注意和重点把握之处。

(二)把握“因需而设”原则,解决专业设置和开设课程脱节的问题

专业设置必须严格与产业需求协调一致,人才培养容不得“专业试错”行为。当前,新疆旅游业作为自治区支柱性和引领性产业地位,以及新疆作为丝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丝路旅游集散中心的地缘优势,其高职院校旅游相关专业亟待随之因需而设,并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在各个专业之间合理调整人才培养规模。

课程体系是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载体和重要基础[10],必须因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对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的实际需要,灵活开设或动态调整。例如,在丝路经济带背景下,开设提升人才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培养人才的敬业精神和纪律意识、增强人才的身体素质和文化内涵、开拓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顺应国际政策法规的思维等方面的课程。

(三)可以完善职教联盟机制,解决培养方式和培养机制单一问题

1.强化内部约束

为充分发挥新疆旅游高职联盟各成员的优势和作用,必须建立健全联盟内部管理机制,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引导、健康发展,既約定联盟成员彼此的责权利关系,又规定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系列标准。

2.优化内部管理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多元共享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既便于加强多元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又利于增强联盟对学生服务和管理的实效性[11]。

3.实行学分制度

自19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就实行了与课程紧密挂钩的学分体系[12],值得借鉴。加入新疆旅游职教联盟的成员,统一对各个阶段的学生实行学分制度管理。通过建立职教联盟学分矩阵(详见表1),将学分和预期学习成果架构在“因需而设”的课程体系中。设立学生个人学分账户,联盟成员彼此互认矩阵中的学分[13]。

表1所示的新疆旅游高职联盟人才培养的学分矩阵,是由联盟内所有成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时共同确定的,并在联盟内通过现代化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共享的。联盟内所有培养主体可以统筹协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效益最大化地共育人才,且不同主体的学分是彼此互认的。学分矩阵重点包括课程1,课程2,……,课程n所构成的课程体系和与之对应的预期学习成果及相应学分。其中所涉及的所有课程都是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动态开设的,且培养对象可以依据自身实际,在联盟的多个培养主体中进行灵活选择、逐一累积,目的是取得自己预期学习成果及相应学分,达到高素质+高技能之“德技并修”人才培养目标。

四、结语

新时期,丝路经济带建设对新疆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人才的培养在总体规模、结构特征、政治素养、道德修养、身体素质、专业技能和国际视野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加速推进新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为区域旅游市场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新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及管理机构必须审时度势、迎接挑战,重点从构建旅游高职联盟、预判人才需求市场、业课程因需开设、完善联盟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探索新疆旅游高职联盟办学模式,充分调动“政、校、行、企、社”多方力量,实现旅游人才的协同培养、学用对接和多样成才,重新回归高职教育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庆余.基于动态教学的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6):55-56.

[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EB/OL].[2017-02-13].http://zw.xinjiangtour.gov.cn/info/1061/53725.htm.

[3]郭富强.以联盟为基础的学分银行推进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15(2):61-67,80.

[4]武智.关于构建高职教育政企校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8(10):49-52.

[5]陈小军,李平,吴飞.多元主体视角下高职院校依存型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1):18-21.

[6]董海燕,葛竹兴.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意蕴、属性及培育[J].江苏高教,2013(1):102-104.

[7]谢志平,王吉敏,应建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以浙江交通技师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8(6):37-41.

[8]金炳雄.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5(9):94-97.

[10]潘利.新时期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11):78-80.

[11]曹林.高职顶岗实习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合作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12]殷明,何静,郑继昌.学分矩阵结构在完全学分制改革中的探索与应用——基于美国学历资格框架DQP的高职学分制教学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6(6):91-94.

[13]吳宏元,郑晓齐.学分互换:高校教学联盟与合作的有效途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6(13):71-74.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新疆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新疆多怪
新疆味道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