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4~6岁维吾尔族儿童学业语言发展特征

2019-04-23蒋忠心周兢闵兰斌

学前教育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民族教育认知能力

蒋忠心 周兢 闵兰斌

[摘 要] 以新疆115名4~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从词汇多样性、句法复杂性、话语抽象性三个维度考察其学业语言发展特征,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儿童的学业语言各维度呈现出与汉族儿童类似的发展态势,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趋缓;儿童认知能力对其学业语言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幼教工作者应重视创设兼具语言丰富性与认知挑战性的教育活动情境,关注维吾尔族儿童学业语言发展特征,促进其认知能力与学业语言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 学业语言;认知能力;民族教育

一、问题提出

学业语言作为儿童学习与发展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种特殊语言,[1]在儿童概念理解与认知发展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2]研究者们分别从认知主义、[3]系统功能语言学[4]等角度对学业语言进行了界定,并把词汇多样性、句法复杂性、话语抽象性作为学业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的重要特质。[5]学业语言比日常语言复杂,且在日常会话接触中不容易被个体自然习得,给儿童的学业学习与发展带来一定挑战。对于少数族群儿童而言,在处理复杂的学业语言时往往会遭遇更大的挑战。[6]近年来,新疆双语教育得到了稳步快速发展,但少数族群儿童学习困难与学业差距相对较大的事实依然客观存在,研究其以第二语言——汉语作为学业语言的发展规律与特征就显得更为迫切。[7][8][9]由于早期儿童语言发展的独特性,对其学业语言的研究更应强调口头学业语言的发展,[10]本研究所考察的学业语言即是新疆维吾尔族儿童的汉语口头学业语言。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新疆伊犁地区两所民汉混合编班幼儿园的10个班级中随机抽取115名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岁组39人(维吾尔族儿童19人,汉族儿童20人)、5岁组35人(维吾尔族儿童15人,汉族儿童20人)、6岁组41人(维吾尔族儿童19人、汉族儿童22人)。运用国际儿童语料库CLAN软件系统对在师幼一对一图画书阅读基础上进行的拓展会话产生的儿童语料进行编码,然后按Kideval程序及頻数运算指令分别获得学业语言各维度指标结果。与此同时,还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化工具基本认知概念修订量表(Bracken Basic Concept Scale-Revised,BBCS-R)测评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状况,该量表测试范畴包括颜色、数字/计数、大小、比较、形状概念等5个子项目。

为确保收集到的语料具有可靠性和可比性,选取科学知识类图画书《番茄的旅行》作为阅读材料,并对会话活动情境作了半结构化设计,由以下三个环节构成:阅读前是引入式会话(1~2分钟),然后教师读图画书给儿童听(3分钟),最后进行阅读后的拓展性会话(10分钟),对会话内容与方式不作任何限定。对所收集的语料视频,除去教师逐字逐句读图画书给儿童听的话语部分,严格按照“儿童语言资料转换系统”的格式要求逐句转录。本研究采用词汇多样性、句法复杂性与话语抽象性三个指标考察儿童学业语言的发展状况,其中衡量词汇多样性最直接的方法即标准化时间框架中使用的词类型数,句法复杂性取决于儿童复杂完整单句、复合句数之和在总话语句数中的占比,话语抽象性则取决于指向非现场话语的言语倾向类型话语数之和在总话语句数中的占比。在确保语料编码一致性的基础上,通过CLAN系统指令运算并得出所选指标的最终测量结果,并运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新疆4~6岁维吾尔族儿童学业语言发展特征

以儿童年龄和族群类别为自变量,以儿童学业语言各维度发展为因变量,分别进行两因素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词汇多样性上,年龄和族群类别两因素交互效应不显著(F(2,109)=0.919,p>0.05,η2=0.017),而年龄(F(2,109)=25.754,p<0.001,η2=0.321)和族群类别(F(1,109)=49.500,p<0.001,η2=0.312)的主效应均显著,说明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的词汇多样性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且汉族儿童表现显著优于维吾尔族儿童;在句法复杂性上,年龄和族群类别两因素交互效应不显著(F(2,109)=0.603,p>0.05,η2=0.011),年龄主效应显著(F(2,109)=28.194,p<0.001,η2=0.341),族群类别(F(1,109)=2.761,p>0.05,η2=0.025)的主效应不显著,说明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的句法复杂性都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且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在话语抽象性上,年龄和族群类别两因素交互效应不显著(F(2,109)=0.055,p>0.05,η2=0.001),年龄(F(2,109)=7.148,p<0.001,η2=0.116)和族群类别(F(1,109)=5.155,p<0.05,η2=0.045)的主效应均显著,表明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的话语抽象性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且汉族儿童表现显著优于维吾尔族儿童。总体来看,维吾尔族儿童学业语言各维度发展虽然呈现出与汉族儿童类似的良好发展态势,但随年龄增长发展有所趋缓,并明显相对滞后于汉族儿童。

(二)新疆4~6岁维吾尔族儿童认知能力对学业语言发展的影响

首先,分析4~6岁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认知能力和学业语言三大维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4~6岁儿童认知能力得分和学业语言三大维度发展水平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其次,由于儿童词汇多样性、句法复杂性和话语抽象性三者之间呈现中高度相关,因此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将之合成一个因子来表征儿童学业语言总体水平。三个指标的KMO系数为0.676,达到显著水平,符合因子分析的最低要求。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析出一个因子(解释量为70.34%),各指标的因子载荷如下:词汇多样性为0.877,句法复杂性为0.774,话语抽象性为0.861。对三大指标进行标准化后,按下列公式进行学业语言因子合成:学业语言水平=词汇多样性*0.877+句法复杂性*0.774+话语抽象性*0.861。结果显示,儿童学业语言总体水平与其认知能力得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如前所述,年龄和族群类别影响儿童的学业语言发展,因此需要将之作为控制变量。以新合成的学业语言因子为因变量,以认知能力为自变量进行分层回归。第一步先将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然后检测认知能力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族群类别这一虚拟变量在儿童学业语言发展过程中没有显著作用,学业语言发展主要受儿童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影响。在控制了年龄和族群类别变量后,儿童的认知能力能够显著预测其学业语言发展水平。

四、讨论与建议

(一)维吾尔族儿童学业语言呈现良好的年龄发展态势,但同时存在亟待突破的发展瓶颈

本研究验证了已有相关研究结论,儿童在学龄早期就开始接触学业语言,有利于促进其后期学业成功,[11][12]而成熟的学业语言也可以追溯到儿童在早期课堂中显露的学业语言萌芽。[13]可见,尽管学业语言领域的研究大多与儿童后期语言发展有关,但必须认识到早期学业语言萌发与后期学业语言技能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即使是在学业教育的早期,也有必要让儿童与富有认知挑战性的学业语域打交道,随着年级的推移,儿童的学业语言才会变得越来越抽象和密集。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新疆维吾尔族儿童学业语言各维度在4~5岁期间显著提升,但在5~6岁期间的提升有所趋缓,这可能与当前针对学前维吾尔族儿童学业语言萌发的教育意识淡薄有关,也说明学业语言是维吾尔族儿童难以从日常生活的口语表达中自然习得的,幼教工作者应创设兼具语言丰富性与认知挑战性的教育活动情境,有意识地关注其学业语言的萌发。

(二)维吾尔族儿童学业语言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幼儿园教育应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因材施教

本研究发现新疆维吾尔族儿童学业语言各维度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且明显滞后于汉族儿童,这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相似,[14]表明少数族群儿童在学业语言理解上处于相对劣势。这既与少数族群儿童所持母语的语言地位有关,[15]也与其所在家庭和幼儿园的语言与读写环境有关。[16]鉴于混合编班中维吾尔族儿童与汉族儿童学业语言发展的差异,幼教工作者应当在识别并承认这种差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构建重点突出、分层有序、结构适宜的幼儿园课程活动体系,因材施教,并提供精准支持,同时在班级小组合作与同伴互动中将这种差异转化为宝贵的教育契机,以实现每个儿童在现有水平之上的最大潜能发展。

(三)维吾尔族儿童学业语言发展与认知能力相互制约,幼儿园教育应注重两者的协同发展

新疆维吾尔族儿童学业语言发展水平与其认知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且其认知能力能够显著预测其学业语言发展水平,这再次验证了儿童语言与认知发展之间的交互关系,表明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同步发展是儿童学业语言发展的重要特点。已有研究认为学业语言的认知维度至少包括知识、高级思维(批判性读写)、认知和元语言策略等,学业语言表达过程会涉及类型掌握、推理论证与策略控制、学科知识等认知领域的核心语言技能。可见,儿童掌握相对复杂的认知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尝试运用元认知策略等都有利于促进其学业语言的发展。幼儿园在建构儿童学习与发展活动体系时,应着重考虑认知能力对促进学业语言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强调对少数族群儿童认知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其认知能力与学业语言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HANEDA M. Why should we care about academic language?[J]. Linguistics & Education, 2014, 26(4):88-91.

[2]周兢,陈思.学业语言:教育必须重视的学习者语言能力构建[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75-81.

[3]CUMMINS J. The cross-lingual dimensions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implications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the optimal age issue[J]. Tesol Quarterly, 1980,14(2):175-187.

[4]SCHLEPPEGRELL M J.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language of schooling[J]. Linguistics & Education, 2001,12(4):431-459.

[5]BAILEY A L, Butler F A. An evidentiary framework for operationalizing academic language for broad application to K-12 education: a design document[R].Los Angeles: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Student Test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3:7-10.

[6]HEPPT B, HENSCHEL S , HAAG N . Everyday and academic language comprehension: investigating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school success and challenges for language minority learners[J].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6, 47(4):244-251.

[7]郭璇,盖笑松.“一人一語”家庭双语养育方式分析及其对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7(11):35-47.

[8]辛宏伟.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言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2.

[9]周兢,李传江,杜丽君,等.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情境中民族儿童的汉语发展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1):11-19.

[10][12]BARNES E M, GRIFENHAGEN J F, DICKINSON D K. Academic language in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s[J]. The Reading Teacher, 2016, 70(1):39-48.

[11]LUNA M, SARA. Academic language in preschool: research and context[J]. The Reading Teacher, 2017, 71(1):89-93.

[13]GALLAGHER C. Socialization to academic language in a kindergarten classroom[J]. Language &

Education, 2015, 30(5):1-17.

[14]AARTS R, DEMIR-VEGTER S, KURVERS J, et al. Academic language in shared book reading: parent and teacher input to mono-and bilingual preschoolers[J]. Language Learning, 2015, 66(2):

263-295.

[15]VALDES, GUADALUPE. Between support and marginalis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language in linguistic minority childre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2004,

7(2-3):102-132.

[16]夏瑞雪, 周愛保.回汉藏3~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差异与影响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 2008(2):35-38.

猜你喜欢

民族教育认知能力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高校案例调查及启示
无人驾驶车辆认知能力测试方法
我国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培养思路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游的寓教于乐的作用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