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份”为主线,串起知识的珠链

2019-04-23杨陈

陕西教育·教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份数分量平均分

杨陈

其实复习不能简单梳理回顾旧知,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找到知识间的各种联系,形成知识网,并站在宏观视野上,提炼出一些重要的、普遍的数学思想。鉴于此,复习中笔者以“份”为主线,把数与代数部分内容中与“份”有关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概括提炼,力图在复习中重新思考,让学生感悟单位化思想的精髓。

一、以“份”为模型,串联加减乘除

“份”的解释为整体中的局部,针对“份”的原始定义,可以追溯到学生的幼儿时期。一年级学生分物品开始讲究平均分,比较份额的大小,于是衍生出大份和小份的概念,而且还能合并两小份融合成一大份,或者从一大份中分割一小份出来,自此,加减法的概念便诞生,学生对“份”的认识也开始关注“一样多的分量”。

到了二年级,“份”的外延开始扩充,“份”不仅表示分量,还可以表示份数,如每个篮子盛放3个苹果,共有3个篮子,共计多少苹果?每个篮子有3个苹果,也就是每份分量是3,含有这样的3份,合计总数额是多少?学生对“份”的认识从同样多的分量延伸到包含的份数,求总数也就是合并若干个相同的分量,也就是求幾份相同加数的和,于是,在份数的概念上乘法开始建立。

接着就是倍数,把原数视为一份,以此作为基准,测算总数包含几个这样的一份,就是原数的几倍。倍数概念的建立为单位化思想奠定了基础。除法中的平均分、包含除都是以“份”为模型来理解诠释的,都是在总数中根据份数找分量,或者根据分量求份数。这样以“份”为模型,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统合起来,相互联系,形成严密的理论体系。

二、以“份”为基础,联结各种计数单位

一提到“份”,很容易想到数数,一个一数,每份是1,两个一数,每份是2,五个一数,每份是5,以此类推,每多少个一数,每份的份额就是几,久而久之,学生在有规律数数的过程中,明确了“每份数”就是计数单位的奥秘。数了几个每份数,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的计数单位都是代表计数时的基准每份数,认识到这一点,学生就会深刻理解计数单位,不会将计数单位混同于一般数。

再来看若每份是“一”,含有这样的10份,也就说明10个“一”是1个“十”,那么每份是“十”,含有同样的10份,也就是10个“十”是1个“百”,这样一来,学生不但理解了什么是计数单位,还能贯通它们之间的内在进率关系。

学习小数意义时,也可借助“份”的概念。

教学片段:借助“份”来理解创造更小计数单位的必要性。

一块巧克力用“1”来表示,如果将这块巧克力平均分成10份,1份可以怎样表示?[110]或者说0.1。2份呢?[210]或者0.2。

0.2含有2个0.1,0.1和整数里的1类似,是一个计数单位。

把巧克力平均分成10份后,还可以表示哪些小数?一份是0.1,两份是0.2,三份是0.3……0.1,0.2,0.3……0.9,这些都是一位小数,它们具有共同的计数单位0.1。

如果要表示两位小数,比如0.03,又该怎么解释?

那就是将巧克力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1份就是[1100],也就是0.01,取3份就是3个0.01,就是0.03。

通过对巧克力的切分,分成10等份、100等份、1000等份,份数不同,分量也不同,根据不同份数下的分量构建计数单位,这种单位思想也隐含了度量到最小不可再分单位时,需要继续切分最小刻度创造下级单位。

三、利用“份”的概念,联系分数的意义和比

针对分数总是小于1的误解,在复习中不妨联系比例知识进行梳理。

如:在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分数?

[14],[24],[34],[13],[12],[31],[44],[41],其中的[13]和[31]就是从比例角度得出的。复习中,用比来定义分数,从平均分后取若干份的定义来看,分数表面是份数,其实是部分与整体之比。比的意义是分数概念的引申,分数乃是两部分之比,这两部分之间成分、大小并无限制。

在复习中以“份”为基础,将四则运算串联起来,从份到平均分再到分数单位,构筑单位思想。而以“份”为主线的梳理,可以串联相关知识,真正实现温故而知新。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盐渎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份数分量平均分
智珠2则
如何利用题组训练提高分数“量”与“率”的区分度
画里有话
一物千斤
平均分一半
“份数法”的妙用
妙用“不变量”的最小公倍数
两种分法
“平均分”教学设计
本刊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