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研究
2019-04-23肖文标
肖文标
摘 要:农民工长期在城市工作,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做出巨大贡献的背后,农民工发现他们缺乏城市归属感,难以融入城市。该文通过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研究,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帮助农民工融入城市。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归属感
中图分类号 F3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6-0011-03
1 引言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打破了中国原有的严格的城乡界限,农民可以自由流动,除了选择在农村务农以外,还可以选择进入城市打工赚钱,充实城市劳动力。而“农民工”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生活,甚至扎根。但是,其融入城市的过程却相当艰辛,具体表现在进城的农民城市归属感低,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2 概念
2.1 农民工 中国科学院张雨林教授于1984年在《社会学研究通讯》中首次提出“农民工”一词。自此之后,“农民工”一词被学者们广泛使用,并引入于各自研究的领域。但是学界对于农民工一词并没有一个公认、权威的定义。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角度,对“农民工”一词有以下认识:郑功成从户籍的角度对农民工一词进行界定,认为:农民工是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的一种特殊的身份标示[1]。李强从社会认同感角度出发,认为农民工是指虽然长期在城市工作,但是他们自身和社会都并不认同他们属于城市,而认为他们仍旧是属于农村[2]。杨思远根据农民工是否离开乡镇,把农民工群体划分为“在乡农民工”和“进城农民工”2个部分。王春光、谢建社从身份和内涵出发,对农民工做出界定,认为:农民工已经具备产业工人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并且正向产业工人的身份转变,并赋予了农民工新型产业工人这一新涵义[3]。刘传江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将农民工群体划分第一代和第二代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主要是指传统的农民工,他们是20世纪80—90年代从农村出去城市打工的群体,他们主要目的是外出攒钱以改善工作,第一代农民工群体更接近于农民;第二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工,他们也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出去城市打工的原因主要是向往城市生活,并进一步认为:相比之下,第二代农民工有强烈的留城意愿和留城能力,他们是农民工市民化最迫切的群体[4]。从以上学者对于农民工的概念界定,可以看出,农民工一般同时具备以下特征:(1)身份是农民,来自乡村;(2)入城务工;(3)城市产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劳动力;(4)长时间居住在城市(镇)。
2.2 城市归属感 目前,关于城市归属感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外来流动人口身上,而广大农民工作为外来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归属感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城市归属感”这一概念进行分析。在关于城市归属感这一概念上,何艳玲等认为“城市归属感”是居民对现居住城市进行全面评价的肯定程度[5]。米庆成认为:城市归属感与社区归宿感两者存在紧密的关联性,两者含义也十分相似,并将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界定为是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对城市及城市居民群体在思想和心理上的认同、满意和依恋[6]。城市归属感,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1)外来流动人员对于所在工作城市的心里上的认同程度;(2)外来人员对于自己作为所在城市一份子的认同程度。
3 农民工归属感现状与分析
3.1 农民工整体情况 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652万人,比上年增加481万人,增长1.7%,增速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要构成群体,主要体现在:新生代农民工(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所占比例首次过半,占50.5%。此外,从学历角度看,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所占比例达到10.3%,占比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提高[7]。从表1可知,农民工的总人数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一直在不断上升,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比例从2013年的46.6%上升到2017年的50.5%,而且预期比重会越来越大,新生代农民工将会逐步成为该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很多研究都表明: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已经缺少了那份对乡村的眷恋,他们中的大部分对城市生活充满渴望,喜欢城市的生活,希望自己从“农民”转变为“市民”,真正融入城市。因此,如何帮助提升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帮助他们融入城市,显得十分关键。
xxxx
3.2 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现状 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是衡量农民工能否融入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2017年38%农民工认为自己是所在城市的“本地人”,与2016年相比提高了2.4个百分点。同时,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在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农民工中认为“自己是所在城市本地人”的比例越低。2017年,在“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300万~500万人口的城市”,“100万~300万人口城市”,“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和在“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和建制镇”中,农民工“认为自己是所在城市中本地人”的比例分别是:18.7%,25.3%,43.1%,48.7%,63.2%,而2016年相应的比例分别为:15.3%,23.9%,39.2%,46.7%,63%[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工对于所在城市的归属感仍然较低,这表明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并不顺利,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以提高农民工对于所在城市的归属感,帮助他们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城市市民,进而为推动城镇化进程提供有利条件。
4 农民工城市归属感低的原因分析
城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进程离不开大量城镇人口的参与。农民工群体数量巨大,且该群体的许多成员渴望成为城市的一份子,扎根城市。如果能将大量的农民工转变为城镇人口,将为城镇化的推进注入强劲动力。但是,农民工融入城市并不容易,大部分农民工对其工作所在城市归属感低,因此要帮助他们融入城市,我们有必要分析他们对城市归属感低的原因。造成农民工对城市归属感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自我认同感低 由于农民工群体的学历层次较低,从事的工作往往是城市苦力劳动,工资收入不高,导致农民工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与此同时,很多农民工,即使是向往城市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也遇到了从心理上融入城市困难的问题,虽然户籍改革可以在客观上解决农民工城市身份的问题,但是如何使他们的心理融入城市,认同自己是城市市民,是一个急待解决问题。当前,过低的城市认同感,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新生代农民工虽然从农村出身,但是大部分已经不会务农,与老一辈相比,他们并没有强烈的回归农村的情感。这就导致一方面他们渴望城市,希望融入城市,另一方面他们对于城市居民的认同感不高,导致他们的城市归属感低。
4.2 传统城市居民排外感强烈 传统市民居民是构成城市人口的主体,他们对外来人员的接纳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来人员是否能融入城市,能否拥有对所在城市归属感。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形成,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农民工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具体表现。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在提升自己收入的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许多城市居民并不希望农民工成为自己城市的一份子,他们对于自己所在城市的农民工存在刻板的印象:认为他们不讲卫生,素质低,有小偷小摸的行为等负面行为,从心理上对他们产生排斥,不想他们成为自己城市中“正式的一员”。而正是这种强烈的排斥感使外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难以树立对城市的归属感。
4.3 参与社区活动次数少 社区活动是城市居民联系感情,增进了解,增强对所在社区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的活动。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鲜有农民工参与社区活动。一方面是参与活动的态度不积极,即使有时利用社区场所进行体育锻炼,也很少与社区居民一同参与。例如:同一个籃球场,我们更多时候看到是城市居民占一个半场,农民工占一个半场,双方很少有交流互动。另一方面,大部分社区活动针对的仅仅是所在社区的城市居民,因此也仅通知社区居民进行参与,外来人口(即使居住在小区,但是户口不在小区的外来人员)往往被排除在外。
4.4 子女教育问题 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是导致当前农民工城市归属感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由于对教育的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在家庭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对学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当前城市所能提供的学位(尤其是优质学位)十分有限,本地居民的情况都如此,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学位就更加难求。学位难求意味着只能把子女放在乡下,不能把他们带在身边,只能选择与子女分开。换句话说,农民工有城市归宿感,离不开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的解决。
4.5 城市高房价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要在一个地方落地生根,就必须有一套房子,只有有了房子,才意味着稳定。但是高房价却令许多渴望拥有房子的年轻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对于许多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他们没有高收入,没有高存款,但他们渴望留在城市,融入城市进而扎根城市成为城市真正的一份子。然而,高额的房价令他们难以在城市买到房,难以扎根城市,只能成为繁华城市里的一位过客。无奈之下,他们在赚了一定的钱后,只能选择回乡,离开城市,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
5 对策建议
5.1 城市社区活动覆盖广大的农民工群体 社区活动作为居民交流的一项重要活动,有利于加强社区内人员的互动,从而达到加强大家对于自身社区的认同感的目的。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力量,作为城市生活的一员,理应把他们纳入社区活动对象的范围。赵玉峰等通过对2014年流动人口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对于流动人口而言,无论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参与社区活动,都可以明显提高他们对于社区的归属感[8]。因此,将社区活动覆盖到农民工,对于帮助其逐步融入城市,提升其城市归属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5.2 协助进城农民工解决长期稳定的居住问题 农民工要有城市归属感,一个必要条件是:要在城市长期住得下来。如果没有这一客观条件的满足,农民工只能是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尴尬角色,永远也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只能是繁华城市的“过客”。因此,要增强农民工的城市归宿感,就需要帮助农民工(尤其是渴望融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解决在城市长期稳定居住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属于自己的“安乐窝”。协助农民工解决住房问题,需要把农民工群体纳入到城市保障房、廉租房、公租房的覆盖范围。值得注意的是,纳入的农民工主要是针对那些长期在本地工作的,且有意愿留在城市的农民工。
5.3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待遇 向农民工敞开公共服务的大门,做到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分配上,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一碗水端平”。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劳动,为城市经济建设和正常运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长期在城市生活与居住的农民工而言,他们已经是“准市民”,而且他们也是城市“新市民”人口的重要潜在来源。要提高他们的归属感,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城里人,就必须向他们提供与当地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待遇,即在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公共医疗等项目上,做到和当地居民无差别的同等待遇,从政策上为他们在城市工作、生活创造条件,以此增强他们的城市归属感,摆脱“过客心理”,从心理上认同自己是城市居民的一份子。
6 结语
提高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对于推进城镇化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城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数量庞大的农民工能为城镇化提供充足的潜在市民人口。因此,帮助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使其实现由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的身份转变,其意义不言而喻。与此同时,要实现农民工到城市居民,不仅仅是户口本上身份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心理的转变,使他们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是城市的居民。可见,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提升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才能让他们摆脱“城市边缘人”的尴尬身份,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
参考文献
[1]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08):22-24.
[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4-50.
[3]谢建社.农民工分层:中国城市化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44-49.
[4]刘传江,程建林.我国农民工的代际差异与市民化[J].经济纵横,2007(07):18-21.
[5]何艳玲,郑文强.“留在我的城市”——公共服务体验对城市归属感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7(1):78-86.
[6]米庆成.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J].青年研究,2004(03):25-3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N].中国信息报,2018-04-28(003).
[8]赵玉峰,颜小钗.流动人口的主动参与、被动卷入与城市归属感——基于流动人口主体性的视角[J].调研世界,2018(05):45-50.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