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古奇灾:清初郯城大地震
2019-04-23吴学安
吴学安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中国境内延伸2 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它形成于中元古代,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也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
从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说明它是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是一条地震多发的活动带。三百多年前,在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的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中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
震波撼动半个中国
公元1668年,即清康熙七年,大清国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已从需要重臣辅助的8岁幼皇成长为初具韬略的少年国君。此时的满清王朝政治稳定,经济复苏,可谓国泰民安。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在中国东部的大片地区,包括大气圈、地球圈、生物图在内的异常现象正愈演愈烈,一场旷古奇灾一触即发。
这一年7月25日晚8时,在今山东省郯城、临沂、临沭三县市交界处(东经118.5度,北纬34.8度),经过地壳应变能量的高度积累以及由此引发自然界的物理异常变化达到极限,一场大地震终于在此处找到了突破口。
随着一道呈黄紫色云状的火光由南迤北,大地发出骇人的雷鸣声,强烈的地震如万马奔腾而来,其巨大的能量势如破竹,涤荡了地面上的一切:建筑物像孩童手中的积木一样坍塌;粗壮的桥墩像纸糊一样,脆弱得不堪一击;大地突然间像波浪一样起伏不定,在震中地区,有些地方像被魔杖点中一般,平地喷砂射水,高达数丈;刹那间,一阵阵热浪夹裹着腾空而起的烟尘迅速弥漫了夜空……
强烈地震的冲击和大面积的地面变形,使震区的建筑物遭受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人们眼睁睁地看着地面被撕裂,家园被摧毁,亲人被吞噬,不禁惊恐万状,蜂拥逃生。一时间大人的喊叫声、妇孺的呼救声和伤者的呻吟声汇成一片凄凉哀绝的声浪,令人撕心裂肺。
1668年郯城8.5级地震,济南影响烈度为Ⅷ度。
据《康熙郯城县志》记载:“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震,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以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逐一颠即倾,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其时地裂、泉涌,上喷二三丈高,遍地流水,沟会皆盈,移时即化为乌有,人立地上如履圆石,辗转摇晃,不能站立,势时即陷,移时方定,阁邑震塌房屋约数十万间,其地裂处或缝宽不可越,或深不敢视,其陷处皆如阶级,有层次,裂缝两岸皆有淤泥细沙,其所陷深浅阔狭形状难以备述,真为旷古奇灾。”
这次地震受灾最为严重的是今郯城、临沂、临沭交界一带。震中郯城,“房屋倒塌一空”,“震塌房屋数十万间”;其中城楼、县治、学宫、寺庙、村落一时俱倒塌如平地。据史料研究表明,郯城、临沂、莒县三地,无论从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种类、数量还是破坏程度等方面都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地震、地陷、喷水冒砂、山崩是郯城大地震震害的主要特征,而且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山东大部分地区和江苏、安徽两省北部,面积在174 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面变形,其中山崩达15处之多。变形带延伸南北长达120公里,其中强破裂带大致北起莒南县板泉,南到郯城县归义茅茨,长约70公里。后据专家调查,有23个州县记载了这次大地震的地裂、山崩等自然面貌破坏惨状。
根据对史料的分析,郯城大地震影响所及达410多个县,鲁、苏、浙、皖、赣、鄂、豫、冀、晋、辽、陕、闽诸省(包括今天的京津地区)及朝鲜半岛同时感觉到地震。山东郯城、沂州(今临沂)、莒州(今莒县)破坏最重。5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50多个州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有感半径800多公里。极震区内城廓、官民庐舍、庙宇等一时尽毁,郯城倒塌如平地,莒州百里无存屋,并伴有大规模的山崩地裂、地陷、涌水喷沙等现象。震时如舟覆,如桔槔上下,崩为堑,漩为渊,沙涌井湮,地侧树偃,百谷陨箨。死尸遍野,不能殓葬者甚多,凡值村落之处,腥臭之气达于四处。暴雨烈日,瘟痢随作,人民流散。震中周围5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50多个州县共压毙5万多人。震后又发生6.5~7.1级余震6次。
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关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并对有关史料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这次地震震级为8.5级,震源深度约36公里,震中正处于我国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主体范围,由陆地断裂带活动造成了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为XII度,为中国地震烈度最高级别,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次生灾害让百姓苦不堪言
郯城大地震发生后,最为突出的次生灾害是水灾,致使震后的灾情更为惨重。郯城史料记有“更苦霪雨不停休,满陌季田水涨流”,莒县县志记有“莒自遭地震,又遭水冲,平地水深三尺,四千淹没”,等等。苏鲁两省至少有10座城市在地震中明显遭到洪水袭击。而大地震引起的海啸,使沿海地区百姓雪上加霜。在苏北海州、沭阳等地地震之后,“海水大涨,滨湖之家尽没”。尤其是地震发生后,洪水淹没了大面积的农田,毁坏了大批的庄稼。如江苏清河(今淮安市)西南“地废人逃,邑治几废;冲没治后田庐数十里;水决三仪坝”,山东即墨“田禾淹没,民地泥涂”,河南汝宁府(今汝宁)“洪水决,田禾淹没”。
清代康熙年间,黄河是由开封、归德(今商丘)以东,经虞城、曹、沛等县,于徐州南流,过宿迁,至清河(今淮安市)与淮河、运河合流后东流入海的。黄、淮、运三河交汇之地称之为清口,是漕船出入运河的咽喉。三仪坝就是设在清口的一个重要水利枢纽。郯城大地震时,黄河、淮河、运河交汇处的三仪坝被震坏,运河在高邮、宝应多处溃决,这不仅造成了这些地方的下游水灾,而且影响到了漕运。河北永年,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等地河流的堤防也有被震坏的记载。远离震中千余里的浙江海盐地区的海塘工程崩塌,除了海水侵溢之外,还引起农田的盐碱化。
同样,地震引发的地裂(陷)、喷水冒砂、水翻波斗等小规模的水灾也让老百姓深受其害。在这次地震中,在今天的江苏淮安、邳州、海州、沭阳,山东汶上、郯城、莒县等地都产生了这种水害。如海州“地裂处沙涌水飞,深者数十丈”;郯城也“遍地水流,沟浍皆盈,移时即消化为乌有”;江西九江市“江沸涌高七八尺”,对沿江地带产生水害,甚至水灾。
清初郯城大地震造成死亡人口之多,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较为罕见的。按史料记载,此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在5万人以上(当时全国人口约为5 000万~6 000万)。郯城、沂州、莒州三地死亡人数最高。其中莒州死亡2万人有余,沂州死亡1.2万人以上,郯城死亡8 700余人。郯城大地震惊动朝野,康熙帝闻讯后命户部速行详议,分别蠲赈。并下诏发免山东沂州等40州、县、卫年租多寡不等,银二十二万七千三百有奇,并遣官赈济。
大地震遗址何处觅
郯城大地震在给人们带来无尽灾难的同时,也不经意间创造了许多自然奇观。300多年来,无数人都到过有历史记载的地方去寻查郯城地震留下的山崩滑坡等自然遗迹。目前保存比较好的大地震遗址是处于苏鲁交界的郯城高峰头镇马陵山西侧的地震断裂带,2006年被中国地震局批准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的“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该地质奇观也是全世界仅存两处、国内唯一的第四纪活断层的地貌景观。
那次大地震造成了至少5万人丧生,也使“山川易景”“河流改道”。据考证,原来沿北向南流的沭河就是在这次地震中由马陵山东坡遽然拐向西坡。站在马陵山西坡,可以看到一面是浅红色、一面是黄褐色的土地,一线之隔,“泾渭分明”。浅红色的是新生代的土壤,而黄褐色的是中生代的土壤,两者相差的年代超过亿年。如果你从中间的线上漫步而过,就实现了“一步跨越亿年”的神话。郯城地震断裂带,为研究中生代和新生代地质构造、地震的形成与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郯城大地震也为后人留下了山东仅有、全国罕见的郯城大地震熊耳山遗址。熊耳山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城区北约25公里的北庄镇,这里风景秀丽,地质构造复杂,主峰海拔高度483米,山虽不高,却十分险峻。2000年3月初的一天,山东枣庄一个农民上山打猎,发现一个碗口大小的山洞。农民随即撬开洞门,欲掏窝捉獾,没想到里面竟然是一个大溶洞,洞内奇石林立,钟乳倒垂,千姿百态,置身其间,似入神话世界……消息传出,当地政府十分重视,马上组织有关专家开展科学考察,发现并确认了熊耳山溶洞群。其后,于当年5月间又进一步发现全国罕见的熊耳山天然大裂谷及山崩遗迹。
熊耳山地震遗址包括地震引起的熊耳山山体开裂、局部地段岩体塌陷及其形成的倒石堆等,具有很大的开发研究价值。地震专家经研究认为,熊耳山原先风化成的大大小小的裂隙、溶洞,在地震波到来时的强烈运动中,迅速扩大并贯通后连成一条大裂谷,且同时发生水平左旋错动。山体崩塌部位,恰巧有一个较大溶洞,在强烈震动中,溶洞开裂,靠山坡的岸体便崩塌下去,造成山崩谷裂、掩埋村庄的灾难,同时也形成了熊耳山大裂谷及山崩这一奇特景观。
2002年3月28日,山东枣庄熊耳山大裂谷及其东南方向约8 000米的抱犊崮被国土资源部正式确定为国家地质公园。2007年4月,熊耳山地震裂谷遗址作为1668年郯城8.5级特大地震山裂山崩遗址,被中国地震局认定并命名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此类地震遗址,全国也只有四家。
高耸入云的崖壁、绝无仅有的落珠壁、摇摇欲坠的飞来石、面如刀削的千仞壁、奇妙壮观的一线天,奇观密布,胜景不绝,崖壁云烟氤氲,只堪鸟飞猿越,人莫妄攀,是探险旅游爱好者的绝佳选择。在熊耳山西麓,漫山遍野散落着奇形怪状的巨石,大则重千吨,小则几十吨,石石相叠、形态各异,仿佛刚从山顶滚落,这就是国家级典型开裂崩塌的地质灾害遗迹——龙抓崖。据考证:这种崩塌现象是由300多年前发生的郯城大地震波及熊耳山引发了大山崩造成的。闭目凝神,山崩地裂、地动山摇的壮观景象好像回响在耳畔。
“郯城野老沿乡哭,自言地震遭荼毒,忽听空中若响雷,霎时大地皆翻覆。”这是清朝康熙年间郯城县令冯可参《灾民歌》的前四句,真实地描写了当时郯城大地震的惨状。史料载,在郯城大地震前4年即1664年秋冬,在震中区附近出现大面积干旱。到了大震当年,降雨连绵不断,时而暴雨成灾。如山东即墨“六月霾雨连绵,平地波涛泛涨、田禾淹没,死者甚众”。
随着气候的变化,大震之前的各种异常现象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且范围很广,遍及鲁、苏、豫、皖等地,如大震前的小震活动、出现热异常等。《地震》一诗描述了当年夏天热得人连气都喘不过来的情景:“炎热猛东首,便便但喘息。”大震前日月星辰异常,地表水异常,地生白毛,短者一两寸,长者尺余,地声、地光频发等。面对如此多的震前异常现象,囿于古人科学知识贫乏,人们对此虽觉怪异,但谁也不知道这是大自然对人类发出的预警信息。
300年后,接连发生的三次大地震仍让人记忆犹新: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发生7.4级地震;1975年2月24日,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震中位置无一例外地落在郯庐断裂带上或其附近。就小地震而言,该断裂带及其附近,亦时有发生。这提示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现今仍在继续活动的活动断裂,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是郯庐断裂带一次次间歇性活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