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南郊金沱村唐代壁画墓的发现与研究
2019-04-23赵晶
赵晶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2006年6月,在西安市南三环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于金泘沱村北发现了一座古墓,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派员前往查看,确定其为一座唐代壁画墓。发掘初始,因突降大暴雨,且墓葬所在地地势较低,南边又为坡地,所以导致整个排水管道基坑内积满雨水,原本已起翘脱落的墓室壁画也因此遭到彻底破坏。现将墓葬后期清理情况及壁画资料介绍如下,并对相关问题略作讨论,不妥之处,望诸位指正。
一、墓葬概况
该墓坐北朝南,形制为长斜坡墓道单砖室墓,平面呈折背刀形,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几部分组成。残长11.8米,墓室底距现地表残深7米。
墓道位于墓室南端东侧,斜坡底,大部分被破坏,残长5米。过洞与天井各残存两个,南侧天井长1.2、宽0.6米,北侧天井长1.2、宽0.42米。甬道亦为砖砌,部分被施工破坏,砖墙残高1.2米,甬道进深3.2、宽1米。砖封门位于甬道口,残高1.2米。墓室为砖室,平面略呈正方形,穹窿顶,边长3.6米。砖棺床位于墓室西半部,葬具、人骨皆已不存,葬式不详,墓葬盗扰破坏严重,未见随葬器物(图一)。
该墓壁画分布于墓室四壁及顶部,先在砖壁上涂抹草拌泥,草拌泥上涂一层白膏泥,然后于白膏泥上绘制壁画。西壁用红色边框分为六栏,为六扇屏风图,画面为“树下老人”,人物脚下还绘有形状、大小不一的岩石(图二)。壁画主图案脱落比较严重,仅树冠顶端和脚下岩石保存较好。由南向北依次介绍如下:第一幅脱落严重,仅能见树冠顶端两株绿色的枝叶、人物露出袍外的黑色方头履和脚下两块浅灰色的岩石,从鞋履来看人物应为北向而立。第二幅保存较好,树位于画面北侧边缘,树干较细,一株七叶,可见五株,树下一老者南向拱手而立,冠饰及发式不清,红唇紧闭,唇上及下巴可见较浓密的胡须,身着宽袖袍,袍领边呈红色,领前打结,双手拱于胸前,手隐袖内,脚下有两块灰色岩石(图三)。第三幅保存很差,树干位于画面南侧边缘,树冠顶端残存五株枝叶,树叶形状与第一幅相同,为一株四叶或五叶,树下人物脱落殆尽,脚下两块岩石残存一小部。第四幅脱落也十分严重,树干位于画面北侧边缘,可见部分树冠,树下人物仅见紧闭的红唇、颌下的冉须和红色的衣领及袖口,所着袍服与第二幅基本相同,从布局看应为南向而立,脚下可见两块较大的岩石和三块小石块。第五幅保存略好,树干较细,位于画面南侧边缘,枝叶稀疏,一株七叶,与第二幅相同,树下一老者北向而立,头部因壁画脱落不详,可见下颌两撮胡须,身着宽袖袍,领边和袖边均为红色,腰系博带,腹右侧带上悬挂有佩饰,外披风衣,于袍服领下系结,右手屈于胸前,似手抓风衣领边,左手置于腹侧,手握一丫形小树枝,脚下可见两堆岩石(图四)。第六幅几乎全部脱落,仅见树冠顶部四株绿色枝叶和脚下部分岩石。
北壁壁画分为两部分,中间不分栏(图五)。西侧为玄武图,玄武头部脱落,蛇身紧缠龟身两圈后,头尾相交形成一圆环形,龟四肢较短,似踩于一块大石之上(图六)。东侧画面中间摆放一四腿长方几,两侧各立一侍女,中间背景为一朵用黄色勾勒的大型如意图案。桌腿及桌面侧缘漆为红色,桌上放置各种器物,从左至右有白色来通一件;黄色三足盘一件,盘内置一淡黄色高足杯;盘右侧置淡黄色平底盘两件,盘内有黄色圆球形食物;平底盘右侧有淡黄色带盖三足壶一件,壶右侧有淡黄色高足杯一件。从器物的薄厚程度及颜色推测,所绘器物应为金器或银器。两侧侍女半侧站立,头部及上身脱落严重,脚均穿黄色翘头履,其中,左侧侍女穿淡青色曳地长裙、披黄白相间的帔帛,右侧侍女穿淡青色长裙,前有黄色蔽膝(图七)。
东壁为乐舞图,画面不分栏,中间立一女子,左右两侧为伴奏的伎乐队,或坐或站于方形毯上,上方为红色勾勒的如意云纹。北侧一组从残存的画面看应为三人,其中前排两人坐于毯上,左边人物弹琴、右边人物吹竖笛或筚篥,弹琴者身后站立一人,因小腿以上全部脱落,所持乐器不详。弹琴者头部脱落,身穿鹅黄色宽袖长袍,外披披肩,于胸前系结,手指纤细,右手压弦、左手抬起作弹奏状,琴亦呈淡黄色。吹竖笛或筚篥者上身脱落殆尽,仅可见其袍服下摆及乐器末端,袍服和乐器均呈淡黄色。弹琴者站立者外穿白色袍服,内穿鹅黄色裤,脚穿淡黄色线布鞋。身后方毯为白色,边缘一周为红色(图八)。南侧一组从残存画面看也应为三人,前排两人为坐姿,后排一人为站姿。前排人物脱落严重,左边一人头戴幞头,面庞饱满,幞头内裹并列二球髻,球髻前倾较甚,身穿淡黄色袍服,手中乐器似为笙;右边人物不详,仅可知其穿淡黄色袍服,似弹奏琵琶。后排站立者头戴幞头,巾脚下垂脑后,脸庞较瘦,颧骨突出,面呈黄色,内穿黄色圆领衫,外穿黄色无领对襟宽袖袍,手持拍板,从其面相看,似为一老者(图九)。两组伎乐中间的立者为女性,从动作来看应不是舞者,或许为歌者,头梳拨丛髻,眉眼含笑,高鼻,双唇微闭,唇以下至膝部全部脱落,仅可见其着淡青色曳地长裙,脚穿淡黄色翘头履(图八)。
墓室南壁壁画脱落比较严重,封门上部残存有一些红色勾勒的云气纹饰,棺床上部残存有一部分莲花座的纹饰,判断原应该有朱雀图案,一般此类的壁画都是朱雀踏于一莲花座之上(图一〇)。
墓室顶部没有地仗层,壁画直接绘制于砖上,象征天空,东边用橙黄色绘制太阳(图一 一),西侧用白色绘制月亮(图一二),中间布满星辰,还有白色带状线条表示的银河(图一三)。
二、墓葬时代
尽管墓葬破坏严重且未见墓志,但根据墓室中的壁画仍然能够推断该墓的大体年代。
首先,墓室西壁为屏风式壁画。宿白曾经将西安地区发现的屏风式壁画墓流行时期确定在天宝末年至唐代末年,并且指出屏风式壁画是先在地方上出现,而后在长安兴起,并流行到各地[1]。赵超在2003年发表的文章中将当时已经发现的唐代屏风式壁画墓进行了统计,出土于陕西、山西、宁夏、新疆、湖北的屏风式壁画墓共计27座。其中又对“树下老人”这一主题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树下老人”屏风式壁画最早出现在太原地区,宁夏固原梁元珍墓“树下老人”屏风画稍晚于太原唐墓,山西西南的薛儆墓则晚至开元九年,西安苏思勖墓更晚到天宝四年[2]。近几年西安地区出土的绘制有“树下老人”主题的屏风式壁画墓,共有5座,分别为咸亨二年(671年)燕妃墓、景龙二年(708年)韦浩墓、开元十五年(727年)李邕墓,天宝四年(745年)苏思勖墓、天宝七年(748年)韩休墓。由此可见,这种题材的墓葬基本上为天宝年间和天宝以前的墓葬,天宝年间以后人物屏风画减少,花鸟屏风画大为流行。
其次,棺床南北两壁分别绘朱雀和玄武图像的做法,目前最早见于开元十五年(727年)韦慎名墓[3]。本文所论之壁画墓,北壁的玄武图比较清晰,南壁由于破坏严重仅见下部的莲花座,但对比同样绘制朱雀的壁画,有一部分的朱雀是踏于莲花座之上的。在墓室南壁和北壁西侧绘制朱雀和玄武图像的墓葬有开元十五年(727年)韦慎明墓、天宝元年(742年)李宪墓、天宝四年(745年)苏思勖墓、天宝七年(748年)韩休墓、天宝初年陕棉十厂墓、长安南里王村韦氏家族墓、天宝十五年(756年)高元珪墓、宝应元年(762年)高力士墓、兴元元年(784年)唐安公主墓、贞元三年(787年)郯国大长公主墓、大和九年(835年)姚存古墓、会昌四年(844年)梁元翰墓、大中元年(847年)高克从墓、咸通五年(864年)杨玄略墓、长安大兆乡东曹村墓、孙家山2号墓、西韦村西北墓等。根据目前的发现,绘制此种图像的墓葬均不早于开元年间。
再次,墓室北壁右侧保存较好的壁画绘制有一四腿矮几,桌上置有几件器物。壁画中绘制器物的前提是这些器物必然在当时的社会中已经出现且较为流行。这些器物分别是高足杯、三足盘、三足壶和平底盘。根据齐东方的考证,在唐代金银器中出土有上述这些实物,而且各阶段也有不同的标准器,以高足杯、三足壶和三足盘为例,将其在壁画中的形制与齐东方所列之标准器进行比较,发现基本上均为8世纪中叶以前的,这至少说明它们在8世纪中叶之前已经开始流行了。
第四,墓室东壁绘制了整幅乐舞图,唐代壁画墓中绘制乐舞内容的较多,且多为身份等级较高的,虽然各个时段都有出现,但画面分布的位置以及内容又多有不同。关中地区乐舞图位置固定在墓室东壁的墓葬计有咸亨二年(671年)燕妃墓、开元十五年(727年)李邕墓、天宝元年(742年)李宪墓、天宝四年(745年)苏思勖墓、天宝七年(748)韩休墓、朱家道村墓、陕棉十厂墓7座基本上是乐队与舞者或歌者的组合。这种组合以整幅形式出现在墓室东壁的这几座墓葬都集中在开元天宝年间。
从上述四个方面来看该墓葬年代应该不早于开元年间、不晚于天宝年间。目前,关中地区已经发掘的开元天宝年间的壁画墓共计12座[4]。鉴于墓葬形制无法比较,还是对比墓室壁画的整体布局和内容,按照墓室西壁六扇屏风式“树下老人”、北壁不分栏绘制玄武和侍女、东壁为整幅乐舞图来看,与该墓壁画最为接近的是天宝年间的苏思勖墓与韩休墓的壁画。虽然该墓壁画的精美程度与配置无法与上述两座墓葬相比,但单从结构与内容上看,该墓的年代应该与这两座墓葬相当,推断为天宝年间的墓葬。乐的组合,这种组合方式被有些学者称为“唐代大曲”的一个片段根据能辨识的乐器来看,均为比较传统的乐器,也在苏思勖和韩休墓的壁画中出现,是唐代乐器中最常见的。隋唐时期专用于宫廷享宴时使用的音乐被称为燕乐,是由汉族传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域音乐三种成分构成的各部、各类伎乐[5]。燕乐中使用的乐器则包含箜篌、琵琶、笛、筝、鼓、箫等。
在绘制乐舞图的壁画中,根据绘制主体与布局的不同也能明显的看出不同时段墓葬之间的差异。例如,仅仅绘制单独乐者或舞者画面的墓葬主要集中在唐代早期,并不能构成有完整内容的乐舞图,而到了盛唐时期则主要流行乐舞正在进行的场面,即乐舞歌的整体画面,如李邕墓后室东壁为一整幅画面,南部绘乐队,中部绘舞女,北部绘童子与贵妇[6](图一四)。还有一些则是歌者和舞者居中,两侧为乐队构图的。例如西安陕棉十厂的唐墓壁画,画面由八位身穿圆领衫袍的男子组成[7](图一五);苏思勖墓墓室东壁壁画中间为一舞蹈者,两边为伎乐[8](图一六);韩休墓墓室东壁壁画,由男女舞者、男女乐队、说唱或指挥四个部分共16人组成[9](图一七、一八)。乐舞不仅在唐代上层宴饮中非常流行,在中高阶级的家庭生活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这种乐器歌舞结合的画面在一个时段内成为比较固定的模式,所以在出土的盛唐时期的壁画墓中,这种类型的乐舞图才成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安史之乱后,壁画墓绘制的内容与前段产生了比较大的差别,乐舞壁画则更是少见。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注意墓室北壁东侧的壁画内容,在同一时段大部分壁画内容都接近的情况下,为何变化较大的总集中于北壁东侧?鉴于墓葬壁画以观者为中心的绘制原则与效果[10],墓室壁画采用如此布局是有一定道理的,壁画的观者是墓主,所以整个墓室壁画的内容布局也应该以墓主为中心进行考虑。首先,棺床西侧屏风式壁画仍是前期屏风榻形式的延
三、墓葬壁画简论
该墓壁画的构图模式与苏思勖和韩休墓相同,尤其是东壁的乐舞图,但画面损毁比较严重,可辨的乐师较少,中间的也无法准确判定是歌者还是舞者,但仍然能辨识出歌、舞、续,棺床与屏风实则为一个整体,类似于墓主床榻;其次,东壁面对墓主,突出的是墓主观赏的画面,而当时乐舞在中高级阶层中的流行,也使得墓室壁画中乐舞图成为主流;第三,北壁西侧和南壁绘制玄武朱雀图逐渐成为一种模式,这也是与棺床的位置相对应的。由此看来,当墓室壁画各位置都有了比较固定的内容后,能够有所变化又不影响整体布局的就只有北壁东侧了。这个区域总体来说还是从墓主床榻到观赏内容的一个过渡,仍然属于较为私密的区域,所以绘制侍从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此处绘制的侍者也是与墓主最为接近的侍者,除此外还会绘制墓主平常使用的一些器具,也许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亦或是墓主非常喜爱的。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虽然在统一王朝内,某一特定时期有一定的形制和规格限制,但共性之中的个性一直都存在,这是个人意识的一种反应。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恰当的显示出个性,可能也是墓室北壁东侧壁画内容存在不同的原因,正如上文提到的韩休墓和苏思勖墓北壁东侧的壁画。苏思勖墓与本文所述壁画墓较为接近,都是绘制的侍者,而相差较大的韩休墓绘制的则是山水画。
四、结语
墓葬的位置在今南三环辅道处,为原来的金泘沱村,西南与北里王村相邻。就在该墓南侧的范围内,2009年~2010年还发掘有一座三天井的唐代韦氏之墓,为开元天宝年间的墓葬,墓葬原有壁画,但因为盗毁严重,已不可辨。再往南部的北里王村范围内也出土过韦氏家族的几座墓葬,有韦泂、韦顼、韦洵、韦浩墓等。该壁画墓虽然未出土墓志,但从墓葬形制和壁画内容来看,墓主也应该是有一定官品之人。
该地为凤栖原的一部分。凤栖原靠近韦曲北的西半段,也称“毕原”或“韦陌”,又因位于樊川之北,也称“樊川北原”,是唐代一处重要的墓葬区,属万年县。该区域发现的墓葬中不乏高规格者,如著名的长安韦氏家族墓[11]。距此地以西约3公里左右的清凉山森林公园和城南客运站区域发掘的一批唐代纪年墓志中记载墓主的葬地为“毕原”,由此可见,毕原的范围至少包含了西至清凉山森林公园、东至金泘沱村的区域。
[1]宿白.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和内容[J].考古学报,1982(2):137-149.
[2]赵超.“树下老人”与唐代的屏风式墓中壁画[J].文物,2003(2):70.
[3]李星明.唐代墓室壁画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74.
[4]分别为惠庄太子墓(开元十二年)、韦慎名墓(开元十五年)、李邕墓(开元十五年)、薛莫墓(开元十六年)、冯君衡墓(开元十七年)、李承乾墓(开元二十六年)、李宪墓(天宝元年)、韦君夫人胡氏墓(天宝元年)、陕棉十厂墓(天宝初年)、苏思勖墓(天宝四年)、宋氏墓(天宝四年)、张去奢墓(天宝六年)、张去逸墓(天宝七年)、韩休墓(天宝七年)、张仲晖墓(天宝十二年)、朱家道村墓(开元天宝年间)、高元珪墓(天宝十五年)。
[5]修林海,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5.
[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唐嗣虢王李邕墓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7]梁勉.试析西安地区唐墓壁画中的乐舞图[J].文博,2010(3):88.
[8]陕西考古所唐墓工作组.西安东郊唐苏思勖墓清理简报[J].考古,1960(1):36.
[9]程旭.长安地区新发现的唐墓壁画[J].文物,2014(12):65-66.
[10]杨瑾.唐墓壁画的制作者与观看者蠡测[C]//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22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210.
[11]程义.唐长安城周围墓葬区的分布[C]//唐史论丛(第十三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