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

2019-04-22翁立松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构建方法数学核心素养

翁立松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国家将教育的重点从知识教导转变为素质培养。小学教学受影响很大,因为小学是建立基础的阶段,尤其是数学,需要格外重视,要想提高小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构建数学核心素养是很关键的一环,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以及构建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现将报道整理如下。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  特质  构建方法  小学数学教育

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当今社会,核心素质概念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学校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希望能够教育出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但是想要做好这一点,首先就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核心素养,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快乐成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应当是每一位小学生必备的能力,要矢志不渝、持续地发展下去。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数学核心素养应当存在于日常的数学教学和数学活动中,要使学生潜移默化下形成谨慎细致的思维方式和全面的知识技能,从而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核心素养的建立可以分为智力层面和非智力层面。总之不论是对数学的感官还是表达研究能力,都要给予重视。

1. 小学数学核心素质特质

小学数学核心要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身发展品格和社会发展需要,这种能力是能够伴随终身的。数学这门学科恰巧是兼具实践性和发展性的綜合性学科,有着鲜明特征。在近年来的研究当中,学者和专家们总结出了十个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概念。本文挑选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展开说明:

(1) 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是每位学生的数学启蒙教育阶段,数学老师的引导十分重要,这门学科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在继续发展,因此老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的意识就是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多用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和看待问题,应用合适的数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路,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不要仅仅局限在课堂和课本,走出传统教育的束缚。

(2) 运算能力。

数学的基础就是运算,也是一个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能力,不仅会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也会影响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培养。教师在小学阶段一定要重视运算,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这将会对未来多门学科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导方法上也要创新,不能只单独练习,要多寻找合理简便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敏捷准确的运算习惯。

(3) 推理能力。

理性思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点,作为一种基本思维方式,推理是每位学生必备的,教师要迅速建立起学生理性思维基础。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推理包含合情推理和逻辑推理,都会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只有将二者将融合才能形成很好的理性思维方式,迅速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重点。小学阶段正是启迪思维创新的关键时期,如果可以显著提升两项推理能力,将对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4) 几何直观。

几何是和运算同等重要的数学内容,也是小学教学阶段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借助几何形态能够让学生更快地了解问题,明白问题所问和关键所在,同时使得数学不再那么枯燥,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自主学习意愿;关于几何用处最大的可谓是数形结合。小学生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可以掌握这种思想,会将数学的理解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层次。

2. 小学数学核心素质建构方法

2.1 创设情境

相对于英语、语文等学科,数学不需要学生过多地讲话和表达,难免具有枯燥性。教师可以创设具体情境,缓解课堂无聊乏味的氛围,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鼓励参与各项活动提高参与程度,亲身体验数学乐趣。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核心素养就要从培养兴趣开始,学生有了对某门学科学习的动力才能够更快地深入钻研。在小学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前思考出一个有意义又符合本节课主题的数学生活情境,激发起孩子的求知欲。这样的课堂生动形象,更加贴近生活,也间接培养了数学情感,十分具有针对性。

2.2 教导学生解决方法

思考方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学生通过良好合理的数学思考可以快速促进自己知识技能的提高。这就要求不仅在学习当中还要在实际生活当中多多运用数学思考,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应用能力,最好可以真正解决生活困难,让所学有所用。学生在经过简单的观察和实验之后产生对某事件的猜测和推理,再根据具体数据进行计算和验证。这就是数学思考活动的主体过程,之所以倡导多运用于实际,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从根本上建立数学核心素养。

2.3 开展教学活动

在经过一系列理论传授之后,实践类教学活动是最后需要开展的重要内容,旨在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正如上文所说,数学和生活联系密切,除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之外,也要时常开展一些具有生活气息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巧用数学思路思考问题,促进全面发展。数学活动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类,二者相结合可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核心素养。传统教学中课外活动很少,单纯的课堂教学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学会创新学会改变,自己在活动开展之前动手实践,设置好符合情境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过程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数学,在玩中学、学中玩,积累心得体会,建立核心素养。

3. 结束语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生活综合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自我解题、自主思考的习惯,使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身观点,还要不断寻找核心素养特质以及构建方法,最终实现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淑红,王玉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J].数学教育学报,2017(3).

[2] 杨大江.分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J].小学科学:教师,2018.

[3] 佘珊珊.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发现,2017:38.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构建方法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探微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竞争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农村电子商务成本效益数学模式的建立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