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塑像性及其形象化的实际应用

2019-04-22潘虹宇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2期

潘虹宇

【摘 要】 上学期中期,我有幸参加了英国音乐大师Scanner先生的《都市发声》一场讲座。那是我初次听到Scanner先生的音乐,音乐给我的感觉并不特别,甚至我对这类的发声很难接受,就如坐在我旁边的同学所说:“简直是噪音”。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疑惑:既然他的音乐是如此,为什么我还会对其感兴趣?讲座虽然不能很吸引我们音乐学院的同学,但它给我带来深刻的印象,因为Scanner先生的大多作品都运用了最原始的声音。现在音乐一般只把它作为背景,而他在表述音乐时,且充分的突出原始音响。我个人认为,他作品的好处在于表述事件的经过具有直接性和清晰感,有令人一听就明白的意思,这些引发了我对音乐形象化的思考。

【关键词】 音乐塑像性  音乐形象化  形象化实际应用

一 、音乐的塑象性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帝绕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这是远古音乐起源的其一说法。音乐在产生过程中以效仿大自然音响与Scanner先生创造这类音乐本身就有着相似的味道。这意味着音乐的塑象性在音乐起源时便产生,只是人类在不停的改进音乐和发展音乐的时候,只想到音乐当中的纯形式(音色、和声、配器、复调、旋律、结构等等),同时却忘记音乐最原始的特质,这已导致当今大部分音乐缺少了塑象性的这一事实。

我经分析发现,音乐是当今各类艺术中(包括:绘画,雕刻,舞蹈等等)塑造事物形象的功能相对差的。有关资料认为,早在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的音乐美学家嵇康便在《声无哀乐论》中说到:“心之与声,明为二物”以论述他“声无哀乐”的观点,即:音乐的客观存在与人的精神触动而产生的感情没有因果关系。反之是人心中先产生的各种情绪,音乐才能起诱导和媒介的作用。事实上,音乐只是感情基础的催化剂,是使人在一定程度上宣泄,激发人对主客观现实的体验。他还认为:“人情不同,各施所解,则发其所怀”,所以,我们能从“声无哀乐”的观点中发现:人心先有的情感各不相同,对音乐的认识理解也各所异,音乐毕竟只是一种客观存在,根本无法控制人类的情绪,更不用说是在全人类的内心得到事物形象的统一。

印象式的音乐和一般的音乐并沒有太大的不同,对“像”的认识来说,唯一的不同是它有根可寻,幻想在音乐的海洋中无限的漫游以后,能找到现实中根源的统一。那么,在音乐的构造形象化功能中,印象主义派音乐这位朦胧主义者的功劳却最大,最接近塑像效果。

二、音乐形象化及其实际运用

音乐塑像性为我们提供的音乐形象化实际使用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困难,但它的形象化功能依然存在,如印象派音乐,因此,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形象化功能。

1. 音乐形象化与音乐欣赏

当今音乐界,音乐欣赏是一个重之又重的问题。一个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必定是一个好的音乐人所具备的素质。而对音乐形象化的了解是认识音乐本身的性质和赏析音乐作品的第一步,(即,我們平常说的对音乐描绘性功能的认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欣赏》介绍道:曾在音乐美学史上较早产生的一个美学流派——造型说。该流派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立的“摹拟论”为理论依据,认为音乐是对于客观现实中各种音响的摹拟,它从属于现实,也依赖于现实。现实中的声音原形象是第一性,根据现实中声音原形象而创造的音乐形象是第二性。造型说将音乐摹拟客观现实中的音响作为其基本任务,认为音乐造型的最高目的是“摹拟”这一学说强调了音乐艺术的造型性特征。另外与造型说并与之相对衡的表情说,它的美学观依据于人的情绪能动性;快乐主义所强调是人的感性享受等等都是了解音乐的重要理论。尽管各理论的美学观各不相同,但都是具有音乐意义。

2. 音乐的塑象性与音乐教育

丁民先生在《让学生走进美丽的音乐课堂》一文中的举例令人记忆尤深。他说:“1. 只要当我跟中小学的孩子们聊起某些精彩动画片,唱起动画片中的插曲时,他们立即会演唱得神采飞扬。这说明当音乐的出现有某种氛围衬托时,它的艺术感染力就被强化了,所以,我们可以尝试把各种形象的事物与音乐紧密地联系起来;2. 在上电子琴教材《铃儿响叮当》课中,我让学生观看挂着铃铛猎狗拖着孩子们在雪地里奔跑的情景,同时弹奏《铃儿响叮当》的旋律,让同学们说说看音乐和画面配起来的效果怎样?除了琴声是不是还可以加些别的音像效果。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加上串铃声,使效果更加生动;有的说加上欢笑声,使气氛更加欢乐;有的说加上歌声,这样情绪更加高昂。”

但据相关资料显示,现今中小学教学不重视音乐教育,尤其在中小型城市。一般的音乐课多是教教唱歌,以网上、音乐书籍上提出的精美教案成反比。我认为:音乐教育是全人类的素质教育,音乐教育的提高表明了素质教育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强调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上必须突出音乐形象化的教学特点。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在学生脑海里建立音乐作品中的鲜明形象。令学生能准确、全面、高效地掌握学习对象,并使驾驭音乐作品的能力增强,同时在一系列专业技能课上(声乐表演,钢琴演奏,指挥等等)增强对作品塑造形象的实际操作。

参考文献

[1] 孙继南,周柱铨.古文献中关于音乐起源的观念[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 孙继南,周柱铨.音乐美学思想[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