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2019-04-22崔祥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五线谱音乐课案例

【摘要】本文以“50米×8往返跑”教学内容为案例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先对案例背景、案例过程进行论述,然后对案例进行剖析,最后针对案例提出几点教学反思。

【关键词】“50米×8往返跑” 五线谱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A-0147-02

新课程改革重视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提倡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跨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实践证明,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不同学科资源的有效融合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打造灵动、高效的课堂,积极推动学生体育素质提升。本文以小学五年级“50米×8往返跑”教学内容为例,笔者將音乐学科中常见的“五线谱”融入体育课堂,不仅巧妙地化解了“突发事件”,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练热情,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案例背景

“50米×8往返跑”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水平三阶段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必测项目之一。它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学生的速度与灵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机械、单调的重复练习法,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学练积极性不高,成绩不尽如人意。

对此,如何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组织“50米×8往返跑”教学,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将音乐课常见的“五线谱”巧妙应用到“50米×8往返跑”教学中,使原本枯燥的跑步练习变得趣味十足,让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生机勃勃,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大增,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过程

四月的南京,空气中已经有一丝夏日的炎热。周四下午的第一节课,是五年级(7)班的课,教学内容又是令人头疼的“50米×8往返跑”,笔者心中不免有些担忧。这不,笔者刚宣布完教学内容,学生便开始怨声载道。

像往常的课堂一样,笔者先布置好练习场地(如图1),然后讲解“50米×8往返跑”的规则及注意事项,接着组织学生开始练习。炎热的天气,略显枯燥的练习,使大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课堂纪律松散。笔者反复强调练习纪律,但嗓子都喊哑了却无济于事,几个捣蛋的男生竟然在跑道上散起步来,另外,有几个女生甚至借故溜进厕所当起了“逃兵”。

图1

看到此情形,笔者有些丧气:“这节课难道就这样放弃了?”“不行,我得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经过一番思索后,笔者给自己打气,然后集合队伍,让学生原地休息,自己则站在队伍旁思考对策。

就在此时,不远处的教室飘来动听的音乐旋律,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就像跳动的精灵,撩拨着人的神经,让人心旷神怡,队伍里很多学生还和着音乐的节拍哼唱起歌曲来,课堂顿时仿佛变成一节音乐课。

“音乐的魅力真大呀!”笔者想,“要是把音乐课融入体育课,效果一定不错。”

想到这,笔者灵机一动:音乐课中的五线谱是五条平行的直线,如果将五线谱应用到“50米×8往返跑”教学中,会是怎样的效果?心动不如行动,笔者马上召集几个小助手,在操场上快速画了五条等距离的平行线,并在线上标注数字1、2、3、4、5,每条线上放置四个标志桶(如图2)。

图2

布置完场地,笔者把学生分为四组成四个纵队站于起跑线后,然后讲解游戏的规则:“同学们,在你们眼前的是音乐课的‘五线谱,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好,太好了!”听到“游戏”二字,这些原本无精打采的小家伙们顿时手舞足蹈。

“那游戏之前老师先来讲一讲游戏的规则。”笔者说道,“你们站在起跑线后,老师随机说出一串数字,你们按顺序分别绕过对应线谱的标志桶。比如老师说出数字51423,你们从起跑线出发,跑到5号标志桶,绕过5号标志桶后跑至1号标志桶,以此类推,依次完成数字51423的绕桶跑任务,明白吗?”

“明白啦,明白啦!”学生们跃跃欲试。

笔者接着强调:“老师还有几个要求,一是在游戏过程中,所有的标志桶必须绕过去,而不是触摸;二是所有的同学完成相应数字绕桶跑后必须回到起点;三是你们要在老师播放的乐曲中比赛,可以吗?”

“知道啦!老师,我们快开始吧!”学生的热情愈加高涨,迫不及待地想要玩游戏。

笔者按照这个方法,选取了几组简单的数字,让学生试着跑,效果还不错。

此时,有一小部分学生提出质疑:“老师,这个五线谱只有数字1到5,跑的距离太短了,玩得不过瘾。”

“是啊是啊,能不能多画几条线,这样就更好玩了!”其他学生七嘴八舌地附和着。

笔者陷入了思考:“‘五线谱跑动的距离有限,而且只能出现1到5这几个数字,练习的趣味性大打折扣,如何改进呢?”

“有了!用两个‘五线谱,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啦!”笔者马上召集学生又画了一个“五线谱”,两组“五线谱”组合成为“十线谱”(如图3),在线上标注1、2、3、4、5、6、7、8、9、0。这样,呈现的数字多了,学生跑动的距离便拉长了。

图3

接下来,笔者组织学生继续游戏:“同学们,我们学校的电话号码是52131078,你们能把这一串数字按顺序跑完吗?”

学生兴高采烈地按要求跑了起来,笔者觉得学生已经喜欢上这个游戏。接着,练习的距离继续加大,先让学生说出家长的手机号码,然后根据手机号码进行耐久跑的练习。等学生进入状态时,笔者选择了几组有代表性的号码进行训练,就连经常请假的几个学生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了。

下课铃响起,学生仍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意犹未尽,好几个男生还为没选到自己的号码而争论不休。原来,当“往返跑”遇到“五线谱”,体育教学出乎意料地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案例剖析

(一)妙用资源,创新教法,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

“50米×8往返跑”是田径中的耐久跑项目,比较考验学生的体能和耐力。如果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方法单调,学生极易感觉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厌烦感,课堂效果也就难以达到预期。要克服这一难题,要求教师把握学情,吃透教材,创新教法,使用游戏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吸引学生。本案例中,学生初始的课堂反应体现出他们对“50米×8往返跑”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有的学生借故“溜之大吉”,照此发展,这必将是一堂“失败”的体育课。针对此情形,笔者创新教学方法,巧妙地利用音乐教学中的“五线谱”资源,结合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电话号码展开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为学生的耐力素质训练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冷静应对,制订策略,巧妙地化解课堂意外

在体育课堂上,不管教师课前如何进行精心设计,课中都难免会出现预设之外的“问题”。作为教师,不能被这些突发状况吓到,更不能简单粗暴地“冷”处理甚至放弃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而应冷静应对这些“意外状况”,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本案例中,部分学生对往返跑产生抵触心理,不愿参加练习,更有甚者做了“逃兵”,这是第一个“意外”;音乐的突然介入,将体育课变为音乐课,这是第二个意外。面对突如其来的两个意外,笔者没有放弃,而是冷静应对并巧妙利用“五线谱”激发学生兴趣,最终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四、案例反思

(一)学科融合,为课堂教学服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不同学科进行相互交叉、渗透后展开教学,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与方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案例所描述的那样,体育与音乐看起来是毫无关联的两个学科,但当体育教学中的“往返跑”遇到音乐课中的“五线谱”,却产生了别样的效果,契合了學生对趣味学习的需求。因此,要求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努力改变过去那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集各家教法之所长,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大胆创新,并勇于借鉴、融合其他学科的长处,创设出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体育课堂服务,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服务。

(二)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好胜心强、乐于表现自己。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天性,营造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不断创新实践,改革教育方法,把体育教学融于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化、生活化的体育教学中丰富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随机应变,教学有法

体育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过程,处处蕴含着矛盾,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教学中难免会出现诸多的意外,比如学生的“插嘴”甚至“顶嘴”现象、教师动作示范的失误、场外因素的干扰,等等。教师作为体育课堂的主导者,面对突发的“意外状况”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设计的教案,而应快速反应,灵活应对,寻求解决问题的妙招。有时候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或许会成为课堂一个预设之外的“精彩之举”!

作者简介:崔祥(1986— ),江苏南京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五线谱音乐课案例
嘻哈音乐课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天然的五线谱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