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本书阅读应让学生读有所“得”

2019-04-22黄建海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价值观

【摘要】本文论述让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能够有所“得”的途径,介绍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得”德、“得”言、“得”智、“得”趣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读有所“得”。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目标引领 价值观 读书收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A-0068-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目前,整本书阅读备受学校与家长的重视,但是,部分教师与家长对整本书阅读的认识不够,他们主观地认为“读整本的书”就是让学生把书一页一页翻看完毕就算完事,而对于学生通过阅读有多少收获,却缺乏应有的关注。还有一些学生与家长认为,所谓的好书就是指一些好看的、曲折离奇的书。这无疑是对整本书阅读的一种狭隘解读。整本书阅读的价值何在?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得到些什么?笔者认为,教师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注重对学生整本书阅读进行指导,才能让学生的阅读由浅阅读走向深阅读,进而提升阅读品质。

一、“得”德——学习优秀人物品德,提升学生个人素养

德,主要指的是品德、德行,也指一些精神、思想、民族情感、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经常会读到一些优秀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对人生与社会的理解,对人性与灵魂的探索,以及他们的高尚品德,在无形中会对学生的品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习文中人物的崇高品德。

以《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为例,书中主要讲了孔子小时候家里很穷苦,他的父亲去世得早,而母亲则常常被他人看不起。但是,这些都没有成为阻挡孔子前进的绊脚石,孔子最终成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学生阅读这本书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孔子能够成为大家敬仰的教育家?孔子有哪些精神品质或者品德值得我们学习?请大家在阅读之后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有学生在“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加發愤了”这句话旁边批注道:“我们平时受到挫折以后,往往会退缩,可是孔子却愈挫愈勇,不自暴自弃,不自怨自艾,而是更加发愤了,他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可见,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以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引领,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既对学生进行了阅读指导,也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吸取文中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不断完善个人品格,提升个人素养。

二、“得”言——学习书中优美语句,尝试表达和迁移运用

言,是文本的言语形式,这些言语形式不仅包括优美的句式、精妙的词句,还包括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文本段落结构等。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读到许多好词佳句或一些构段独特精美的段落,对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边阅读边探索文本的语言特色,以帮助学生从中吸取写作营养,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逐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以《草房子》这本书为例,文中有关于纸月出场的片段描写:纸月的外婆用手拉着纸月,出现在桑桑家的院子里时,是那年秋天的一个下午。那时,桑桑正在喂他的那一群纯一色的白鸽……生怕鸽子的翅膀会打着她似的。在阅读这本书时,关于纸月的出场片段,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同学们,如果让你们来写人物出场的画面,你们会选择哪些内容来写?如果发现学生回答时都是围绕着人物的外貌、语言来写,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这个片段,思考这里的描写有什么特别之处。经过再次阅读,学生就会发现文中关于纸月的出场并没有描写她的外貌,而是更多地描写了她受到白鹅惊吓后的一系列变化,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搂、靠、缩、眯”更是把一个文静女孩的细微变化形象地描写了出来。这样对文中片段进行赏析以后,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也就深刻多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这种表达形式描写一段关于人物出场的片段,以使学生真正领会到这样表达的精妙。

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尽管会遇到一些精彩的片段,但大多不知道这些片段或者优美词句好在何处,如果教师针对一些重点部分进行阅读指导,学生的认识也就变得明朗了。当然,在学生阅读整本书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优美句段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积累,更重要的是为了习作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读得进、赏得明、用得好。

三、“得”智——学习如何为人处世,逐步实现德才兼备

智,主要指的是才智,也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些书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中有的是具备聪明才智,他们处理事务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鉴于此,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技能,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仍以《草房子》这本书为例,“秃鹰”在面对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带给他的是不一样的生活:第一次,当面临校长不让他参加做操比赛的决定时,他采取捣乱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导致学校连续两年丧失会操比赛第一名的资格;第二次,当需要演员扮演秃头的伪军时,大家都不愿意扮演,“秃鹰”毅然出演,最后不仅获得了荣誉,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遇到事情是退避三舍,还是迎难而上?是草草了事,还是一丝不苟地完成?许多学生总是不会处理。在读完《草房子》一书之后,笔者鼓励学生从阅读中吸取精华,学习文中主人公处理事情的方法与智谋。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正确认识书中的人物,而且还为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指明了道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由此可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书中学习为人处世,有助于学生获得珍贵的人生经验。

四、“得”趣——真切感受阅读趣味,让生活多姿多彩

趣,即趣味、情趣。趣味是感觉美好世界的前提。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书中有趣的语言、动作和情节能够感受到,但不一定都懂得记录下来,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及时摘抄这些读书收获,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以有助于学生良好生活情趣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以《小王子》一书为例,书中的狐狸说“你最好在每天相同的时间来……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这句话读起来特别有趣,也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另外,狐狸追求的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时间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也很特别。通过阅读,学生明白了仪式感可以让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变得与众不同,有滋有味。对于这样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读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狐狸语言的有趣,以及不一样的生活情趣。再如,在《夏洛的网》一书中,学生读到蜘蛛夏洛打招呼的方式不是“你好”而是“敬礼”以后,也都爱用“敬礼”的形式互相问候,有的还别出心裁,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别具一格的打招呼形式,这就是读书给学生带来的乐趣。

不同的书籍有着不同的阅读趣味,教师只有鼓励学生从书中多多汲取其趣味性,才能让学生始终对阅读充满浓郁的兴趣,使生活由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叶圣陶指出“文字最好能够读熟”“文字又最好能复习”,鼓励学生读有所“得”就是对学生阅读的梳理复习。在学生阅读整本书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边阅读边汲取书中的营养,以及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才能使学生由浅阅读走向深阅读,真正把每一本书都读通读透。

作者简介:黄建海(1975— ),广西陆川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笔绘幸福园里的价值观
笔绘幸福园里的价值观
论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观
需要建立统一的健康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和人之间最深的鸿沟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