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构筑英语教学新常态

2019-04-22朱敏

阅读(低年级)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

朱敏

【摘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三个方面。本文将以“核心素养”为核心,从创设情境,培育学生的“语言能力”;问题导向,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交往,增进学生的“文化意识”这三个方面构筑起英语教学的新常态。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语言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诉求,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动力,只有将目标定位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英语教学才不会偏离方向。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应该成为英语教学的新常态。那么,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究竟指什么?怎样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质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表现提出的明确要求。目前,相关学者对学生英语方面的“核心素养”有不同的具体理解,主要的观点有:著名学者程晓堂指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教学,就是从英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两个角度来设置课程目标;著名英语教育专家王蔷则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这四方面提出了如何构建英语“核心素养”;特级教师龚亚夫则认为,“核心素养”包括认知与非认知两个方面,等等。

结合学者、专家和特级教师的观点,笔者认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具体表现为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三个方面,因此,可以以“核心素养”为核心,构筑起英语教学的新常态。

二、创设情境,培育学生的“语言能力”

英语既然是一门语言的学科,离不开学生的听、说、读、写,不能回避英语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一个丰富的概念,它除了涵盖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能力,还包括学生在英语方面的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语言技能等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汇、科学的语法、标准的语音,理解英语语言的某些功能是英语教学的义务。教师要让学生广泛地展开英语阅读、英语表达、英语倾听,不断夯实、丰富、发展、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而英语教学情境以其独有的形象真实、情感亲切、意境深远、想象力丰富等优点,能够不断培养、提升学生的语言思考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著名的情境教育方面的专家李吉林提出,情境教學应当以“思”为中心。此处所说的“思”,不是单指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是将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进行有机统一。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核心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活动且充满创新的学习时空,打造一个有助于英语学习的语境,实现场景、氛围和语言的再现。通过有意义、有价值的英语情境,激活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需求,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催生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培育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因此,“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整体性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习得语言,培育学生的语言能力。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下)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第二课时,笔者首先在Fun time 板块环节进行了有效引导和示范。通过PPT课件,不断展示英国的大本钟、伦敦眼、塔桥等具有国家标志性的建筑图片,使学生在情境中尝试制作英国信息卡。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国家,让学生也制作一张有关中国的图文并茂的卡片,以此来介绍美丽的中国,并且用英语的“一般将来时”写上一句邀请或希望的话。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拓展想象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在审美、情趣、社交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问题导向,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既然英语是一门语言,那么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也是英语教学的迫切要求。每一个学生,由于英语基础知识、语言认知方式、言语思维倾向性的不同,所表现出的英语思维品质也是不同的。学生在英语语法理解、语法运用、语篇解读方面也存在着客观的差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这些差异,洞察这些差异,理解这些差异,关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特征、经验特征、认知特征等,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不同的表达方式、活动方式等。

优质、良好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自主探学和合作研学。运用“问题导学”,要注意变革传统的“一问一答式”的封闭式问题教学模式,通过开放性、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让师生、生生之间形成多向度、立体化的语言学习空间,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ree bears的Story time板块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图片呈现,以“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Where can you see many trees?”等问题,来激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培养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教学中,笔者还引导学生理解并尝试用“there be” 句型来描述图片,培养其看图写话能力。如“What is in the forest?” “What is in the house?” “What can you see on the table?”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bowls?”通过看图学生能够很快发现答案,从而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学生调用已有知识经验,对问题展开积极应答。在课尾,教师还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发展,对故事教学进行拓展。如“Would the bears be angry?” “What would they do?”“What would they say to Goldilocks?”“Would they be friends at last?” 等等。正是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思考、相互的讨论和各自想法的表达等,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

用问题驱动学生的英语学习,要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实”。这些问题往往在教学中能够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关涉到英语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煉问题,找出“主问题”“大问题”“核心问题”,形成“问题串”“问题链”“问题云”等等。

四、引导交往, 增进学生的“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学生学习英语应该拥有的一种视野和一种认同与包容的心态。每一种语言都凝聚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每一种语言都根植于自己的文化,文化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相同的语言表达,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却有着不相同的内涵,表征着不同的意义。如果我们不了解文化,就会造成语言理解、语言交往的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如果说,“核心素养”是一座冰山模型,那么学生的“文化意识”就是冰山模型下面70%的部分。可见,文化是语言的主体部分,也是决定学生语言能力、语言品质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英语文化主要体现在母语为英语的那些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方面。

学生语言能力的强弱、思维品质的高低都是以特定的文化背景为依据的。著名文体学专家王佐良教授说:“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掌握语言。”蕴含丰富文化的语言只有通过交际才能习得。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中西方文化差异,关注汉语与英语的文化差异。只有学生理解了文化,才能更好地习得语言。

例如,西方人在叙述一件事情时通常将重要的信息放置在前面,次要信息放置在后面。如“我每天早上七点半乘公交车上学。”翻译成英语就是:“ I go to school by bus at seven thirty every morning. ”从这样的语言表达可以看出,英语与汉语顺序几乎完全相反。事实上,在这句话要表达的信息中,最主要的信息就是“上学”,其次是“上学的方式”,再次是“上学的时间”。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上)Unit 2 A new student中的Culture time板块中呈现了英国和美国关于楼层表达的差异。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操练基数词和序数词,总结序数词和楼层的表达方式。接着,教师可以呈现图片,让学生复习课文,总结序数词与楼层的表达方式;然后由楼层的表达方式过渡到文化板块教学,并通过呈现图片,让学生了解到英国英语中的表达法是“ground floor”(一楼)、“first floor”(二楼)、“second floor”(三楼),以此类推;美国英语中的则是“first floor”(一楼)、“second floor”(二楼)、“third floor”(三楼),以此类推。在引导学生理解、辨析了对“楼层”的这一文化表达差异后,教师可以再介绍一些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之别。

五、结论

“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长期的内化生成。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和积极的言语交往,让学生理解、内化、重构言语意义。通过语言表达及其应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学生的文化意识,让“核心素养”悄然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